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163880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试卷)-1769-浙江省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地理的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衢州一中度第一学期暑期检测试卷衢州一中度第一学期暑期检测试卷高三地理(文)高三地理(文)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第第卷(选择题,共卷(选择题,共 6060 分)分)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6060 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分,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或错选,该题 不得分。每小题不得分。每小题 2 2 分。分。) ) 读下图,回答第 1 题。 1勒拿河下游地区多沼泽,下图中的水温分布特点会导致一种沼泽形成因素的产生,则该因素最 常出现的河段是A甲附近河段

2、B乙附近河段 C丙附近河段 D丁附近河段 右图为“世界某大板块边界示意图” (箭头表示板块运动方向) 。读图回答 23 题。 2下面关于右图中各点的地质剖面示意图,与实际相符的是 3关于该板块的说法,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海水最深 B乙处岩石形成年代最晚 C丙处岩石圈厚度为全球最大 D丁处地震多,火山活动少ABCD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 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 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右图 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 度统计图。读图,回答第 4 题。 4该地可能处于 A东北地区 B华南地区C西南地区 D西北地区 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 56

3、题。 5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断裂下陷、流水堆积 B断裂抬升、流水侵蚀 C断裂下陷、风力堆积 D断裂抬升、风力侵蚀 6造成河套平原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原因有 地下水位高 蒸发大 降水少 地势平坦 降水强度大 植被丰富 A B C D 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左侧方框为右图 中小方框内等高线的放大图) ,回答 78 题。 7对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位于山脉北坡 B乙地有河流流经 C丙地坡度最大 D丁地位于高原 8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区域气候冬夏风向明显更替 B侵蚀作用对地形形成影响最大 C该区域内盐碱、台风灾害多发 D该区域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面三幅图中,图 A 为南

4、疆公路旁的草方格沙障,图 B 为行走在沙丘上的驼队,图 C 为兰州郊 区种植白兰瓜的砂田(含砂砾层) 。据图回答 910 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0 10 20 30 40 50 30 20 10 0 -10 0 10 20 30 40 50 降雨量(mm) 气温() 径流深度(mm) 图 5 图 A 图 B图 C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三地降水均小于 200 毫米 B图 A 地区中河流径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图 B 中风力侵蚀作用明显 D图 B 中盛行风向为北风 10.下列高原图示景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图 A 中的沙障能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从而保

5、护公路不被风沙侵袭 B图 B 中的驼队沿等高线行走,虽线路较长,但省力且视线开阔,安全性好 C图 C 中的砂砾层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增强水的渗透能力和增大昼夜温差 D三地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容易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次生盐碱化 浙江省某校的“地理社团”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图中大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 线,小图示意苏门答腊岛。读图完成 1112 题。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东 B与雨季不同大气环流不同 C与气候类型相同纬度相同 D与自然带不同洋流不同 12.苏门答腊岛地理分布与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火山分布在东部沿海是由于地处印度洋板块与亚欧

6、板块交界处 B沼泽分布在西部沿海是由于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 C人口城市多沿河沿海分布是由于地势低平,多火山灰土,土壤肥沃,交通便利 D苏门答腊岛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其原因之一是多火山灰,土质坚实 右图为某区域略图,据此回答 1314 题。 13.影响 P、Q 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大气环流 C洋流 D海陆位置 14.Q 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畜牧和灌溉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热带种植园农业 D乳畜业右图为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示意图,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读图完成 1516 题。 15.森林景观出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大量掘井,可

7、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B冬季在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C夏季到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D丁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完成 1718 题。 17.关于图中信风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会发生改变 B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会发生季节变化 C图示洋流的形成原因与信风关系密切 D该信风源地为高压系统 18.影响山脉两侧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影响 D地形影响 右图是我国局部地区冬季等温线示意图,甲地是 我国重要的矿业城市,也是我国冬季内陆同纬度最温 暖的地带。读图完成 1920 题。 19甲地冬季温度约为 A5.3 B9.3 C1

