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39180171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4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冈市 2017 年元月份高三年级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 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正 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

2、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 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 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 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 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 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 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 刻反映事物的

3、共性、普遍性。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 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 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为什么?关键 就是这几笔。这几笔不是其他,而是同现代数学一个分支即“拓扑学”有着紧密关系的。

4、“拓扑学”是 研究图形在各种变化中有哪些东西始终不变的。这些不变的东西叫做“特征不变量”,这几笔就是“拓 扑学”的“特征不变量”。严肃音乐的主旋律,京剧中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 像不是艺”,所谓的“神化”,都是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就连摄影,如果是艺术照,就决不能将 客观事物原封不动搬上照片,而应加以“艺术”处理,分出轻重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这不是科 学又是什么?“春秋笔法”下的用字用词,是“杀”?是“弑”?是“诛”?是“戮”,是“斩”?用 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诗眼、词眼、文眼,也正是用以 集中地深刻地揭示事物的特征的。正因

5、为这些伟大的作 家,阅历广泛,深入实际,深入思考,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由定性到定量,才抓住了事物 的本质,掌握了事物的特征。“环滁皆山也。”欧阳修醉翁亭记开始第一句中的“环”字,滤去了 词句水分,浓缩了语言容量,揭示了滁州为群山环绕特征,一字可敌万语。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 的“闹”字,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个在小小空间的红杏枝头,一个在辽阔空间 的锦锈江南,都生动深刻、内涵极为丰富地展开了春天的欣欣向荣的画面。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中 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10 个字,10 件事物,6 点景色,描绘出了行人秋晨离开荒村野店匆匆 上道的有声有色的凄凉景象。要强

6、调指出的是,正因为中华诗词用词用字最为精炼,从而也最能抓住事 物本质,突出事物特征反映事物主要方面。(选自阳叔子科学人文相融,爱国创新与共,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逻辑思维是基础,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会有正确的思维,能避免那些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 盾的乃至荒谬错误的结论出现。B要想摆脱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的禁锢,实现思维的飞跃和求异,进而作出重大的创新,就不 能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C文学艺术的思维和科学的思维不一样,前者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和普遍性;后者则直 接追求抽象,追求共性和普遍性的表达。D文学艺术能够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留下

7、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让人思考、领悟、追索和开拓 的艺术魅力,因为它是从个别表现一般。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漫画家使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美化或丑化艺术形象,却让人并不感到“失真”,是因为寥寥几笔,突 出了那些始终不变的东西,抓住了本质,突出了特征。B作者引用京剧所谓的“不能不像,不能真像;不像不是戏,真像不是艺”,科学地论证了“生活真 实”与“艺术真实”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强调京剧的独特性。C摄影中的艺术照,决不能将客观事物原封不动地加以呈现,应该加以“艺术处理”,借以分出轻重 浓淡,突出主要,突出本质。D文学作品中用词用字的精练,往往达到“一字可敌万语”的艺术境地,其目的就是为

8、了集中地深刻 地揭示事物的本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学巨著红楼梦,在林黛玉进贾府的年龄方面存在逻辑上的失误,阐明了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 追求思维的创造性,更要追求逻辑思维的严密性。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 已过万重山”,这些名句既合乎逻辑又给人想象空间。 C“杀”、“弑”、“诛”、“戮”、“斩”等词用之不同,所表达的人际关系、事件性质及所作的 褒贬评价则大不相同,体现了“春秋笔法”的科学性特征。 D“环滁皆山也”的“环”、“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字最为 精练,不又形象生动,而且

9、丰富而深刻地揭示了事物本质。(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12 分) 再听一段梅葆玖“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此生只为一人去”这是京剧大唐贵妃中的一段唱 词,也恰唱尽梅葆玖一生:一生为艺,一生为戏。 1934 年,梅葆玖出生在上海思南路 57 号“梅宅”,是梅兰芳第九个孩子。 梅兰芳原本选定的接班人是第三子葆琪,可惜葆琪 8 岁患白喉病去世。梅葆玖 10 岁时,父亲让他试 演一段三娘教子,“一看嗓子、扮相都可以”,决定让他继承梅派。 被命运选中,梅府最小的孩子不得不收起心来,一边读书上学,一边拼命学戏。13 岁,梅葆玖正式 登台演出。 2016 年 3 月 2

10、9 日,梅葆玖的最后一个生日,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和青年学生一起度过。每次大家 鼓掌时,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微微欠身。 这天,最小的梅派男旦巴特尔为梅葆玖演唱麻姑祝寿,梅先生很是高兴。没想到,两天后,梅 葆玖因突发支气管痉挛,导致脑缺氧送医院抢救。亲友在他耳边放大唐贵妃,他一度有心率反应。 但奇迹没有出现,4 月 25 日上午,梅葆玖病逝,享年 82 岁。 梅葆玖一生培养了 49 个弟子,他曾说:“我给父亲有了交代,也给了梅派、给了京剧一个交代。”梅葆玖幼年学戏,父亲是名角,但并不亲自教他,而是延请名师王幼卿为他开蒙。梅兰芳看老师教 儿子,从来不插手,他对儿子说,老师教你的都是对的。在梅葆玖的回

