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227186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6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公害蔬菜无公害蔬菜产业产业化化项项目目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报报告告2目 录第一章 总 论第二章 项目单位和技术依托单位简介第三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第四章 市场分析第五章 项目区概况第六章 场址选择和建设方案第七章 技术方案与技术评价第八章 建设方案内容第九章 环境保护第十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第十一章 节能与节水第十二章 项目实施进度与质量保证体系第十三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第十四章 工程招投标第十五章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与评价第十六章 结论与建议3第一章第一章 总总 论论一、项目提要1、项目名称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2、项目建设单位延寿县农业委员会3、项目责任单位延寿承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4、项

2、目法人代表黄成德5、项目建设地点延寿县延寿镇、六团镇、加信镇、中和镇、延河镇、安山乡、寿山乡、玉河乡和青川乡。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7、项目建设规模建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 20000 亩。8、投资估算本项目预计总投资 26977 万元。二、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以延寿承德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通过4建设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基地,引进开发、推广国内外名特优稀蔬菜新品种以及无公害生产高新技术和标准,应用现代农业新设施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模式,实现无公害蔬菜的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优质化、国际化,同时配套建设蔬菜加工企业和流通设施。通过 3 年(2011 年2013 年)的建设,把项目区建成符合 WT

3、O 市场经济发展需要,拥有完备的科技、质量标准和市场三大支撑,拥有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带动延寿县乃至龙江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现代生态农业特征的基地。三、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太阳能全智能温控玻璃温室、双层冲气膜 PC 板温室连栋大棚、钢管骨架大棚、植物离体培养室、育种检测室、综合服务楼、能源环境工程(大型沼气和小型户用沼气池)、相应的科研、检测、信息网络、仪器设备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年产蔬菜 77200 吨,年加工各种蔬菜 20000 吨。四、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总投资 26977 万元。蔬菜育苗区 2277 万元,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区 11790 万元,有机蔬菜生产区 1152.6

4、万元,蔬菜加工区 5300 万元,产业化孵化区 1377.5 万元,蔬菜批发市场 2901.9 万元,综合楼(管理培训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等)330 万元,前期工作费、勘察费、监理费、设计费、征地费、基本预备费等共计 1848 万元。5本项目属于“以工代赈”项目,因为延寿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资金来源主要靠国家政策支持,国家投入,农民劳动获得收入。五、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的要点2、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产业、产品及技术目录3、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联合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4、延寿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按照国家和行

5、业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范围和深度要求,结合本项目的特点,编制范围拟为:1、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及项目的必要性进行分析2、对蔬菜市场进行分析预测3、分析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4、以市场分析为基础,在充分把握项目区蔬菜生产的资源配置、生产现状、制约因素的情况下,确定具体的健设内容,做出方案设计。5、分析项目建设及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提出项目的节能措施。6、初拟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确定项目的招标方式和范6围。7、提出项目建设的进度安排计划。8、估算项目建设总投资,确定资金筹措方案。9、对项目建成后的效益进行分析,做出可行性研究结论,并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七、可行性研究结论1、我国是一个农业大

6、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任务重大而意义深远,本项目的建设以提高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科技含量为手段,优化无公害蔬菜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品种,实现优质稳产、高产为目的,是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关于抓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民增收工作总体部署的体现,对提高延寿县无公害蔬菜的生产能力和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供应能力作用巨大。2、延寿县拥有丰富的蔬菜生产资源和优越的生态环境,年蔬菜种植面积在 34000 亩以上,蔬菜生产的基础扎实,十分适宜发展无公害蔬菜。3、项目建设对延寿县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具有推动作用。4、项目建成后,通过无公害蔬菜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发展,解决 30005000 名农业劳动力就业,促进农民增收。

7、5、未来的主导农业是生态农业,主导食品是绿色安全食品。项目区引进现代生态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成果,进行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料和无公害农药,7利用高新生态农业技术进行蔬菜加工,同时对项目区内粪肥进行无公害处理,对园区环境的水质、空气、土壤进行监测。因此,项目建设有利于推进延寿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该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项目的各项财务评价指标显示,项目的经济效益十分看好,抗风险能力较强,项目前景良好,项目建设各项条件具备,应尽快落实建设资金,早日立项兴建。 第二章第二章 项项目目单单位和技位和技术术依托依托单单位位简简介介一、项目责任单位简介延寿承德果蔬食品有

8、限公司组建于 2002 年,通过八年的发展壮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公司总投资 1700 万元,位于延寿县工业园区食品产业园内,占地总面积 3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000 平方米,配备有国内先进的冷冻、加工设备,有较强的生产能力。公司员工 210 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 46 人,2009 年实现产值 1623 万元,利润 416万元。公司生产的红树莓等产品已经出口到法国、日本等国,自主开发的红树莓果酒一上市就取得了较好的反响和效益。公司还有效地发挥了龙头企业的辐射拉动作用,通过实行订单生产,收购、加工红树莓、山野菜、蔬菜、水果、黑豆果、甜玉米等产品,有效带动了相关种植业的发

