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杂草,除草剂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39221405 上传时间:2018-05-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5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田杂草,除草剂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农田杂草,除草剂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农田杂草,除草剂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农田杂草,除草剂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农田杂草,除草剂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田杂草,除草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田杂草,除草剂(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杂草基础 第一节、杂草的概念 长错地方的植物 不想要的植物 除种植目的植物以外的非目的植物 无应用与观赏价值的植物 干扰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植物 1996年6月,国际杂草学会:人们不希望长的地方长出的植物。杂草是在人类干扰的环境下起源、进化而成的,既不同于作物,也不同于野生 植物,它是对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均有着多种影响的植物。 杂草的分类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1.禾草类:主要有禾本科杂草。其主要特征有:茎园或略扁,节间中空。叶鞘 开张,常有叶舌。叶片狭长,叶脉平行,无叶柄。胚仅1子叶。2.莎草类:莎草科杂草为主,茎三棱形,无节,多实心。叶鞘不开张,无叶舌。 叶片狭长,叶脉平行,无叶柄。胚仅1

2、子叶。3.阔叶草类:有双子叶和部分单子叶杂草。茎园或方,叶片宽阔,具网状叶脉, 叶有柄,胚有2子叶。根据生物学特性分:一年生杂草、二年生(越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其中 多年生杂草有种子繁殖和营养繁殖。抗性较强。按种子直径分为大粒种子杂草、小粒种子杂草。按生态环境的生态学分,有耕地(稻田、麦田、棉田等)杂草、非耕地杂草、 。水生杂草、陆生杂草、湿生杂草。按植物系统学分:将杂草按门、纲、目、科、属、种进行分类。 第二节、杂草的作用 (一)有害作用 竞争水分、养分、光线 降低农产品质量 妨碍农事操作 破坏水利设施 病虫害中间寄主 影响人畜健康 破坏生活环境 产生他感化合物 (二)有益作用 防止水土

3、流失 中草药 饲料 人类食物最丰富的基因库 再生能源 观赏 天敌隐蔽处 第三节、杂草的生物学特性 多种受粉途径 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粒性 多种传播方式 种子长寿性 出苗持续不一 抗逆性强 杂合性 可塑性 拟态性一年生杂草生活周期的模式: 发芽期 营养生长 繁殖生长 休眠期 休眠有先天休眠、二次休眠、强迫休眠。 种子萌发需要温度、水分、光照、氧气 种子萌发有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 种子萌发、出苗、和完成每一个发育阶段都需要一定的有效积温(符合有效积温法 则)。 种子的出苗的土壤深度,在旱地一般距地面05cm种子最易出苗,510cm出苗率 明显降低,10cm以上就基本不能出苗。因此在稻田

4、建立水层,可以抑止杂草出 苗。 杂草出苗深度与种子大小关系很大。 第四节 杂草的生态学基础 杂草生态学是研究杂草的群体消长与作物、环境及其所在系统的关系的科学。一、杂草的干扰作用(interference): (一)种类: 种内干扰:同种植物之间的干扰。 种间干扰:不同种植物之间的干扰。 (二)方式: 竞争作用:植物间通过争夺环境中的生长因素(水分、养分、光照、CO2、O2等) ,而相互干扰对方生长发育的现象。 特点:竞争作用只发生在生长因素供不应求的境域内。是一种物理干扰过程。种类:种内竞争:指同种杂草不同植株间发生的竞争。种间竞争:是指一种杂草同另一种杂草或作物间进行的竞争。植化作用:指一

5、种植物通过其根、茎、叶挥发、淋溶、分泌或分解出来的特定化合物干扰 其周围的另一种植物的生长发育的现象。异株克生现象、他感作用 (allellopathy) 植化物:具有植化作用的化合物。(三)影响杂草作物间干扰平衡的生物因素杂草种类: 杂草密度 杂草出苗期的相对早晚 作物种类 二、杂草群落 (一)种子库是指土壤中经月积年累而聚集起来的种类繁多、数目庞大的杂草种子群体的 总称。三个子系统:输入、输出、滞留。(二)群落杂草的群体组成。 1、构成因子: 种类决定杂草的群落性状。纯合群落:由一种杂草构成的群落。混合群落:由多种杂草构成的群落。双优群落 密度决定杂草群落的大小。上限密度:杂草群体所能容纳