8、2.3 D14.3 20.甲地成为我国冬季同纬度最温暖的地方的主要影响 因素是 A纬度和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和地形 C大气环流和地形 D大气环流和洋流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2122 题。21对图示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水能、太阳能资源丰富 B河流春汛、夏汛明显 C湖泊均为咸水湖,且面积不断增大 D日较差较大,年较差较小洋流山脉信风风向1523.54550热带雨林热带草原500050005000500050008590湖泊河流22对区域内众多湖泊成因的解释,可信的是冰川侵蚀形成冰蚀洼地,冰雪融化,形成湖泊地壳活动强烈,造成地表断层形成沟谷及洼地,形成湖泊火山喷火口休眠以后积水而成 河流摆动和改

9、道而形成的湖泊洼地积水融化其下冻土层中的冰,使得洼地越来越深,积水越来越多,形成湖泊A. B. C. D. 图 1 和图 2 为上海和拉萨两城市的日照时数、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回答 2324 题。23图中表达拉萨日照时数曲线的是A. B C D2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 1 中 7、8 月份降水丰富是因为对流运动旺盛多对流雨B图 2 中 7、8 月份降水量有所减少是受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图 1 中曲线数值在 7、8 月份下降与曲线的上升有关D图 2 中曲线数值在 7、8 月份上升与曲线的上升有关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滨、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下图所示区域中,M 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

10、沙丘群;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2526 题。25下列不属于 M 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是A春季,雨水不足,风沙在此沉积B夏季,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C秋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D冬季,河床裸露,泥沙较多26.近年来,该区域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但 H 处的雾霾不明显。下列成因中正确的是A地势平坦,有利于雾霾扩散B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处,形成风口,狭管效应,有利于雾霾扩散C工业技术发达,污染物得到严格控制 图 1图 2D靠近河湖,不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下图 是我国 汉江与 淮河流 域界线 附近部 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完成 2728 题。27流经灌溉区的河流总

11、体是 A流向东南 B流向西南 C流向东北 D流向西北 28四地最可能有城市分布的是 A B C D GIS 叠图分析时,布林逻辑运算元(含 AND,OR,NOT,XOR 四种运算)被利用来筛选符合条件的信息。右图 为布林逻辑运算元的示意图,A、B 两圆代表两种资料,经布林 逻辑运算后,阴影区域为符合条件的信息,白色区域为不符合 条件的信息。若假设某地区有林地、耕地、坡地和建筑用地四 种类型的土地,据此回答 29-30 题。 29下列叙述符合“XOR”的关系 A坡地的建筑用地,但非林地 B林地或非坡地的耕地 C林地或坡地,但非坡地的林地 D林地的非耕地 30.某公司要兴建一个观光饭店,用地的条件

12、为“林地中的非耕地,且为非坡地的建筑用地” ,要满 足这些条件需使用哪两种布林逻辑运算元? A. AND、NOT B. AND、OR C. OR、NOT D. OR、XOR第第卷(非选择题,共卷(非选择题,共 4040 分)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二、非选择题(本题 4 4 小题小题 ,共,共 4040 分)分)3 1.(1 0 分) 读世 界某 区域 地形 图 (左 图) 和甲 地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曲线图(右图),完成下列各题。(1)A、B 两地都分布着草场资源,分别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6 分)(2)阐述甲地在图示时间内河流流量变化的特点,并从天气角度分析原因。 (4 分)32.(10 分

13、)阅读我国某区域等年日照时数线,回答下列问题。(1)分析昆明和贵阳年日照时数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4 分)(2)西南地区的发展,关键在交通。简述该区域限制交通建设的自然条件。 (6 分)33.(10 分)位于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该湖周边地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主要种植辣椒、番茄、春小麦、棉花等,根据材料回答。(1)近年,该湖的矿化度(水的含盐量)由 2007 年 1.4 克/升,上升到年 1.58 克/升,博斯腾湖 已由淡水湖变成微咸水湖。据图简析博斯腾湖矿化度上升的原因(6 分)(2)简析甲河流域发展番茄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 分) (写出两点即可)34.(10 分)读我国某区域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下列各题。(1)描述该区域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点。 (4 分)(2)说出 A、B 两地的农业类型及形成原因。 (6 分)A B 86 2000 博斯腾湖 图例 扬水站 城镇 河流 时令河 农业区 沼泽 湖 2000 等高线/m 42 注:扬水站,即通过抽水,由低处向高处供水 衢州一中度第一学期暑期检测试卷衢州一中度第一学期暑期检测试卷高三地理(文)答题卷高三地理(文)答题卷31.(10 分)(1)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