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16337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试卷)-1139-山东省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的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一中济南一中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高三三地地理理试试题题(文文科科)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注意事项: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第 I 卷(选择题 共 70 分)选择题(本大题共选择题(本大题共 3535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7070 分)分)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

2、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m) 。1. 图中两条 400 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A山脊 B. 陡崖 C. 断块山脉 D. 峡谷2. 图中 310 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崩塌堆积物 突出小基岩 河中的沙洲 低矮的山丘A B. C. D. 5 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图 2 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 34 题。3.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B. C. D.4.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B. C. D.某科研小组对我国部分海岛(下左图)进行了考察,观察并绘制了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示意图(下右图) 。读图完成

3、 57 题。5该地可能位于A. 台湾岛 B. 南沙群岛 C. 钓鱼岛 D. 舟山群岛6在一年的观测中,该小组看到正午太阳在南方的时间约为A. 3 个月 B. 6 个月 C. 9 个月 D. 12 个月7太阳从 b 到 a 的时段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舟山群岛可能受准静止锋控制B. 台湾岛各地正午太阳高度一直变大C. 钓鱼岛盛行偏北风D. 南沙群岛白昼逐渐变短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 810 题。8. 据图推测,乙地位于A东半球赤道上 B. 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 西半球赤道上 D. 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9. 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

4、球的A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10. 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A1 万千米 B. 2 万千米 C. 3 万千米 D. 4 万千米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 1112 题。11. 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A. B. C. D.1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B. C. D.北京时间年 2 月 19 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读图

5、回答 1314 题。13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 月 18 日 12 时 B.2 月 18 日 20 时C2 月 19 日 4 时 D.2 月 19 日 12 时14春节假期期间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 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逐日推迟 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日减小读地球表面某区域的经纬网示意图,回答 1516 题。15与 M 点关于地心对称的点的坐标为A(60N,80E) B(60S,100E)C(30S,100E) D(60S,80W)16若一架飞机从 M 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 N 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A一直向东 B先东北再东南C一直向西 D先东南再东北锋面

6、性质不同,产生天气现象也不相同,读下图,回答 1718 题。17甲、乙两图中,受锋面影响可能产生的天气现象是A甲图中锋过境后出现升温、降压、晴朗天气B甲图中暖空气被迫抬升,形成降雨天气C乙图中暖空气主动爬升,形成阵性降水D乙图中锋过境后狂风大作,出现短时雷暴天气18我国东部受甲图锋面影响时,会出现的天气现象是A长江下游伏旱 B华北平原春旱 C北方寒潮 D江淮梅雨下图中,图乙为探空气球 10 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 1920 题。19.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至 B.

7、至 C.至 D.至20.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年 1 月 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下图为该日 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 2122 题。21.此时我国A.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北方普遍降温降雪C.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22.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C.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冷锋过境,降温明显浙江卫视超人气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12 月 5 日来到甘肃月牙泉(周围为沙丘)上演大漠公主争夺

8、战。读“大气热力作用示意图”和“月牙泉地区景观图” ,读图回答 2324 题。23节目拍摄过程中,队员感觉当地昼夜温差明显较大,其合理的解释是( )A弱、强 B强、弱 C强、强 D.强、弱24.剧组人员还了解到这里深秋容易出现霜冻,主要是因为( )A.的减弱 B.的增强 C.的减弱 D.的增强近年来,雾霾天气在我国频繁出现,空气质量问题已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下图是气温垂直分布的 4 种情形。读图完成第 25 题。25 图中最有利于雾霾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情形是A B C D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 10 月8 日左右。据此回答 2627 题。2

9、6.“露气寒冷,将凝结”是寒露时节的天气现象,可引起我国这种天气现象的气压系统是A蒙古高压 B.印度低压 C.阿留申低压 D.夏威夷高压27.地球绕太阳一周为 360,以春分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 0,则寒露日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为A.15 B.105 C.195 D.285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霖,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下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读图回答 2829 题。28. 9 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受山体阻挡影响 与盛行偏西风叠加受地面增温影响与盛行东北风叠加A B. C. D. 29. 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

10、,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气压降低 风向偏西 雨势增强 风速减弱A B. C. D. 下图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 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 3031 题。30该地 1 月 0 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31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岭、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下降B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C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下图是年 5 月 15 日欧洲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3233 题。32甲、乙、丙、丁四地天气状况

11、及其成因的描述,可信的有甲地阴雨,受冷锋影响 乙地降雨,受暖锋影响丙地晴朗,受反气旋影响 丁地强风,受上升气流影响A B C D33关于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地植被为温带草原 B乙地半岛西侧多峡湾地貌C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 D丁地河流有夏汛下图是亚热带亚欧大陆东部某地等高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3435 题。34. 图示区域内拥有且最突出的旅游资源是 A.瀑布飞溅 B.湖光山色 C.云海日出 D.奇峰峡谷35. 对图示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位于三角洲 B.河流与河流流向相反C.盛夏晴朗的夜晚地常吹偏北风 D.深秋的清晨乙地比甲地更容易出现雾第 II 卷(综合题综合题,共 30

12、分)36(14 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 13.6(昆明为 7.7,成都为 5.5)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左图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右图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1)分析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2)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37. (16 分)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据图说出 A、B、C 三类气候的名称,并综合分析自然要素(大气环流、地形、

13、洋流等)对 A、B 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 分5 50 0 3 30 0 N NN N分 分 分 分分 分 分 分分 分 分 分分 分 分 分级高三阶段性测试地理答案级高三阶段性测试地理答案1.D 2.A 3.B 4.D 5B 6C 7A 8.C 9.B 10.B 11.C 2.D 13.A 14.D 15B 16.B 17.B 18.C 19.A 20.B 21. D 22. A 23.D 24.C 25.A 26.A 27. C 28.D 29.A 30D 31.B 32.C 33.B 34.B 35. C36.(1)因地形阻挡,冬季受北方冷空气(寒潮)影响较小;位于河流(金沙江)谷地,山高谷深,盛行下沉气流,气流在下沉过程中增温。(2)钢铁工业以及其他工业、城市交通等排放大量废气;(山高谷深)地形相对封闭,下沉气流,空气稳定(易出现逆温),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因此,空气质量不佳,不适宜度假)37.A 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里位于温带,常年受西风带影响,高大山系紧逼西海岸,西风带影响主要局限于高大山系两侧的峡长平原地带,沿岸暖流流经,导致该地带形成温带海洋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