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16518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流交往(中外地区间交流交往对外政策(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交交流流、交交往往(中中外外、地地区区间间交交流流交交往往、对对外外政政策策)一、选择题一、选择题(2017湖北荆门)162017 年 5 月 14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 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A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A B C D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017山东德州陵城区)16(8 分)我国提出了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古“丝绸之路”再次成为关注热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材料一 2000 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 【来源:21cnj*y.co*m】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1)“丝绸之路”最早开通于哪个朝代?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丝绸之路”的主要历史作用。(2 分)材料二 2014 年 9 月,习近平主席对印度展开国事访问时表示,“我邀请莫迪总理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看看当年玄奘藏经译经的地方”。 【来源:21世纪教育网】新华社外国元首访华缘何青睐西安(2)分析材料二,结合

3、所学知识说明,玄奘对中印两国交流所做出了哪些贡献?(1 分)材料三 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的意义。宋朝时期的中国正朝着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3)分析材料三,据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主要表现及政策原因。(2 分)材料四 600 多年前,明朝皇帝派出一支大型商船队,探索与世界其他地方的贸易。这些远征更重要的是,它们给到访过的那些国家留下了持久的影响。(新加坡)李光耀(4)材料四评述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古代“丝绸之路”对我们的启示。(3分)16(8 分)(1)朝代:西汉(或汉代,1

4、分)。历史作用:(历史上)“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今天)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答出任意一点即,1 分)(2)主要贡献:他把印度的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介绍到中国,加强了中印两国的联系。(答出任何一个方面即可,1 分)(3)主要表现:海外贸易兴盛(1 分);政策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1 分)(4)事件:郑和下西洋。(1 分)启示:开放交流才能促进共同发展;开放包容才能实现长久和平。(言之有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2 分)(2017湖北黄冈)23(8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两种:一是和平交往,这是人类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世界发

5、展的常态和主流。和平往来的直接效果是人类物质财富的互通有无,精神文化的交汇更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民在生活质量上的提高与内容上的丰富。二是暴力冲突,即战争方式,这种交往方式更大的后果是人类文明成果的毁灭,许多优秀文明由此衰落。摘编自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著)、中华文明史(袁行霈、严文明、张传玺、楼宇烈主编)材料二 汉唐国力强盛,对外交往发达。两汉时期,中国的凿井、冶铁等技术传到西方;中亚的葡萄、黄瓜、胡萝卜、大蒜、汗血马等农作物和畜牧品种,罗马的毛织品、玻璃等手工业品和杂技,以及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唐朝时期,西方的先进冶炼技术传入中国,唐朝音乐舞蹈吸收了西域和外国的精

6、华,有风格多样、优美和谐的音乐作品,有雄劲(刚劲、豪爽、活泼)的健舞和柔和婉转的软舞(如秦王破阵舞霓裳羽衣舞)。此外,中东地区的服饰、生活习俗也相继入中原,有西域人在长安开酒店。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下册材料三 明成祖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为加强海外联系,明成祖派郑和出使西洋诸国。14051433 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西亚非 3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云南晋宁人,有组织能力,而且能文能武,勇敢机智,深受明成祖的宠信;郑和的祖父、父亲到麦加朝过圣,与阿拉伯商人有接触,郑和从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况,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懂得一些航海知识。摘编自中国历史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下

7、册(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汉唐时期,中外交往在哪些方面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4分)(2)据材料三,概括郑和出使西洋所具备的个人优势。(2 分)(3)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简要指出汉、唐、明朝对外交往发达的相同前提条件;(1 分)简要说明汉、唐、明朝对外交往的相同意义。(1 分)23(1)物质和生产技术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2 分)或:外来动物、植物、食物的传入,提高了生活质量,丰富了物质财富;(1 分)生产技术的传入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1 分)精神文化的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2 分)或:外来的宗教、服饰、风俗习尚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容;(1 分)吸收外来音乐、舞蹈的风格,为中华

8、文化增添了和谐柔美、刚劲豪爽活泼的多元色彩。(1 分)(2)皇帝信任,组织能力强,个人素质过硬(能文能武,勇敢机智),通晓西洋概貌(历史、文化、习俗、情况等),知识丰富全面(懂得航海知识、通晓伊斯兰教诸国的文化习俗)。(2 分,任意两点即可)(3)相同前提: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发展。(1 分,任意一点即可)(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同等给分)相同意义:促进了我国与其他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1 分)(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亦可同等给分)(2017江苏淮安)27. (8 分)交流促进发展,开放带来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西域通道

