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799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的运用摘要:知识运用与知识迁移是思品课教学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始终围绕着能力的核心展开。知识应用是依据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促进知识迁移的有效条件。利用知识迁移规律,实现教学模式的突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思品课、知识迁移、能力培养 思品课教学经历了传统的讲授、信息化条件教学的摸索、网络支撑的的平台教学,形式多样,理论不断发展。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双轨要求下,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的理论探讨朝着科学性与实践性的方向发展,重探究与互动。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以下的误区: (1)为活动而活动。为了让学生深入化部分知识点的理解,掀起满堂的活动课,整节课让学生讨论

2、、做小品,整节课不知学了什么。 (2)为探究而作秀,滥用课堂探究学习方式,小问题复杂化。 (3)为展示而展示。教师要求个别学生课外做好准备,整节课让学生展示课件,大部分学生做观众,教材知识点的展示。教学用传统的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间的联系。其不足之处是限制学生思维。展示的只是知识平台,而不是能力平台,缺乏思维的深度。 (4)多媒体条件下的传统课堂的“灌“注式“,利用媒体的形式,分割知识点,一一讲授。形式是新的,出发点是“授“而不是“导“点“,学生没思考的空间,所以也根本谈不上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5)轻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无法将知识知识之间“串联“或“并连“起来,造成知识体系建构的困难和

3、能力发展的瓶颈效应。 (6)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单调呆板的机械记忆和模仿练习,缺乏对知2识的细化、序化、类化、内化、活化和网络化。绝对服从教材的知识体系堆叠。教师重点在理论篇的讲授,按照教材的内容重点默写过关,就可完成任务。其不足在于淡化知识的理解,为教知识点而教学,同时割裂理论联系现实,“教材怎么编就怎么教“流于形式,不利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 归因分析:一些思想品德教师受旧的观念的干扰,认为课堂就是要将教材的知识告知学生,会背会默就完成任务;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价值情感判断的三大维度中,人为割裂其辨证关系,知识目标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础知

4、识,是构成思想体系的组成要素。 情感态度价值观即我们所讲的思想觉悟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较思想觉悟目标的内涵更丰富,更符合思想品德课的终极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了学生的思想品德的价值取向,是道德品质内化的评价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的核心灵魂。归根到底是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与能力的培养结果。 思品课教学归根到底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教学中创设影响知识迁移的条件,促进学生学习迁移效果显现和综合能力提高。 知识迁移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知识迁移是有条件的。西方的桑代克的相同因素说:“只有当两种官能有相同因素时,一种官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种官能。“只有在外力和自觉的作用下,迁移才会实现;贾德的概括迁

5、移理论。认为只有对本人的经验进行概括,迁移才能实现。 知识迁移的客观条件是习得知识技能的相同因素;迁移的主观条件决定于人的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 根据知识迁移规律,在思品课教学从以下方面创设迁移的条件: (一)所学的知识、技能之间要有相同因素。 3巧用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建构知识体系,为实现知识迁移创设相同的知识背景。能力必须由学生在进行主动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培养。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觉器官,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活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一般先讲授所要学习的概念和原理,而后再让学生去做一定的练习,尝试去解答有关的习题,其潜在的假设是:学和

6、做是两个独立的过程,只有先学会了才能去做,去解决有关的问题。建构主义所倡导正好用相反的思路来设计教学。先鼓励学生去做,在做中学。因为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学生要综合运用原有的知识经验,甚至可能还要查阅有关的资料,从而作出合理的综合和推论,分析、解释当前的问题,形成自己的假设和解决方案。 如在传授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与作用。 要求小组课前进行辨论准备 1、2 组的观点是“竞争更利于团队的进步“,3、4 组的观点“合作更利于团队的进步“,各小组从不同的角度去收集材料与证据,结果在课堂上学生的激烈讨论中,关于两者的作用关相互关系的知识体系在讨论中构建起来,同时学生在讨论中掌握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

7、学生便可以建构起与此相应的知识背景。教师再进行提炼和概括,使得所建构的知识明确与系统。 (二)创设情境,利用变式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思维习惯。反对过于简单化地处理学习内容,要把学生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情境之中,从而使学习能适应不同的问题情境,在实际生活中能有更广泛的知识迁移。强调在学习中应让学生试着像社会学家那样去思考问题,充分运用“道德二难法“虽然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考的对象不可能达到那样高深,但在学习中使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却是一样的。因此,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应更多地取材于现实生活,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与问题解决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并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原始数据去4进行分析、

8、思考,展开探索,提出假设,进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如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作用、做法“教学专题,本人结合伦教的“香云纱“传统产业,提出了“香云纱的历史“发扬香云纱这一传统文化的作用“、“怎样创新和继承传统统文化“的三大命题,同时引出“怎样让年青人喜欢并接受香云纱“;如何处理好保护伦教的古建筑与城市化建设的矛盾“,引导学生可以进行大胆的创设,探究问题的原因,因而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创造性思维就会形成。 以上的情景来源于伦教的发展,具有时代性。学生在这样的情景中,运用知识进行思考与寻找规律,潜意识中在实现了知识的迁移。那么在中考所出现的多种问题是难不到学生的。因为课堂所掌握的不是死知识,而是活方法。

9、(三)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斯基主张,“迁移的基础在于概括。迁移过程,主要是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去辩认当前的新问题,将新的课题纳入已有的经验中,实现知识迁移“。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有效的教学旨在使学习者形成对知识真正的理解。从建构主义的观点来看,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真正的理解,而不是表面上的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1)能否用自己的话去解释、表达所学的知识;(2)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3)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式问题;(4)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5)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

10、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能力体系包括:阅读能力、归纳能力、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为培养学生的以上能力,本人提出“构建知识过程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形成自己的见解“,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要不断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判断自己的进展与目标的差距,采取各种增进和5帮助思考的策略,而且学生还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推论中是否包含逻辑错误等,同时不断引学生进入命题临界点,如在诚信专题教学要求学生将诚信、善意的谎言、沉默的谎言进行区分;三鹿奶粉事件。学生围绕这些命题从道德、法律、政府、社会的层面进行调查,并以小组形式一份小报告,在班内交流评比。就这样,学

11、生的能力在一言一语中生成,从而生成新的判断价值观,学会从多角度求证问题的能力。 (四)优化知识迁移的路径。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引导学生思考:“我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比较不同的思维方式与不同的答案的关系,理清知识迁移的路径,优化迁移的方式。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并学会科学地迁移知识。 (五)在课堂上多创设师生交流的机会。生生互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独立思考能力;师生互动利于观点的激化,不断完善思维的方式。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各种思维的火花不

12、断碰撞,许多创造性灵感不断闪现,为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为迁移而教“成为教育界的口号,充分利用知识迁移规律,提高学生的能力,实现由应试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重视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掌握探究的科学方法,克服干扰。需要在教学模式上创新借鉴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体验式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情境教学模式以及“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等,创造出能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6参考资料: (1)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6 第 372 期对新课改的点滴思考张红娟 (2)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付萍 (3)新课程实施过程培训问题研究课题组编写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识培训丛书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年 9 月第一版) (4)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探讨李怀明 (5)发挥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余兰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