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225485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阳光花城景观建设(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论高效科学有序地 快速推进攀枝花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黄 荣 (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处,攀枝花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摘要摘要:通过提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中长期规划,强化建设项目绿地达标工作,强化具体景观项目设计的地方特色,建设攀枝花地方特色苗木场圃,加强植物病虫害复检工作,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制,培养熟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专业队伍,强化城市景观科研工作,城市景观建设与相关产业相衔接等一系列工作改进,可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攀枝花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关键词关键词:攀枝花市 阳光花城 景观建设1 引言:攀枝花地处四川西南、云南西北的横断山系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带,

2、属南亚热带为基带的立体气候类型,旱、雨季分明,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降雨量集中,日照长,太阳辐射强,蒸发量大,小气候复杂多样。在这样一个独特的自然环境下进行城市景观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城市景观建设工作,才能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攀枝花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工作:2 加强攀枝花阳光花城景观中长期规划工作。长期以来,攀枝花市缺乏详细园林景观中长期规划指导文本,无法正确引导具体景观设计,造成攀枝花市城市景观特色不显著,不能引起游客的观光兴奋,大多景点观赏特性不明显。要健康有序快速推进攀枝花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工作,首先要由专业部门根据攀枝花城市总体规划,做出 5 年、10 年和 20 年

3、的阳光花城景观中长期详细规划。景观规划必须富有地方特色,彰显攀枝花市南亚热2 / 6带山水园林城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理念,用这样的景观规划来指导全市的园林景观设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部门、单位的园林绿化设计,还是开发商的小区园林绿化设计都必须服从这个中长期景观规划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阳光花城景观真正有别于全国任何一个城市,做出别具一格的城市名片。一个城市有了好景观规划,可以避免许多重复建设,降低景观建设成本。3 强化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中绿地达标工作:城市规划建设部门在审批各类建设项目时,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建设单位必须确保建设项目中绿地面积达标,如果在建设项目所在地确实无法保证绿地面

4、积达标,也必须在异地进行绿地面积达标,这样方可确保攀枝花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有足够绿地可用。4 强化园林景观设计的地方特色。一个好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要立足于项目的地方特色。要凸显园林景观项目的地方特色,在具体的景观项目设计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查与研究:4.1 深入挖掘项目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包括了历史、社会及人文等方面的内容,她是景观项目设计的“魂” ,只有深入研究了项目的地域文化,并在项目中充分展现了地域文化的景观,才能使景观项目具有丰富的观赏内涵。4.2 充分利用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决定了的项目景观表现形式和特点,只有深入研究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的特点,才

5、能挖掘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的观赏特点,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园林景观。在具体设计中尽量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特征,依山借势,少进行地形地貌的改造和土方平衡调配,这样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并可大幅度节约景观建设投资。3 / 64.3 最大限度使用项目所在地的乡土观赏植物:景观项目能否很好体现地方特色和设计意境,景观项目最终能否建设成功,植物种类的选用十分关键,特别是乡土观赏植物使用甚是重要。在一个景观项目中,只有巧妙地配植好地方乡土观赏植物,才能使景观充分展现地方特色,营造出引人入胜的景观。同时,大量使用地方乡土观赏植物,一方面可以节约外地植物采购费用和运输费用,降低景观建设投资;另一方面也可有效地提高植物栽

6、植成活率,尽早展现景观项目的设计意境。4.4 充分研究项目所在地的立地条件:研究项目所在地的立地条件包括了项目所处的地理位置、小气候特征、土壤状况、给水条件、交通条件、供电条件等,只有在透切研究了项目所在地的立地条件后,才能有一个科学的设计指导思想,才能科学地选择植物,设计出具有魅力的景观作品。5 建设攀枝花地方特色苗木场圃,培育攀枝花地方苗木市场植物是景观建设中最重要的造园素材,长期以来攀枝花地区缺乏规模化苗木生产基地,在攀枝花的城市景观建设中所需的植物景观材料大多从昆明、成都、广州、中山等城市购买,苗木采购成本高,苗木运输距离远,造成苗木栽植成活率低,也将外地的植物病虫害带进了攀枝花地区,