9、以后,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桃(核桃)、胡萝卜、汗血良马以及名贵毛织品等陆续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内地的经济生活。 与此同时,中原则向西域地区输送大量的丝织品和金属工具,并把铸铁、凿井挖渠的技术传到西 域。-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参材料二 洋务派为了供应军事工业所需要的原料、燃料和运输,从 70 年代开始,便陆续创办工矿业和交通运输业。一部分官员、地主、商人投资开办资本主义近代企业,从 1872 年到 1894 年,开办的企业单位共有 100 多家,投资总额五六百万元,雇工近三 万人。-白寿弈中国通史纲要材料三 纱厂的创办人是夺魁的状元。那时,中国社会地位的排列顺序是“士、农、工、商 ”

10、,状元是“士”中的极品,最受人们的羨慕和尊敬,而工商业却是被士大夫们看不起的“末 业”。一个状元竟然“舍本逐末“这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过。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材料四 右图材料五: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中国上海召开2017 年 5 月 1415 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北京召开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在诸多国际事务中都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摘编自时政新闻(1)材料一中所说的“西域通道”后来被称作什么?请根据材料一写出这条通道在东西方交流中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说明洋务运动在客观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材料三中提到的这位状元是谁?他认为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

11、的工商业,于是提出 了什么口号?(4)材料四所示局面的出现,得益于党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什么决策? (5)根据材料五,指出中国的“朋友圈”不断扩大,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27. (8 分)(1)丝绸之路(1 分);促进了东西方经济交流(1 分)。(2)洋务运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1 分)。(3)张謇(1 分);实业救国(1 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1 分);改革开放(1 分)。(5)经济全球化(1 分)。(2017黑龙江龙东)29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在我国对外交往的历史中,既有辉煌的过去,也饱受过近代的屈辱,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

12、着世界。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7 分)材料一 郑和船队带去了大量的中国瓷器、铜器、铁器、金银和各种精美的丝织品,同时也换回了亚非各国的许多特产,如胡椒、象牙、宝石、香料和长颈鹿、狮子、鸵鸟等珍贵动物。郑和所到之处,受到各国的热情接待。岳麓版七年级下册(1)根据材料一,请你概括郑和下西洋有什么历史意义?(1 分)材料二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2)材料二中,清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采取了什么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1 分)材料三 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其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

13、国须同英国商定。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依据材料三,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什么影响?(1 分)材料四 在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取消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被英、法、美等列强拒绝,人教版九年级下册(4)根据材料四,概括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 分)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结束了近百年的屈辱外交,特别是改革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摘自人教版普通高中历史必修(5)被国际公认的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1 分)(6)右图与哪一历史事件有关?(1 分)(7)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中国外交的变化给我们的启示。(1 分)29(7 分)(

14、1)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 分)(2)闭关锁国;(1 分)(3)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 分)(4)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1 分)(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分)(6)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 分)(7)弱国无外交;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言之有理即可)(1 分)(2017内蒙古包头)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1087 年,北宋正式在泉州设置福建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宋王朝南迁后,福建成为南宋王朝的大后方。泉州处在南宋海岸线的中心,南可通两广,北又近江浙

15、,所以得到了南宋朝廷的各位重视和扶持。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享有丰厚利润的海上丝绸之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材料二 1978 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动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阶段体制接轨,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阶段抓住基于,中国开始改变世界。材料三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 2017 年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1)根据材料一,分析泉州海外贸易独特发展的历史条件。(4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主要举措和“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具体表现。(6 分)(3)根据材料二、三,请你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谈谈“一带一路”建设的现实意义。(2 分)12(1)历史条件: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机构;经济重心南移;对外贸易港口,交通便利;海上丝绸之路畅通。(4 分)(2)主要举措: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建立经济特区;(3 分)具体表现:1992 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1 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991 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或 2001 年中国等六国成立上海合作组织。(3 分)(3)现实意义:国内: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国际:加强国际社会合作共识,共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