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224300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不端-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你觉得科研人员为什么会捏造、篡改或剽窃“科学与真理同行,也必与丑闻相伴。” 这话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的,颇有些耸人听闻的味道。不过客观地将,世上 骗人的把戏太多,而且这些把戏一旦沾上科学的边儿,就更让人真假难辨、捉 摸不透。然而骗局终究是骗局,就如林肯的名言:“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 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2N 射线集体的自我欺骗 在 1899 年英国科学家伦琴发现 X 射线后,1903 年,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布朗 洛宣布他发现了一种新射线N 射线。它引起了法国物理学界的狂热追捧, 包括诺贝尔奖得主贝克勒尔在内的众多学者纷纷跟进。1

2、904 年上半年,仅法国 科学院院刊就发表了 54 篇有关 N 射线的论文。但在法国之外,竟然没有一个 人能发现这种射线。后来,英国物理学家伍德证明,N 射线纯属子虚乌有。布 朗洛出于急于做出重大成就与英国人一较高下的心理,把自己的主观判断当作 了客观事实。而其他法国科学家则出于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团结在布朗洛周围, 从而制造了这幕集体自我欺骗的闹剧。 4. 冷核聚变急于求成变笑柄 1989 年 3 月 23 日,美国犹他大学的彭斯和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的弗莱什曼举 行新闻发布 会,宣称在实验室的小型装置上,用钯作阴极电解重水,实现了常温常压下 的“冷核聚变”。但是,世界各地 1000 多个实验室始终

3、没有人成功地重复出彭斯 和弗莱什曼的实验结果,最终否定了这一成果。他们俩的故事也就成了科学界 几乎人人皆知的反面教材。 5. 舍恩科学系列论文造假明日之星的陨落 “舍恩事件”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术造假丑闻之一。2002 年 11 月 1 日,美国科学杂志刊登了美国物理学家舍恩及其 8 名合作者的简短声 明,宣布撤消 2000 至 2001 年期间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 8 篇论文。这 8 篇 论文的第一作者都是舍恩,内容涉及有机晶体管、超导装置和分子半导体等成 果。时年 32 岁的舍恩曾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了近 90 篇论文,一度被认为是诺贝 尔奖的候选人。但舍恩的研究结果遭到一些同行质疑

4、,贝尔实验室为此邀请 5 名外部专家进行调查。专家们 9 月份得出的调查结果认为,舍恩至少在 16 篇 论文中捏造或篡改了实验数据,而他的合作者们都是无辜的,对此毫不知情。 舍恩大规模造假的原因在于他有强烈的名利心,希望通过抢先发表一些猜想而 获取荣誉,最终身败名裂。 既有科学研究中的失误,也有人为的原因,而后者是主要的,它干扰了严格的科学实验的 进行。就如,对“新发现”的盲目乐观和狂热,为了成名而哗众取宠,为了求得经费而对论 文急于求成,为了论战而醉心于新闻宣传,以至违背公认的科学研究准则,不切实际地向 传媒渲染自己取得了科学的“进展”和具有的“伟大”意义。而某些对科学不甚了了的新闻记 者,

5、则以猎奇的心态不断在报章上制造轰动效应,从而把这种“病态”进一步升级。科学家的不端行为在过去被归结为个人道德问题,现在日益增多的事例表明,那绝不 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而是与科学体制、社会大环境密切相关的。由于科学事业的全球化,国际间科研合作得到了加强,这使得一些科研人员的作弊行为更 难发现。另外民族主义倾向明显凌驾于科学之上,理应世界通行的伦理规范却没有渗透到 所有国家的科学研究中,例如日本、中国,都尚未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来解决科学界 的不端行为。日本国内发生的不端行为,尽管迫于当时的形势会有一定的审查,但一旦事 件平息,调查就会中断,甚至不了了之。中国“汉芯”造假事件被揭露后,上海交通大