9、展,全县已形成红树莓等果品种植基地 4000 亩,参与种植的林农 800 户。对当前的林业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林农致富产生了积极的8促进作用。 目前该公司已与泰国、法国、美国以及北京、上海、深圳等国内外十几家食品企业达成长年合作意向,计划在 3 年内建成种植基地 5000 亩以上,年产果品 6000 吨以上,高档果酒 500 吨,实现总产值 7000 万元,利税 2000 万元,并可带动全县 1200 余户林农致富。 二、项目技术依托单位简介项目依托单位是东北农业大学蔬菜研究所。该蔬菜研究所是我省唯一的国家级蔬菜科研单位,是蔬菜育种及其生物技术、栽培技术、种质资源、植物保护以及检测技术等相

10、关学科全面的综合性蔬菜研究所,是我国蔬菜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国内交流中心,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培养单位项目达产后,先向周边市县(尚志市、宾县、方正县)辐射,然后向省内有条件的地区辐射,辐射内容主要为各项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组装配套技术和科技成果。通过技术示范辐射,带动延寿县乃至省内市县农业结构调整、无公害蔬菜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第三章第三章 项项目背景与必要性目背景与必要性一、项目背景当今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不9断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向农业的内涵挖潜,使农业向优质、高产、高效的方向发展;二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与第三产

11、业的渗透融合,向农业的外延扩展,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农业标准化、农业生产监测、农产品卫生安全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蔬菜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生活必需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的小康化,人们的安全、营养、保健意识显著增强,安全卫生质量成为人们选择消费的第一要素,绿色消费正在成为时尚,无公害蔬菜是今后世界蔬菜的发展方向。延寿县的蔬菜生产已经成为全县农业的主导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蔬菜生产科技含量不高,生产标准落后,蔬菜产业化发展滞后,蔬菜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因此,必须加强科技引导和示范,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是生态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示范的载体,项目建设是加快农业

12、生产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二、建设的必要性1、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的农业经济结构显得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农产品质量不高,农业区域结构雷同,农产品加工程度低等。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根据资源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国民经济结构,另一方面,部分10农产品供大于求现象的出现和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优质化、多样化要求,也为农业结构的调整提出了客观要求。2、是农业发展新阶段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需要。进入农业发展新阶段后,我国农产品质量问题更为突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提高农业科技水平,依靠现代生态农业技术和技术成果的应用

13、推广机制以及先进的经营管理机制来提升产业结构的整体水平,加速蔬菜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3、是迎接国际农产品挑战、全面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加入 WTO 以后,我国农业进一步融合于世界经济结构中,农产品贸易的自由化和全球化,必然要求农产品质量标准化,生产工厂化。4、是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需要。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较低的科技投入大大制约了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本项目针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重大技术问题引进、组装、推广国内外农业特别是蔬菜生产先进适用技术成果,把项目区建成农业科技成果集成转化的载体、农业科技信息的辐射源、农业技术人才培训基

14、地,通过优质种苗繁育技术、无公害蔬菜高新技术、有机蔬菜技术以及蔬菜加工技术的辐射推动蔬菜产业化发展,提高农业整体效益。5、是加快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农业现代11化进程的需要。蔬菜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是适应当今世界无公害蔬菜发展趋势和需求方向的重大措施。通过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的建设将蔬菜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联结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进行产业化经营,实现蔬菜生产与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因此,建设延寿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项目是十分必要的。第四章第四章 市市场场分析分析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常规现代农业几个阶段。常规现代农业通过新品种应用、化学工

15、业、机械工业和水利灌溉技术带来了农业生产力的飞跃,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收益下降等严重问题。随着人类跨入 21 世纪,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由感性认识转到了理性认识,人们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追求质量,从追求产量的增长转向追求综合效益的提高。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生产有机食品为特征的现代生态农业应运而生,并呈方兴未艾之势。生态农业代表了 21世纪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特点之一,合理安排农村产业结构,选择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采用绿色种养技术,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化生产,将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将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发展无公害蔬菜能

16、有效地提高蔬菜品质,保证蔬菜安全、12优质、营养、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人口素质。蔬菜是人民的必需品,消耗量大,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蔬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过去的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品质优良、营养丰富、安全卫生是今后对蔬菜需求的要求,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和有机蔬菜,正是应对了人们的消费心理和消费观念的变化。从全国来看,蔬菜生产的总量近乎饱和状态,但是,这只是低层次品种和数量的饱和,而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A 级、AA 级绿色食品标准)和有机蔬菜供给量却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消耗总量不断增加,市场容量大,发展空间广阔。创新蔬菜品种、发展蔬菜生产是国家种子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的蔬菜深受人们的欢迎,虽然价格偏高,但在超市、农贸市场都是枪手货,供不应求。利用无公害农产品加工的绿色食品是人们采购的优先选择,能带来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据有关资料显示,到 2015 年,全球上市的主要农产品中将至少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