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916492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一、总则(一)为指导各地组织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规范引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建设与实施工作,依据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以下简称:能力标准) ,特制定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 。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开展类似培训时可参照执行本标准。(二) 课程标准综合考虑我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环境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的差异,旨在满足不同学科(领域) 、不同起点教师的能力提升需求,推行“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教师培训选学机制,确保按需施

2、训。(三) 课程标准要求实施主题式培训,强化任务驱动,突出实践导向,将问题解决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实践相结合,促进各地采取符合信息技术特点的培训新模式,推行网络研修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推动教师学用结合。(四) 课程标准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 个系列的课程,共 27 个主题,帮助2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五) 课程标准对教师在培训中的实践任务和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旨在推动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培

3、训机构和中小学校协同开展教师应用成效评价,做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工作,确保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切实得到提升。二、课程目标(一)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二)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能够在网络教学、移动学习等信息化环境中,合理利用通用软件、学科软件、数字教育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等技术资源,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发展

4、综合素质。(三)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训,教师树立主动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专业发展的意识,掌握专业发展所需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学会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有效参与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校3本及区域研修,养成网络学习习惯,促进终身学习,实现专业自主发展。三、课程主题“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和“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分别设 15 个和 9 个主题,由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课程主题构成。 “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系列课程设 3 个主题,对应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培训机构要依据课程主题,分学科(领域)开发课程,供不同学科(领域) 、不同能

5、力起点的教师选学。(一)依据技术素养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树立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适应不同的信息技术环境,学会操作常用信息技术设备,运用通用软件和学科软件,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数字教育资源的获取、加工和制作等。其中,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教学环境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常用设备与资源的使用。(二)依据综合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整体教学流程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其中,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多媒体

6、教学环境下的讲授、启发教学等;“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4移动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三)依据专题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在教育教学关键环节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增强教育教学实效。其中,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系列课程重点关注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导入、讲解、技能训练、总结与复习、评价等教学环节;“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系列课程重点关注网络和移动学习环境下,合理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学习小组组织与管理、学习过程监控、学习评价等环节。(四)依据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主题开发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重在帮助教师利用教师工

7、作坊、网络研修社区等,有效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协同备课、经验分享、课例研究、专题研讨、教学反思等校本及区域研修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课程主题及代码列表如下,各主题具体说明见附件 1。类别类别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式技术技术素养素养类类T1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T2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T3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T16网络学习空间的构建与管理T17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T18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应用5T4素材的处理与加工T5多媒体课件制作T6学科软件的使用T7信息道德与信息安全综合综合类类T8 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

8、的学科教学T9交互多媒体环境下的学科教学T10学科教学资源支持下的课程教学T19网络教学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T20移动学习环境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专题专题类类T11技术支持的课堂导入T12技术支持的课堂讲授T13技术支持的学生技能训练与指导T14技术支持的总结与复习T15技术支持的教学评价T21技术支持的探究学习任务设计T22技术支持的学习小组的组织与管理T23技术支持的学习过程监控T24技术支持的学习评价教师教师专业专业发展发展T25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解读T26教师工作坊与教师专业发展6类类T27网络研修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四、课程建设要求各地要根据课程标准 ,建设一批能够符合

9、地方实际,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需要的优质培训课程资源。培训机构要注重与中小学合作,重点建设网络课程资源、典型案例资源、微课程资源,加工生成性资源和校本特色资源,满足教师个性化学习需求。(一)要切实做好培训需求调研工作。探索利用测评工具,分析诊断不同地区、不同能力起点、不同学科(领域)教师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规划与设计。(二)要将提升教育教学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优化教育教学方式和关键环节为重点,以改善教育教学行为为目的,将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三)要适应开展混合式培训的需要。针对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学习特点,根据开展网络研修

10、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要求,合理设计教师实践任务,科学设计考核评价机制,确保教师学用结合。(四)要注重分学科(领域)开发培训课程。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特点,确定培训课程内容,运用典型案例,帮助教师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学科教7学重难点问题。(五)要依据课程主题开发具体课程。按照课程主题说明,选择全部或部分内容要点,参照课程示例,设计具体课程。同一课程主题下,可根据需要设计多门课程。要特别关注实践任务、案例资源和考核评价等方面的要求。(六)要遵循课程目标、内容与评价的一致性。课程目标须体现课程主题描述的相关内容,具体可测。要根据课程目标,选择契合的学习内容和活动。要合理设计评

