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836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略谈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感悟到数学的乐趣。 关键词: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自己的主动、建构对数学的理解 一、布置有效的课前预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的过程,他们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活动经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活动,包括独立思考与他人交流和反思等,去建构对数学的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经历自己“做数学”的过程,而数学课的课前预习活动,正好给学生

2、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做有心人,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学习欲望,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从而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如何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1.要选取现实的生活情境。教师可直接选取教材中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进行加工或自己创设学生感兴趣的以学生生活素材为内容的情境。 2.构建开放的生活情境。教师可对课内知识进行延伸与拓展。将抽象知识学习过程转变为实践性、开放性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究验证,不断积累,拓展新的数学知识,形成生活经验。 3.要创设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师可通过对学生生活及兴趣的

3、了解,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创设生活情境,真正让文本化“静态”数学课堂变成生活2化“动态”数学课堂。 二、建构完整有效的知识体系。 引导学生建立新知识与原有知识体系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系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也是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习效果,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比如除法与分数和比之间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再比如“数的整除”这部分内容向来以知识点多、比较繁杂而成为教学的难点,我们可以按下面的逻辑理顺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以整数为基础建立“数的整除”的概念,进而顺利学习约数和倍数,能被除 2、3、5 整除数的特征,这为理解质数、合数创造了条件,进而可以更好地理解分解质因

4、数的概念并进行相关计算,这些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又为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及约分、通分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进而更有利于分数计算的学习,等等。 三、借助有效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的有效运用,第一个层次是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课件;第二个层次是能助推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展示、梳理学生的学习过程;第三个层次是能实现与学生思维的互动,与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是的水平及效果呈现出不同的层次。有的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频繁运用多媒体课件,几乎是利用课件牵着学生。很美,但效果不佳。多媒体成了教师代写,代言的工具,数学课差不多成了观赏课、说话课。 四、活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5、 有效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现行的一些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回答的问题是简单的还是有难度的,是对的还是不全面的,都能听到老师对学生的表扬命令:掌声鼓励。继而听到的就是3学生给的“啪、啪、啪”的一片掌声和“棒、棒、棒”的一片赞扬声,表现好的学生还拿到好几朵红花呢。一节课上,表扬或掌声不断,我们不妨反思一下:过多、无度的鼓励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吗?我认为,评价的首要原则应该是客观公正,在这个基础上,再坚持鼓励为主,这才是富有魅力、有价值的评价。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学生出现的错误,不能把激励评价用到极端,对于学生的错误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引导学生说

6、出解题思路,发现错因,然后作出相应的评价。对那些有错误,但又蕴涵创新思维的想法,在指出不足的同时,再给予鼓励,这样的评价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又能避免导致学生“表扬依赖症”的产生,让评价真正发挥激活课堂的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课标指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运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同时把生活实践中得到的经验方法运用到课内,形成良性的循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例如:教学的千克、克、吨后,我安排学生到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以千克为单位,哪些物体以克为单位,哪些物体以吨为单位,以后你们在使用这些质量单位时需要注意什么呢?这样,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学到的不仅是数学知识,同时也使得综合素质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