6、学宣 称陈进欺骗了评委和领导,然而这一研究的立项、鉴定过程牵涉众多,岂是陈进一人能够 “搞定”的?因此,有关方面处理这一事件的做法同日本迫于形势的调查一样,恐怕只是为 了堵住泱泱众生之口,而缺乏彻底追查问题的决心。在优良科学道德学风的主流之下,科技界正面临浮躁学风、学术失范现象、科学不端行为并存的严峻挑战;在科技蓬勃发展的趋势和进程中,我国科学道德总体状况处于“滞后”和“爬坡”的阶段。不同意一些人所说的“整个学术界风气非常坏,严重违反科学道德的事件非常多”,这种说法缺乏认真的统计数据。对于不好的风气,我们应该重视,但不像某些人说的“一塌糊涂科学道德在学术行为方面国外的一些情况 3.3 对科学道

7、德的规范学术不端分三类: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学术不端分三类: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造假,损害科学的生命造假,损害科学的生命我们今天谈学术腐败,其实以官方的说法这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学术不端的行为,而且这种行为是世界各国都有的,为什么我们坚持把中国的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称为学术腐败?是因为发生在中国的学术造假,有自己的特点,我把它叫做“中国特色的学术腐败”。造假最多的是论文抄袭造假最多的是论文抄袭发生在其他的国家的学术腐败,是个别人偷偷摸摸的个别行为,一旦被发现,后果特别严重。但在中国发生的这些学术造假,常常不是个别人的行为,还和其他领域的腐败相结合,有的甚至是半公开进行的,即使是有人把

8、它揭露出来了,也常不了了之。比如学术造假中,有的是领导造假,有的是集体作假,有组织地进行作假,被揭露了之后,不仅不去处理他们,有关部门还要包庇他们。所以,学术腐败涉及到各个层面,不仅仅是学生、普通老师的造假,还有名牌大学教授的造假,院士的造假,各个层面的都有。光是院士的造假,我们就揭露过几十个,校长的造假也揭露了几十个。这里面涉及到的造假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多的就是论文的抄袭,包括博士论文的抄袭,还有涉及到一些是履历的造假。三类学术不端行为三类学术不端行为在科研中,有一些失误是正常的,比如说受条件的限制,或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导致了一些错误,这是无可厚非的。有一种是如果严格按照实验的操作程序,

9、不可能出现错误的结果,但由于马虎等原因出错了,这是要批评的,但这也不属于造假。我们说的有意的造假,在国际上叫做不端行为。不端行为一般分为三类,分别是捏造数据,篡改数据,剽窃。捏造数据、篡改数据是什么区别?捏造数据是这个实验你根本就没有做过,编造一个数据。篡改数据是做了这个实验,但觉得数据不够漂亮,作了一些修改,让它符合想要得到的结果。所以在学术规范上一个很基本的准则,就是要忠实地记录和保存原始数据。数据处理之后论文要发表了,就有一个论文撰写的环节,这个环节中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剽窃和抄袭。剽窃是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语句时,没有做恰当的说明。剽窃分了两类,一个是抄别人的观点,一个是抄别人的文字。抄别人

10、的文字是很容易认定的,抄别人的观点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鉴别。但是有些人的抄袭是非常拙劣的,从头抄到尾,有的文字原封不动抄过来,你只要是认识汉字,认识英文,做一个对比就知道是抄袭了。涉及到剽窃的问题有几种误区,一是有的人说抄几句没有关系;还有人说抄别人的数据才是剽窃,抄别人的语句不算剽窃;有的人说我只要是注明出处就可以直接抄了。事实是,借助前人的结果,直接从别人的论文里摘录几句话,即便在后面注明了出处,也算抄。在这种情况下,要做恰当的改写,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不要直接照抄别人的话。如果要照抄别人的话,要用引号引起来,表示是直接的引用。学术不端并不单纯是一个学者的道德问题, 而是一个事关学术和社会

11、健康 发展的大问题。它的泛滥不但极大浪费社会资源和学术生命, 扼杀学术创新, 破坏 正常的 学术秩序, 而且毒化教育环境, 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败坏社会风气, 助长社会的不 道德行为, 使整个学术界和知识分子丧失社会公信力, 最终摧毁国家的根基与发展能力。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第一,学术竞争机制不完善。学术竞争机制不完善是泛滥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性根源。引进竞争机制本身是好的,但引进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竞争,过分强调了考核人的成绩,而忽视了一些规范,所以有些人在竞争中就会不择手段。再者,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这在学术上也不例外,学术界官场化,并且带进了当今官场的一切腐败现象。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府

