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

上传人:孓影 文档编号:39162324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试卷)福建省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的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 1厦门第一中学 2013-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地理试卷说明:本卷共分、两卷,其中卷为选择题,卷为综合题。请把卷的选择题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把卷的答案把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上。 完卷时间:120 分钟。满分:100 分。第第卷(选择题,卷(选择题,4848 分)分)本卷共 24 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图 1 示意我国某科考基地及其附近区域,该区域有冰川分布,R 河 2 月份流量最大。读图完成 12 题。1 “站在这里向北看去,山丘下的湖泊,就像一块碧玉一般,镶嵌在大地上;而湖泊北部和东部两 座延伸出来的长长山脊,如同

2、一双温柔的手,以无限的深情呵护着这熟睡的精灵”。文中的“这 里”最可能是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 该科考基地位于 A南极长城站 B北极黄河站 C格陵兰岛 D青藏高原 图 2 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完成 34 题。3 假设该日气压的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则图 2 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A (40,130) B (30,120) C (40,140) D (30,130)4 该时间段内,M 点图 2图 3气温降低 天气晴朗 风力减弱 偏南风转西北风A B C D读图 3“世界某区域图”,完成 56 题。5. 与图中沙漠形成主导原因相同的地区是

3、 阿拉伯半岛的沙漠 安第斯山南段东侧的沙漠 澳大利亚中西部的沙漠 塔里木盆地沙漠A. B. C. D. 6. 图示季节,沿河流各段及周边区域地理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河段正值丰水期 B. 河段水量减少 C. 河段沿岸草木枯黄 D. 河段森林茂密表 1 是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山东省某市迁入入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完成 78 题。年龄段(岁)01415293044455960男性人口(万)5.0425.1414.684.941.76女性人口(万)3.8437.1011.634.014.787 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A以中老年人口为主 B老年人口比重低于青少年人口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与

4、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8 迁入人口对该市可能导致的影响有A导致该市非农业用地的减少 B扩大该市的环境人口容量C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D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图 4 为 1959-2009 年秦岭山地 1 月 0等温线位置变化图。完成 910 题。1071010730107501081033403320甲甲乙乙表 19. 该地 1 月 0等温线的位置总体上 A. 向亚热带地区偏移 B. 向落叶阔叶林带偏移 C. 向低纬度地区偏移 D. 向海拔较低地区偏移 10. 根据图中等温线的位置及其变动可知 A甲地为山脊,冬季平均气温趋于上升 B甲地海拔低于乙地海拔 C乙地为山谷,冬季平均气温趋于

5、下降 D甲地年平均气温高于乙地图 5 示意 19902011 年某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变动情况,读图完成 1112 题。 11. 该城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份是 A. 1999 年 B. 2002 年 C. 2008 年 D. 2011 年 12. 该市人口总量最少和最多的年份分 别是 A1990 年;2011 年 B1993 年;2008 年 C1990 年;2008 年 D1993 年;2011 年 13. 图 6 为女王头(蕈状石) ,是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的一个知名景观。 由于其颈子修长、脸部线条优美,外型宛如一个凝视远方的女 王,故得到女王头的美名。她大约 4000 岁,头部可以找到

6、海洋 生物化石。 “女王头”的形成过程最可能是 A流水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 B沉积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断裂地壳抬升化学溶蚀 D风化侵蚀沉积作用地壳抬升图 4图 5图 6图 7 示意某国家部分经济活动分布。该国人口 2100 万,人口自然增长率约 2.6%,矿产品、可可和木材为其三大经济支柱。 完成 1416题。 14该国城镇主要分布在 南部地区 铁路沿线 畜牧区的中心 沿海地区 AB CD 15该国 A南部年降水量比北部丰富 B水库水不参与海陆间循环 C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D人口增长处于现代型 16下列城市最适合发展炼铝工业的是 A. E B. F C. G D. H图 8 是某工厂原

7、料和产品等运费曲线图。假设该厂生产某产品需使用 Y 产地的原料,而产品供 给市场 S。每生产 1 单位重量产品需要 5 单位重量原料,运费只与重量、距离有关。读图,完成 1718 题。 17下列地点最适合设厂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8该工厂可能是 A啤酒厂 B制糖厂 C普通服装厂 D精密仪表厂 表 2 反映了我国某农作物的主产省区在 19802010 年种植面积的变化(单位:千公顷) 。读表 完成 1920 题。省区简称 年鄂苏冀鲁新19801990-136.1-59.5362.2672.3254.019912010-145.5-310.3-644.2-1051.1560.719198