11、忆里,父亲是一个狂热爱学习的人,每周两次,下午四点以前学习英语。每天请俞振 飞先生来,向他学习昆曲。梅葆玖也犹记得,父亲当年追着盖叫天学一个动作,还跟荀慧生学眼神,跟 程砚秋学水袖。梅兰芳对佛学也相当有研究,他自创的天女散花,每一个手势无不从佛学中而来。梅兰芳研究 服饰学,演出的服装都自己设计,然后让妻子到大栅栏去买料子。他喜爱花卉园艺,据说研究出如何嫁 接培植 4000 多种牵牛花的技术。他还写得一手好书法,并擅长写诗填词梅兰芳教育孩子们,传统的东西要学,西方的东西要懂。见过梅葆玖的人都说,无论是长相,还是做派,他都似足了父亲梅兰芳。梅葆玖讲话的声音轻轻的,但声音的位置偏高,这或许是一个男旦

12、演员常年保存的讲话习惯。那些 字正腔圆的语调,听了让人浑身一激灵,仿佛北京的四合院、城墙根儿、老槐树都盛放在那一个字节一 个字节上。作为梅家在世唯一活跃在梨园界的孩子,梅葆玖努力扛起梅家这面树起了百年的旗帜。时代发展,传统戏种没落,让年轻人接受古老的戏曲成为梅葆玖常思考的问题。他豁达面对时代的 选择,努力让京剧靠近时代步伐。一次和唱片公司合作、跨界流行乐坛,录制贵妃醉酒太真外传等唱片,外界有不少物议。 但梅葆玖仍坚持有保留地革新:“像太真外传这些唱腔里最传统的东西,我原封不动。”2013 年,梅葆玖最后一次在上海登台演出。工作人员感叹:“玖爷西装翩翩但盈盈下拜的模样,真 是难以形容的优雅。”梅

13、葆玖先生说普通话、上海话都很好听,尤其上海话用词老派,比如年轻人都已 经不会用了的“交关”,他说出来有一种别样雅致。应观众要求给海报、书籍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 求必应。台湾作家陈念萱感叹:见过梅家人,你会懂得什么叫教养。一分来自与生俱来的音色,三分来自家 学渊源,而最重要的部分,却是那万金不换的教养与门风。难怪梅兰芳先生会要求梅葆玖,四十岁以前, 不许演出贵妃醉酒。梅先生向来主张,生活里的晶莹剔透,才能让舞台上的演出不是表演,而是自 然呈现。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因梅兰芳三子葆琪的夭折,继承梅派艺术的重担便落在了年幼的梅葆玖身上。梅葆玖扮相、嗓音 俱佳

14、,加之后天的不懈努力,继承了父亲的衣钵。 B梅葆玖的长相、做派以及字正腔圆的语调,无不体现出梅派旦角的神韵,他不仅扛起了梅派旗帜, 还豁达面对时代选择,坚持有保留地创新。 C为让古老的戏曲更接地气,靠近时代,每次演出时,面对观众的掌声,梅葆玖都起立双手合十并 微微欠身;只要观众要求签名,不管多累,他都有求必应。 D文章以“再听一段梅葆玖”为题,既契合了传主的身份,讴歌了梅葆玖艺术的一生,也表达了人 们对一代京剧大师的景仰和深切怀念之情。 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4 分) 6这篇传记是从哪些方面介绍梅葆玖的?请简要概括。(5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

15、字,完成 79 题。(14 分) “铁拐李”传奇 陈圣芳他,拄着拐杖,个子瘦瘦高高的,是一个流浪乞丐,身背很多口袋的褡祾,每天走村串户地乞讨, 像一个行脚僧,人们背地里都叫他“铁拐李”。 “铁拐李”讨米很特别,用手抓的米他是断然不会要的。原来一个刁顽尖滑的大嫂,把一只紧捏的 空手放进米袋子,然后从他袋子里面带出一大把米来。铁拐李乞讨没有定性,走哪是哪。天黑了,随便睡在学校或者队屋廊檐下,将身子蜷缩成大虾米, 囫囵睡去。当天放明时,又不知所踪了。而一方方的墙壁上,却用土坷垃划写满了诗文。湾子里的斋儒 老先生曾经教过私塾,他一手捻着他那稀稀落落的几缕白胡子,一边摇头晃脑地吟哦着,一脸的陶醉。 “铁

16、拐李”他有时也会给几分钱湾里的剃头匠,让剃头匠将他那乱茅草一样的头发理得顺顺当当的, 但是他那飘然若仙的胡子他是一定不会剪的,而且,他每次去河边洗碗时,都会把胡子润湿,对着水面 捊了又捊。然后把碗刷的贼亮,像猫子舔了似的。“铁拐李”虽然疯癫时六亲不认,举起拐杖见人就打,见狗就追。一旦安静下来,他又特别喜欢孩 子。那天他在苕货家门口发现苕货在写字,便蹑手蹑脚笑眯眯地走了过去,在后面认真地端详着,并且 细声细气地告诉苕货:你发倒笔了,这个勾是“利刀勾”,这个不是这样的,是“宝盖头”,上面没有 一点他告诉苕货很多以后,当再遇见苕货时,他还不忘在他的草稿纸上教几个字,过几天他回来时, 他一定会考考苕货,如果苕货回答正确了,他会像变戏法一样,变出一把把花花绿绿的豌豆糖来,赏给 苕货。 有段时间,“铁拐李”突然不疯癫了,他居然背了一个上面印有“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毛泽东”的 书包,一步一拐地走学校赶乡集,卖他用澴河潭坡上的泥巴做出来的口哨。那泥巴做的口哨的确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