12、不像学府,研究机构不像研究机构,学者不像学者,权力与学术严重错位,学术气氛淡薄。由此,在学术竞争中出现腐败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个别导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不良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多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学术素养,但也有少数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学术道德行为不端,败坏了学术届的纯洁,同时又误人子弟。北大博士生导师王铭铭教授的抄袭事件,就是最令人匪夷所思、触目惊心的例证之一。众所周知,在学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事学术研究,而良好的学风则是保障研究生的学术航向的前提。在如此的学术氛围的影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第一,学术竞争机制不完善。学术竞争机制不完善是泛滥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性

13、根源。引进竞争机制本身是好的,但引进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竞争,过分强调了考核人的成绩,而忽视了一些规范,所以有些人在竞争中就会不择手段。再者,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这在学术上也不例外,学术界官场化,并且带进了当今官场的一切腐败现象。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学府不像学府,研究机构不像研究机构,学者不像学者,权力与学术严重错位,学术气氛淡薄。由此,在学术竞争中出现腐败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第二,个别导师的学术不端行为带来不良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大多数的研究生指导教师都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学术素养,但也有少数研究生指导教师科研学术道德行为不端,败坏了学术届的纯洁,同时又误人子弟。北大博士生导师王铭铭

14、教授的抄袭事件,就是最令人匪夷所思、触目惊心的例证之一。众所周知,在学研究生的主要任务就是从事学术研究,而良好的学风则是保障研究生的学术航向的前提。在如此的学术氛围的影响下,导师的学术失范行为直接影响到研究生的学术成长。第三,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欠缺。很多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研究生导师只注重研究生学位课成绩和是否能出科研成果,有的导师还把研究生作为廉价的劳动力,但却忽略了对研究生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致使研究生没能受到学术道德及学术行为规范的严格训练,加之有些研究生本来就对学术行为的认识模糊,欠缺科研学术道德行为的相关知识,导致部分研究生科研学术道德行为失范就成为可能。2 学术论文不端行为的成因分

15、析 2. 1 社会急功近利风气的影响 大科学时代,随着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科学与社会的关系日趋密切。 “科学的重大的 和持续不断的发展只能发生在一定类型的社会里,该社会为这种发展提供出文化和物质两 方面的条件”,社会是科学成长的母体.科学总是受一定时期占主导地位的文化价值的影响。 受社会上浮躁、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熏陶,现在的学者不再甘心于“十年磨一剑”,而是本 着低投人高产出的心态“一年磨十剑”,大量粗制滥造,内容拙劣的学术论文应运而生。此 外,社会上假冒伪劣、钱权交易、拉关系等腐败之风也侵蚀着学术界,诱发“钱学交易”、 “权学交易”等现象。现代科学已成为一种高度社会化的活动,科学与政治的

16、结合使科学建 制官僚科层化,破坏科学体系特有的运行机制,使科研人员成为权力的附属品。由于受社 会官本位思想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科研机构行政味十足,专心搞学术的越来越少, “学而优则仕”成为众多学者的奋斗目标。上述社会因素的不良影响无疑构成了滋生学术论文不 端行为的温床。 2. 2 科学体制的不健全 (1)科学评估体系量化的弊端。我国众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均采取量化评估办法,明确规定研 究生在读期间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数篇学术论文,方允许毕业,教师每年有发表论文的 科研任务。甚至有的中小学、文艺、卫生部门等都要求员工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才能上岗、 评优或晋升职称,发表论文的多少,还直接关系到科研人员的年度奖金、学术职称以及学 科的硕博士点的资格申请、排名等。在这些硬性指标高压下,一些研究生短期内出不了量 多质高的论文,又迫于毕业压力,只得弄虚作假、花钱找关系发论文,有的教师迫于评职 称需要,只得找人当“枪手”,当有名无实的挂名作者。有关部门为适应这一庞大群体的要 求,纷纷编辑、发行各式各样的内部刊物,其水平可想而知,这种貌似繁荣的全民学术运 动背后则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