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191085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每周一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每周一测每周一测1958 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 34N,即淮河、秦岭、白龙江一线直至 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南部据此完成 12 题。1我国亚热带在 34N 以南、104E 以西分布范围小,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季风D.海陆位置2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A冬季气温南高北低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北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广3气候舒适度主要与气温、湿度、风速等因素相关。下图示意中国 4 个城市气候舒适度的月变化。甲、乙、丙分别是A贵阳、西安、长春B昆明、海口、哈尔滨C兰州、上海、沈阳D南宁、武汉、石家庄(

2、2017 届郑州模拟)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 45 题。4反映华北地区河流年径流量变化特征的是A甲B乙C丙D丁25乙图所示地区河流 7 月径流量骤减的主要原因是A冷锋的增强B反气旋的增强C亚洲高压的增强D准静止锋的影响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各个组成部分联系密切,对河流进行综合开发应考虑流域的整体性。读“黄河流域图” ,回答 67 题。6图中黄河流域上游 M 河段应重点开发A矿产资源B水能资源C太阳能资源D核能资源7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陡坡开垦,发展立体农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C封山育林,栽种热带果树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

3、(2017 届嘉兴模拟)马铃薯块茎生长的最适宜气温是 1618,当温度高于 25时,块茎停止生长。下图为我国马铃薯种植分区示意图。据此,完成 89 题。8马铃薯在华北平原种植的最佳时期是3 月播种,5 月收获 6 月播种,8 月收获9 月播种,11 月收获 11 月播种,次年 2 月收获ABCD9西南混作区是一作、二作(“作”代表熟制)的混合区,影响其混作的主要因素是3A纬度B光照C地形D土壤(黑龙江省大庆中学 2018 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 读甲、乙两图,完成 1011 题。10甲、乙两地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与乙地相比,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A煤、铁等矿产分布集中B多港湾,海上运输便利

4、C邻近港澳,很多地方是“侨乡” D高等院校众多,科技智力资源丰富11关于图乙 A 城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京沪、沪杭两条铁路在此交会B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港口C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D拥有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区下图为“我国西部地区综合产业带的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 1214 题。12A 地区的重点产业可能是A以钢铁工业为龙头的冶金业B以蔬菜、水果为中心的新型农业C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D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13B 地区产业带呈长条状,造成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4A人口分布B交通C水源条件D矿产分布14下列关于 C、D 地区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AC 地区具有发展沿边贸

5、易的优势BC 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能源开发CD 地区传统的区位优势是交通便捷DD 地区产业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是邻国众多读我国各地区水资源、人口总数、耕地资源比较表,回答 1516 题。15、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依次排列分别是A东南、西南、华北、西北B西南、东南、华北、西北C东南、西南、西北、华北D西南、东南、西北、华北16、序号所对应的地区,人均耕地资源最少的是ABCD1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材料二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5(2)简述红水

6、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4)与周边省份相比,贵州地下水资源较贫乏,主要的自然原因是什么?(5)广东省地表水和地下水都比较丰富,但目前仍有很大范围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试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答案【答案】1B 2D【解析】1根据中国地形分布及气候特点可知,西南部多高原、山地,气温较低,没有形成亚热带。2我国冬季风强,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世界其他地区,从而亚热带位置偏南。【答案】3B【答案】4C 5B【解析】4华北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冬春季节降水稀少,河流进入枯水期;夏季(7、8 月)雨带推移至华北,河流进入汛

7、期。5结合我国锋面雨带移动可知,7 月份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区,江淮地区受其南侧的高压控制,产生伏旱天气,因此长江流域河流径流量骤减。【答案】6B 7D【解析】6黄河上游落差大,流量大,水能资源丰富,应重点开发水能。选 B 正确。7黄河下游的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夏季,春旱严重,应注重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陡坡开垦,会加重水土流失,不可取;本地缺水严重,不利于水稻种植;本地是温带气候,不利于热带作物种植。选D 正确。【答案】8B 9C【解析】8华北地区处于暖温带,马铃薯种植不适合过冷和过热,因此避开寒冷和炎热时间段。9西南地区地形崎岖,山地可以“一作” ,山间坝子热量高些,可以做到“二作”

8、。【答案】10C 11D【解析】10本题考查我国主要工业基地的区位条件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图可知,甲为沪宁杭工业区,乙为珠三角工业区,珠江角邻近港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这是其发展工业最突出的优势。故选 C。611本题考查我国上海市的特点以及读图分析能力。据乙图可知, A 为上海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也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京沪、沪杭铁路的交汇入。中关村在北京市而不在上海市,ABC 均正确,D 错误。故选 D。【答案】12D 13B 14B【解析】12库尔勒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发展以能源开发为主导的采掘业,D 正确。本区铁矿和煤炭并不丰富,钢铁市场也不好,不

9、利于钢铁工业发展,A 错;该地区人口较小,蔬菜、水果市场较小,B 错;距离旅游市场较远,旅游资源不是很好,不能发展以旅游业为导向的第三产业,C 错。13B 地区为河西走廊,南北两侧为山地,东西交通只能通过这个狭长的地带,所以产业带呈长条状,B正确;受人口分布、水源条件、矿产分布影响较小。14图中 C 在三峡地区,D 在云南境内。三峡地区矿产资源优势不明显,但水能、天然气资源丰富,可重点发展能源开发。云南位于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交通不便,交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但是邻国众多,为其发展边境贸易创设了条件。【答案】15B 16B17 【答案】 (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

10、量大;地形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4)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5)原因:经济发展较快,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水资源利用率低;存在污染和浪费现象。措施:加强立法管理,制订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综合开发利用规划;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工业和农业;防治水污染。【解析】 (1)考查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从

11、河流水量丰富和地势落差大等方面分析。(2)考查区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分析。经济效益: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环境效益: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3)考查流域开发的发展方向。结合当地的条件,可以发展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7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4)考查地下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地表崎岖,坡度大,水流快,存留时间短;石灰岩广布,地下含水层少。(5)考查水资源不足的原因及解决措施。水资源不足可分为水源性短缺和水质性短缺,解决措施主要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