7、无形中加大了景观建设的投资。要大幅度地降低园林景观投资成本,必须根据城市园林景观规划要求,建设相应规模的苗木场圃,生产出园林景观规划所需的地方特色苗木。另外,通过建设规模化的苗木场圃,一方面可以满足攀枝花本地园林景观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富余的苗木可供应攀枝花周边城市园林绿化所需要的苗木,从而培育本地苗木花卉市场,增加攀枝花地方税源。4 / 66 加强植物病虫害复检工作:目前,全国各地对本地苗木生产企业的外销苗木大多采取了收费而不真正进行实际苗木病虫害检疫,从而造成我市园林景观建设中栽植的苗木将外地的植物病虫害引进了本地,对本地园林植物造成极大的危害。如 19941995 年期间,因攀枝花过多在

8、全市种植了凤凰木,爆发了尺蠖虫和小蠹虫对凤凰木的大危害,同时诱发了凤凰木的干腐病和根腐病,造成凤凰木在攀枝花地区几乎毁灭;再如 2005 年期间,攀枝花市许多“冬旅会”景观项目大量从外地引进苏铁进行种植,从而将曲纹紫灰蝶带进攀枝花地区,造成 2006 年曲纹紫灰蝶在攀枝花地区大爆发,大量肯吃苏铁类植物的嫩叶和嫩花,严重影响苏铁类植物的观赏效果。因此,植物检疫部门应对进入攀枝花地区的苗木应进行植物病虫害的加强复检工作,杜绝严重的植物病虫害进入攀枝花地区。7 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制:目前,攀枝花市没有本地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构,只有外地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构对我市的园林

9、景观项目进行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理,从事审核和监理的专业技术人员也几乎是外地的,他们不熟悉攀枝花的地方特色,无法有效地对建设攀枝花特色的阳光花城景观进行审核和监理。因此,应组织本地的园林绿化、园林景观、植物等方面的具有多年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组建相应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构,来承担阳光花城景观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核和施工监理,对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攀枝花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8 培养熟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专业队伍:目前,攀枝花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重建轻管现象,许多园林景观项目建成后大量随意地委托了毫无专业素质的人员进行日常养5 / 6护管理,他们无法理解项目的

10、设计意境,在管理过程中仅仅以粗放的方式方法进行养护,造成许多园林景观项目建成后在很短时间内就失去光彩,往往几年后又进行重建:如 2003 年建成的密地桥至金江的道路绿化,2012 年又进行重建;2005 年建成的雅江桥至红格的道路绿化,2013 年又将进行重建。所以,应着力培养熟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专业队伍来承担相应的园林景观项目的日常养护管理工作,精心养护,充分展现项目的设计意境,使园林景观项目得以长期发挥其应有的景观效果。9 景观建设应与相关产业相衔接:景观建设工作不是孤立,必须与小区开发、观光农业、康养休闲等产业有机地衔接在一起,才能使景观建设工作具有长效发展的后劲。10 强化城

11、市景观研究工作:近来,攀枝花市在城市景观研究方面的投资不大,城市景观研究方面的成果极少,应增加这方面的投入,加强城市景观研究工作,使攀枝花市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科学有序的推进。11 结论:通过提出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中长期规划,强化建设项目绿地达标工作,强化具体景观项目设计的地方特色,建设攀枝花地方特色苗木场圃,加强植物病虫害复检工作,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建设审核监理机制,培养熟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专业队伍等一系列工作改进,可高效科学有序地快速推进攀枝花的阳光花城景观建设。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黄荣,顾宗京.攀枝花木本花卉图谱M.攀枝花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2012作者简介作者

12、简介:黄荣,男,1961 年 5 月 1 日生,攀枝花市园林绿化处高级工程师,攀枝花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会员,6 / 6中国植物学会会员,中国菊花研究会理事,中国苏铁分会会员,四川风景园林学会会员。长期从事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及绿化苗木生产管理工作。1994-2012 年期间对攀枝花苏铁进行了植物解剖学、栽培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在攀枝花苏铁中发现了植物导管。2003 年承担了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成都沙河八大景点之一”三洞桥景点的施工与设计优化工作,2004 年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获得 “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2006 年成都市沙河综合整治工程荣膺世界级河流治理大奖“国际舍斯河流奖” ,是国内首条获得该奖项的河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