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513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简述物理教学中的“七动”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而学生主体地位是否真正得到落实,这正是区别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切实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呢?其根本途径是强化体验。 体验,从操作上可分为动手做、动眼看、动耳听、动情读、动口议、动笔写、动脑思七种形式。 具体含义为: 一、动手做 是指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物,充分发挥触觉在教学中的功能。例如在物理教学中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就是一种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的训练。做实验不仅是学生探索自然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体验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和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手脑协调能力的重要手段。 二、动眼

2、看 人们获得的外部信息 83%来源于视觉,可见“看”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活动中的看,主要是指观察,它是有目的、有计划并且有思维参与的高级直觉现象,因而又称为“思维的知觉”。 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是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如果没有观察,伽利略就不会根据比萨教堂的吊灯摆动发现等时性定律;如果没有观察,我们就像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 三、动耳听 主要是指听取教师的讲授,依靠听觉获取信息。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反对满堂灌,但并不反对教师讲授,这也是学生不可缺少的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我们所提倡的“精讲”中的“精”不是数量概念。多讲而切中要害,多讲无妨;少讲却不得要领,2少有何益?如果讲授

3、能够使学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不更有利于独立思考吗?四、动情读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喜、怒、哀、乐、爱、憎、忧、愤等就是情感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师好比导演,学生好比演员,教材好比剧本。一个好的演员绝不会去“背”台词,而是用心去“感受”台词,这样他说出的每一句话都会饱含感情。同样,学生动情去读书,其目的就是不要图形式,不要走过程,不要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而要讲实效、重理解,不仅注意阅读的效果,更注重阅读的过程。 与语文教学一样,物理虽归为理科,但它更注重咬文嚼字,一字之差,意义全非。因此,动情读,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是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关键之一。 五、动口议 是指学生

4、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的相互讨论。议论,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形式。 学生在做完实验细心观察后,要能将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启示、触及的灵感表达出来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对自己的答案进行鉴别、完善,不仅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是培养创造能力的基础。 学生之间思维特征相协调,语言特点相接近,讨论中,他们易于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口语表达,把教师千言万语说不清的问题,几句话就交代清楚了。因此,相互议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活跃气氛,能提高时间利用率,增强协作精神。 需要注意的是:讨论中学生易出现突然性提问,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有驾驭讨论过程的本领

5、。 六、动笔写 3是指书面训练,包括作业、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小论文等。 物理教学中,习题教学重在培养思维能力;作图主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实物理想化”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动笔写在任何一项学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 七、动脑思 五官并用,都要大脑来指挥,一切体验都应有“思”来贯穿其中,因此,发挥思维能力是强化体验的主攻方向。 可以这样说:一个成功的课堂,不是看它有多热闹,而是看全体学生是否都在动脑思考。 可见, “思”是统帅,贯穿于其他各种形式之中,因而是训练的关键,是主攻的方向;“做”与“看”是基础,亲身做就是为了更好地观察,它们是智慧的窗户;“听”与“

6、读”是主导,使学生在教师和教材的引导下,更好地端正航向,促进认知过程的完成;“议”是交流,也是新、旧知识的迁移运用;“写”则主要在于迁移运用,是发挥创造才能的广阔天地。 七动并非是教师动,而完全是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的动。另外,七动没有先后、轻重之分。在实际教学中,必须根据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充分发挥每种基本训练方式的功能。不只是让学生“动”,更要明确为什么“动”、怎样“动”,这就要精心设计, “弹好钢琴”,不能出一个噪音。 同时,七动也不总在每节课中都必须出现,就像是谱曲,虽然有 1、2、3、4、5、6、7七个音符,但不是每首歌都必须用到。 当然,对于整个音乐殿堂,这七个音符运用的概率还是相当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完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善于运用这七个音符,精心地谱写成一曲悦耳动听、声情并茂的美妙乐曲。课堂教学时,教师则弹起主旋律,让学生翩翩4起舞,全身心地动起来,以期实现素质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