11、价指标和方式,确保有效评价学习效果。(七)要符合相关技术和格式要求。音视频、多媒体课件、文本、动画等课程资源要采用通用格式与标准,具有兼容性,保证学习者能够使用不同浏览器与通用播放软件进行学习。为便于课程规范管理,所建课程应按统一模板(附件 2)进行说明。(八)要提供功能完备的课程运行平台。平台须具备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和网络研修社区等研修功能,满足混合式培训需要。具有充足的网络带宽,能够有效实现多网联通。五、课程实施要求(一)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课程审核遴选工作。要依据课程标准 ,本着“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对拟纳入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课程进行认真审核,遴选出高质量8的课程资源。要将课程资源

12、的数量和质量,作为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任务承担机构遴选的重要条件。要将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满意度,作为课程评审和培训机构调整的重要依据。(二)各地要在训前测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多套培训课程组合菜单,便于教师选学。要合理配置技术素养类、综合类、专题类和教师专业发展类课程,以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为重点,技术素养类课程原则上不超过规定学时的三分之一。要充分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汇聚各地培训课程资源和教师培训服务信息,组织教师选学。(三)各地在课程实施中,要加大培训模式创新力度,推行将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重点实施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实现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提升。培训机构要建立“个人空间

13、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培训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分工协作,分级建立培训者队伍,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要将培训重心下移,以校为本,推动每个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附件:1.课程主题说明2.课程说明模板3.术语表9附件 1课程主题说明课程主题课程主题T1T1 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信息技术引发的教育教学变革主题描述信息技术是促进教育变革与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本主题学习,使教师了解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变革产生的影响及作用。对应能力标准:I-1;II-1。内容要点1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对教育产生的影响;2新技术在当前教育领域

14、的主要应用;3教育领域中新技术应用趋势。每门课学时建议2实践任务此主题不做要求。案例资源提供信息技术引发教育教学变革的典型案例。考核评价建议学习反思。课程示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变革。10课程主题课程主题T2T2 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多媒体教学环境认知与常用设备使用主题描述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教学的基本环境。通过本主题学习,使教师科学认知多媒体教学环境,能正确使用常用设备,优化教学过程。对应能力标准:I-2。内容要点1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成要素及其教学功能;2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常用设备的使用方法;3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常用设备的一般问题及解决方法。每门课学时建议10实践任务设

15、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实践任务,制定实践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完成环境认知和常规使用。案例资源提供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常用设备操作使用的微课程。考核评价建议提交教育教学实践报告。课程示例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2电子白板基本功能的操作与使用。3投影机的基本操作。4实物展台的使用。5触控电视的操作与使用。6常见数码设备的基本操作。11课程主题课程主题T3T3 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学科资源检索与获取主题描述检索、获取恰当的数字教育资源是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育教学的基本保障。通过本主题学习,使教师了解获取数字教育资源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具备合理选用资源的能力。对应能力标准:I-4 、I-8、I-9。内容要点1利用教

16、育资源类网站获取资源的方法;2利用搜索引擎检索、筛选资源的方法;3资源下载、存储与管理方法;4优秀教育资源网站的介绍与使用。每门课学时建议10实践任务设计利用不同搜索引擎、资源网站进行资源检索与获取的实践任务,制定指导方案,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案例资源提供使用不同搜索引擎、优秀资源网站的微课程。考核评价建议提交实践报告。课程示例1搜索引擎的使用。2数字教育资源的下载、存储与管理。3*教育资源网站的使用。12课程主题课程主题T4T4 素材的处理与加工素材的处理与加工主题描述根据教学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对文字、图片、动画、视频等素材进行编辑、修改与制作是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通过本主题学习,提高教师处理与加工素材的能力。对应能力标准:I-4、I-9。内容要点1利用文字处理软件完成日常文字处理工作;2选择恰当的图像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图像素材;3选择恰当的音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音频素材;4选择恰当的视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视频素材;5选择恰当的动画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动画素材。每门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