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164988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6.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8 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年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资源保护与开发考察调研情况介绍百灵 5833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旅游业做大做强,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的要求,根据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和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关于黔东南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文件精神,最近,深入银洞山地区对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情况实地考察,现将考察中发现、了解到的情况综合介绍如下:一、人文地理基本情况一、人文地理基本情况银洞山,是一条横跨于苗岭山脉主峰雷公山东南面连接着省外

2、几大山系的大干脉,是榕江县的名山之一,位于七十二寨境内即乐里、两汪、平阳 3 个乡镇的交界处。相传,远古的时候,银洞山一带被仙界划定为“顺板姑、低我烟”(侗语:意为盘古乡、五显地),即盘古神仙和五显神仙修身隐居之地。时至几百年前,一支侗族游猎部落发现了这块风水宝地后定居下来,这里才开始有了人烟。侗族先民先在银洞山下风水极佳的地方建起了盘古庙和五显庙,供奉盘古和五显神仙,后才建房造屋,开山平田,建起村落,若干年后渐渐地发展成七十二个村落即七十二寨。保里寨是最先落户于银洞山下的村落,加上盘古庙和五显庙在此建立,保里寨在七十二寨中的地位尤为重要,有民谣为证:黎平府、朗洞县、保里金銮殿。银洞山的自然生

3、态环境保持完好,风和日丽、山青水秀、泉流潺潺、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据榕江县志记载:银洞山海拨 1360 米,山梁东北至西南走向,长 5 公里,以岭脊为界景物各异。境内林木葱郁,野兽出没,鸟语蝉鸣生长有楠木、红豆杉、红心杉、紫檀木、青钱柳等名贵树种有熊、虎、野猪、野猴等动物,有中草药材 786 种,种类多,藏量大还有猕猴桃、樱桃、杨梅、板栗、丝栗、酸枣等野果。从银洞山上流淌出的清泉汇成的几条溪流里生长有娃娃鱼、石蚌、蟾蜍等野生水类动物。银洞山滋润肥沃的土地更适合各种茵类的生长,野生灵芝、松树茵这些山珍在这里却很常见,奇花异草随手可触。银洞山一年四季、满山遍野都有宝贝。银洞山周围的七十二寨居住着

4、4 万余侗、苗、汉、水等兄弟民族同胞,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从末发过冲突,长期以来团结和睦、亲如一家,是个典型的民族团结先进地区。银洞山地区各兄弟民族之间往来十分密切,且相互通婚,但各自的风俗习惯却保留完好,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兄弟民族保留和创造的独具特色文化风情,既互不相干,又十分融和,一年一度的“银洞山烧鱼节”活动,就是将银洞山地区侗、苗、汉、水各兄弟民族农耕文化融为一体的一个例证。银洞山地区各民族生活习俗的多元化,使这一带的民族文化风情更为丰富多彩。银洞山地区美丽的自然生态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丰富多彩的各民族风情以及纯朴的民风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为当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世界知名旅

5、游目的地,垫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旅游资源类别及分布情况旅游资源类别及分布情况银洞山地区因处于特殊的地理区位,其旅游资源也独具风格,大致包括生态风光、人文历史、民族文化风情和本乡本土绿色产品等类别,主要分布在银洞山自然生态体系和其周围的七十二寨村落里。(一)生态风光生态风光银洞山是一座仙山,整个山系都充满着仙气,随处都是仙境,随时都能听到流传的神仙故事。1 1、卧虎山形、卧虎山形背西面东的银洞山酷似一只卧虎,横卧在万山丛中,日夜守护着方圆百里的七十二寨,远远望去维妙维俏,虎虎生威,让人生畏。2 2、盘古庙和五显庙遗址、盘古庙和五显庙遗址数百年前,保里杨氏家族先祖“意对鹏、你对豹、灿凤龙、社凤发”