6、的最高密度。下限密度:维持杂草世代延续所需的最低密度。 分布影响群体的增长速率(均匀分布有利) 生长状况反映植株的健康程度。2、群落演替杂草群落在结构上发生的变异。自发演替由于群落本身的生物因素而引起的演替(如,物种的遗传变异、 种间竞争及生态适应性)。异发演替由于外界生物因素或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演替。引起杂草异发演替的主要因素: 杂草繁殖器官的传播 大米草、芦竹 土壤肥力土壤湿度土壤酸碱度 轮作和种植制度 土壤耕作 除草剂的使用3.莎草类(sedge weed)茎三棱、无节间、茎实心;叶鞘不开张;无叶舌、一个子叶、叶片狭长、叶脉 平行、无柄。根据生物学特性分类 一年生杂草 二年生杂草 多年生杂

7、草 实生苗 第二章 除草剂 概述 第一节 除草剂分类(1) 除草剂按作用方式分类 1选择性除草剂 除草剂在植物间有选择性,能够杀死某些植物,而对另外 一些植物安全。 2灭生性除草剂 该类除草剂在不同植物间没有选择性,即对所有植物均有毒 害或有抑制作用。 一、除草剂分类(2) 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输导性能分类 输导型除草剂 除草剂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后,能够在植物体内传导到其它 部位。 触杀型除草剂 除草剂接触植物后不能在体内传导,只在药剂接触部位起作用。一、除草剂分类(3) 除草剂按喷洒的目标分类 土壤处理剂 除草剂喷洒到土壤表面,以杀死未出土杂草。 茎叶处理剂 喷洒到杂草茎叶上起作用的除草剂

8、。 一、除草剂分类(4) 除草剂按化学结构分类 除草剂可以按其结构划分为不同类别,以便于比较不同类别的除草剂的作用特 性。 常见除草剂类别(1) 苯氧羧酸类 2,4-D 2甲4氯 苯甲酸类 百草敌 三氮苯类 莠去津 草净津酰胺类 乙草胺 异丙草胺 取代脲类 绿麦隆 异丙隆 氨基甲酸酯类 杀草丹 禾大壮 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 精喹禾灵 盖草能 磺酰脲类 烟嘧磺隆 苯磺隆 咪唑啉酮类 普施特 灭草喹 常见除草剂类别(2) 环己烯酮类 拿捕净 收乐通 环亚胺类 恶草灵 快灭灵 嘧啶水杨酸类 农美利 棉草净 磺酰胺类 阔草清 有机磷类 草甘膦 草丁膦 二苯醚类 杂草焚 虎威 腈类 溴苯腈 辛酰溴苯腈 联

9、吡啶类 克无踪 第二节 除草剂选择性机制位差与时差选择性形态选择性生理选择性生物化学选择性除草剂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 一、位差与时差选择性1. 位差选择性 一些除草剂对作物具有较强的毒性,施药时可利用杂草与作 物在土壤中或空间中位置的差异而获得选择性。(1)土壤位差选择性 利用作物和杂草的种子或根系在土壤中位置的不同, 施用除草剂后,使杂草种子或根系接触药剂,而作物种子或根系不接触药剂,来 杀死杂草,保护作物安全。土壤位差选择性失败的原因: 1.砂土地; 2.低洼、不平整的地快; 3.浅播、盖土不严的地快。形态选择性利用作物与杂草的形态结构差异而获得的选择性。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双子