8、02010 年,该农作物主产区空间分布重心的变化特点是 A由北向南 B由东向西再向北 C由南向北再向西北 D由南向北再向东图 7图 8表 220引起其变化的主要因素可能为 热量条件 市场距离 国家政策 劳动力价格 产品质量 A B C D 图 9 表示安徽省 19852010 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完成 2122 题。21. 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D.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22. 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

9、,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 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 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 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图 10 示意我国某山峰植被分布状况。读图完成 2324 题。 23该山峰位于 A东南丘陵 B大兴安岭 C天山山脉 D横断山区 24当地马铃薯的栽培高度上限比玉米高的原因主要是马铃薯 A对光照要求较低 B对降水要求较少 C对热量要求较低 D对土壤要求较低第第卷(综合题,卷(综合题,5252 分)分)本卷共四大题,52 分。 25.(14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图 9图 10图 12图 11 中甲岛是太平洋中部的一个火山

10、岛,经济以农业为主,甘蔗制糖业是该岛最主要的支柱 工业。甘蔗为喜温、喜光作物,年积温需 55008500,年降水量要求 8001200mm。(1)比较 N、S 两城市冬半年降水量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4 分)(2)简要分析该岛甘蔗种植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的自然原因。 (2 分)(3)说出甘蔗制糖业布局的主导因素。 (1 分)2008 年该岛甘蔗每公顷产量为 45.89 吨,我国为 71.23 吨。近年来,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利用我 国甘蔗的种植技术和甲岛所在国政府合作,在甲岛投资种植甘蔗。 (4)分析我国部分企业计划在甲岛投资甘蔗种植的主要原因。 (5 分)2010 年,我国需要进口 177 万吨

11、食糖,预计将逐年增加。 (5)分析我国蔗糖进口量逐年增加的主要原因。 (2 分) 26 (11 分)近 30 年来,图 12 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读图回答问题。( 1)据 图说出 该市城 市化进 程的主 要表现。 (3 分)(2)简析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 (2 分)(3)该市钢铁工业布局较合理,而化工厂布局不合理,请从环境因素说明理由。 (6 分) 27. (12 分)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图 13 所示地区是我国“西电东送”南通道电源点之一,已形成以甲、乙为中心的铁路、国道和高 速公路网络,其中 R 河流域正在发展成为“电力冶金化工基地”。图 11(1)说出 R 河流域的地形特征。

12、(3 分) (2)评价 P 地建设大型水电站的区位条件。 (5 分) (3)阐述 R 河流域发展冶金、化工产业的有利条件。 (4 分) 28(15 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种桑养蚕抽丝的历史悠久,是世界上丝绸生产量与出口量最大的国家。桑蚕饲育适温为 2030,养蚕周期一般需要 4060 天。 2006 年,我国实施“东桑西移” 战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的广东、浙江、江苏等省逐渐向中 西部地区转移。图 14 中的甲自治区在接受“东桑西移”的过程中桑蚕产业发展迅速,近年来蚕丝产量 已经稳居全国第一。图 15 为 N 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图 13图 15(1)从经济角度简析我国实施

13、“东桑西移”战略的原因。(4 分)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自治区发展蚕桑产业的有利条件。 (4 分)(3)简述 N 市成为大宗蚕丝交易中心的有利条件。 (4 分) (4)根据图 16,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开展蚕桑资源的综合应用对蚕区农村的有利影响。 (3 分)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2013201320142014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年地理试卷高三年地理试卷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第第卷(每小题卷(每小题 2 2 分,共分,共 4848 分)分)1.D 2.A 3.B 4.C 5.A 6. C 7. B 8. D 9. B 10.A 11.C 12.D 13.

14、B 14.C 15.A 16.D 17.A 18.B 19.C 20.D 21.B 22.A 23.D 24.C第第卷(共卷(共 5252 分)分)25 (14 分)分) (1)S 市大于市大于 N 市(市(1 分)分) 。 原因:该岛位于南半球,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原因:该岛位于南半球,冬半年受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影响(1 分)分) ,S 市位于东南市位于东南 风的迎风地带(风的迎风地带(1 分)分) ,N 市位于背风地带(市位于背风地带(1 分)分) 。 (2)西部地区光照强()西部地区光照强(1 分)分) ,降水量适中(,降水量适中(1 分)分) 。 (3)原料()原料(1 分)分) 。 (4)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我国有资金和农业技术优势(1 分)分) ; 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甲岛地处热带,光热充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