6、四兄弟游山打猎到银洞山下定居下来后,种下的稻禾生长得高大奇异,但却没有收成,即“共搞当共笨、凶绵没凶伦,共搞当共按、凶绵没凶谈”(侗语:稻杆象竹杆,见叶不见米;禾杆象麻杆,见长不见收”。后有高人指点说,银洞山一带古为“盘古乡、五显地”,要在有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和“九曲黄河”环绕的风水宝地上建起盘古庙和五显庙,贡奉神仙,凡人才能居住。于是,他们就在银洞山下建起了这两座庙宇,此后,银洞山一带开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老少平安,这两座庙宇的香火一直非常旺盛。可惜的是这两座庙宇都毁于“文革”之中,但几副庙联还流传于民间。盘古庙联:运道行德分宇宙;开天辟地定亁坤。混沌初开,亁坤定位,故有东南西北

7、;阴阳始现,日月归方,遂成春夏秋冬。五显庙联:四面八方荫富贵;千秋万代佑平安。3 3、雷公顶、三铁炮、轿子田、雷公顶、三铁炮、轿子田连接在一起的三座山坡,分别象高昂的雷公头顶、三管铁炮和一座官人大轿子。后有高山为衬,前拥千军万马,又有白岩山为将军顶,老虎岩为将军剑,相传,这是银洞山下最好的风水宝地之一,因此处恰是保里寨的龙脉要地,自古不允许任何人占用。曾有人将先人遗骨偷葬于此,不久即从士卒连升至将军,使保里寨民鸡犬不宁。因此行为已损害了阴徳,其先人遗骨被道师作法挖出,其人即刻在作战中阵亡。4 4、王字头、王字头银洞山顶上有三个小山峰形似汉字中的“王”字,这个“王”字正好贴在银洞山这只“卧虎”的

8、虎头上,使这位山大王更显神威。此处虽不是银洞山的最高处,但站在这里向四周望去无限风光尽收眼底。5、银洞:从银洞山梁往西北面下至 100 米处有一溶洞,洞内有如两间房屋面积宽的两间洞室,进深30 多米。据说,洞下有阴河,河道通到黎平城内的神鱼井。洞外泉水潺潺,林木葱郁。溶洞的形成说法不一,有的说,古人在此开采银矿而成此洞,有的则说是神仙洞府。6 6、老虎岩、老虎岩传说之一是,红岩山上的一只老虎经常到银洞山一带伤害人畜,为制止这只老虎不两伤害人畜,坐守银洞山一带的白老虎不惜与之血战,将其制服,并召集银洞山周围的众虎聚议条款,不许乱伤害人畜,并栽岩立据,即称此岩为老虎岩。而另一说法是此岩立于银洞山的

9、最高处,是一柄仙剑,是银洞山与天庭相通的桥梁。7 7、分水坳:、分水坳:相传,分水坳山脉是昆仑山龙脉过苗岭通两湖、两广的要道。坳上有一眼泉水分流南北两面,常年不断。南流进都柳江入珠江注南海。北流汇清水江合长江聚东海。古有“猛侯猛韩”(侗语:姓侯和姓韩的两个人),正欲断此龙脉时,突然,天上有一位骑着白鹤的仙人喊道:“斩不得、斩不得,斩了分水坳龙脉,后无中华国”,“猛侯猛韩”听后就不敢下手了。这个传说在银洞山一带流传很广。8 8、庙坳、庙坳古人曾在此坳建有一座山神庙,故而得名。9 9、大坪、大坪银洞山上有一个宽大的坪子,相传是众位神仙歇息的地方。1010、三角塘、三角塘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位于银洞

10、山西面,这里山水奇特,是神仙会聚的场所。相传,七十二寨里有位石姓老人,误入此境听神仙们在开会泄漏天机,让他得知人世间往后数百年的变迁情况。回到家后,他把人世间往后数百年变迁的情况编成歌诀流传后世,时至现在歌诀内容还在流传,据说歌诀对后来发生的事情都说得很准确。1111、雷公坟、雷公坟有一座象是坟头的小山,据说是雷公坟,关于其来历在七十二各民族中都没听过有关传说。1212、牛王山、牛王山一座形象像牛的大山。1313、“三代穷九代王三代穷九代王”风水宝地风水宝地相传,银洞山一带有一穴地,如有人将先人葬入这穴地里,其后会出现“灿生谷,姑生王”(侗语:三代出穷人,九代出王侯)现象,但至今都没人知道这块