10、叶与单子叶植物形态差异与耐药性 生理选择性植物茎叶或根系对除草剂吸收与输导的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 生物化学选择性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1) 活化反应差异 (2) 钝化反应的差异 活化反应-氧化酶 3O2钝化反应(1)莠去津在玉米体内的解毒反映 钝化反应(2) 敌稗 酰胺水解酶 3,4二氯苯胺苯胺 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获得选择性一些除草剂选择性较差,可以利用保护物质或安全剂而获得选择性。(1)保护物质 目前已广泛应用的保护物质为活性炭。 (2)安全剂 商品莠丹(Sutan)=丁草特+R-25788 扫弗特(Sofit)=丙草胺+CGA-123407 骠马=威霸+解

11、草唑 第三节 除草剂的吸收、输导 与作用机制 吸收与输导 作用机制 一、除草剂的吸收(1) 茎叶吸收 蜡质层 角质层 细胞壁 质膜 细胞质(?)一、除草剂的吸收(2)根系吸收 质外体系 共质体系 质外共质体系 除草剂进入根部示意图 质外体系 吸收 细胞壁 凯氏带 木质部 共质体系 吸收 穿过细胞壁 原生质内 胞间连丝 韧皮部 质外共质体系凯氏带 木质部 吸收 共质体系韧皮部一、除草剂的吸收(3) 幼芽吸收胚芽鞘、胚轴、幼芽 二、除草剂的输导共质体系输导质外体系输导质外共质体系输导 共质体系输导 活组织 韧皮部 同化液流 上下传导 进入需糖部位 质外体系输导 死组织 木质部 向上传导 蒸腾液流

12、三、除草剂的作用机制抑制光合作用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干扰植物激素的平衡抑制微管与组织发育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抑制色素的合成 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及脂膜的破坏 抑制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 抑制氨基酸、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 抑制氨基酸生物合成含磷除草剂对氨基酸影响支链氨基酸合成 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 抑制脂类的合成第四节 影响除草剂药效与引起作物药害的因素人为因素环境因素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1) (一)人为因素 用药时期:播后苗前 苗后 叶龄 施药量:药剂 喷液量 施药方法:喷雾 影响除草剂药效的因素(2)(二)环境因素 1、土壤因素的影响 (1)土壤质地与有机质含量 土壤一般可分

13、为粘土、壤土和砂土。 有机质含量2、气象因素的影响 温度 湿度 光照 降雨风 第五节 导致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1)一、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除草剂产生药害的重要原因,是可以避免的。 施用过量的除草剂; 使用时期不当; 施药方法或作业不标准; 药械性能不良、选用药械错误或清洗不彻底; 雾滴挥发与飘移; 药剂混用不当 导致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2) 1、土壤因素: (1)土壤质地及有机质含量 (2)土壤积水 (3)土壤残留 2、气候因素: (1)温度: (2)湿度 (3)降雨 (4)风 (5)光照 第六节 除草剂混用目的 扩大杀草谱 提高对作物的安全性 增效 第七节 除草剂各论 掌握的要点: 重要

14、的理化特性 作用特性 防治谱 适宜作物 注意事项 一、苯氧羧酸类(1) 基本结构: 特点: 生产上应用盐类和酯类; 选择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 打破激素平衡; 小麦、玉米、水稻等作物; 防除阔叶杂草。 一、苯氧羧酸类(2)常见品种: 1、2,4-D丁酯 2、2甲4氯钠盐 3、混剂:乙草胺 2,4-D丁酯苯达松 2甲4氯钠盐 一、苯氧羧酸类(3) 注意事项: 易挥发、飘移导致临近作物药害 喷雾器清洗要彻底 适宜的用药期 严格用量 二、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基本结构:A-苯环、吡啶、苯并噁唑啉、喹唑啉、苯并噁唑、喹啉等。R-H,CH3,C2H5芳氧苯氧基丙酸酯类特点 选择性输导型茎叶处理剂; 多用于阔叶作物田,少数品种可用于水稻和高梁田; 用来防除禾本科杂草; 具有同分异构体(R体、S体),R体为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