11、风水宝地在那里。(二)人文历史(二)人文历史1 1、吴氏祠堂、吴氏祠堂是保里八十汉人贡奉吴三桂等吴氏先祖的场所,据说保里吴氏家族是明朝总兵、清朝平西王吴三桂的后代。2 2、转宗碑、转宗碑记载保里吴氏家族与杨氏家族各天共地的真实历史情况。3 3、歌坳凉亭、歌坳凉亭是吴氏老太奶被杨氏祖太公“对鹏”相救,带着八十汉人始祖,投靠杨氏家族经过的山坳。后人在此建凉亭,并刻有多副亭联,如今亭也不见,但刻在石柱上的亭联仍依稀可见,其中一联云:休片刻即登大道;唱三曲漫出阳关。4 4、盘古井、盘古井是盘古庙专用水井。5 5、吉祥井、吉祥井此井取吉祥之意,凡要营生做事之前只要到此井喝三口泉水,便会大吉大利。6 6、

12、聚仙亭、聚仙亭是今人杨老长为圆父亲修功行善愿望所建的一座凉亭,有世界文化名人余秋雨和多位名人赋诗提词,此处也是银洞山烧鱼节的中心地。(三)民族文化风情(三)民族文化风情1 1、行星绕月、行星绕月是侗族青年男女恋爱方式,即每到晚上男青年弹着琵琶、拉着牛腿琴,来到女青年的窗下,以对歌的形式传递爱情。2 2、茅人节、茅人节每到春暖花开的季节,短裙苗族青年都要到山上去树起“茅草人”发信号,四面八方的男女青年们闻讯而来与自己心上人对唱情歌。银洞山地区的民族文化风情丰富多彩,红色文化在当地也产生较大影响,如“红军长征过朗洞”时的红军故事,在银洞山地区广为传颂,在此就不一一列举。(四)绿色产品(四)绿色产品

13、1 1、灵芝、灵芝灵芝,是祖国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品,素有“仙草“之誉。银洞山地区滋润肥沃的土地更适合灵芝的生长,苗岭茵类种植加工公司已掌握了在银洞山地区载培和加工灵芝的的全部技术,且本地区农民家家户户都具备种植灵芝的条件,将灵芝种植作为银洞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开发已指日可待。2 2、泉稻鱼、泉稻鱼就是用银洞山上流下来的泉水养的稻田鱼,叫做泉稻鱼,是银洞山地区独有的一种鱼,肉质好、产量高,是银洞山地区农民最拿手的产业。3 3、韭菜、韭菜银洞山地区盛产韭菜,韭菜的价值也被人们所认同,韭菜的种植技术在银洞山地区是每个农民强项。以上三个绿色生态产业都可纳入我州大健康产业盘子里,也可以成为银洞山地区

14、推向外市场的主打产品。三、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建议随着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行动计划在我州的全面实施,银洞山生态风光、文化风情及绿色产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建议做好以下三个旅游产品保护开发:1、以神仙文化为灵魂,开发银洞山休闲养生圣地。在银洞山入口处(即盘古庙和五显庙遗址)恢复两座庙宇,修筑步行道连接银洞山内 13 个都有神仙故事的景点,在神仙聚会的“三角塘”景区建起似乎与神灵相通的神仙居所,供游客在这里享受着神仙日子,将银洞山打造成天下第一仙山。2、以当地民族文化风情为桥梁,吸引游客到农家里来同吃、同住,让城里人与山里人近距离勾通,建立真实情感,享受各民族家庭里的天伦之乐。3、以灵芝、泉稻鱼、韭菜三大生态产业为支柱,在风景如画的银洞山区田园里,建起可供游客歇息的“牛棚”,让游客在田间地角享用过去皇宫贵族吃不到的野味,将银洞山地区田园建成生态农业观光基地。同时,将灵芝、泉稻鱼、韭菜三大生态产品推进各大城市市场,让银洞山地区广大农民增收、脱贫、同步小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