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43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精讲活练 提高地理课堂效率“精讲活练”,从事教学的人并不陌生。早在 60 年代,学者们在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原则时,就把其在课堂教学上的体现概括为“精讲活练”4 个字。今天重提这个原则,并非老调重弹,而是希望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上来审视它、认识它、发展它,赋予它更丰富、更深刻的内涵。笔者就此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如何才能做到精讲活练 1.课前预习,思考重点 上新课前,教师应当布置学生预习,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要求学生动脑动手,找出知识点,找准重点、难点,简单的内容自学理解、掌握,重点难点内容尽可能思考研究。预习为课堂教学打下了基础,也为教师集中时间讲述重点难点节约了时间。预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2、缺少预习,精讲就失去基础。 2.教师备课,突出重点 首先是备教材,教师要深刻地理解授课内容,吃透教材,明确教材重点、难点、易错点,根据授课需要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确定详略和取舍。其次是备学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经具备哪些背景知识,哪些内容通过学生自读或讨论能够自行解决,哪些内容需要予以一般性指导,哪些内容需要重点指导,哪些内容需要个别指导,使教学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3.课堂教学,围绕重点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主阵地,是提高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在课堂 45 分钟的教学中,要处处围绕重点,处处体现重点。内容教学要详略得当,引导分析,学懂重点,重点内容重点讲。 4.选择练习,紧扣重点 2练习是

3、对教学的检验、补充和提高,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判断、理解、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例题和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如引入新课的练,巩固概念的练,运用新知识的练,强化重点的练,突破难点的练,培养能力的练,引申知识的练,串联知识的练等。在练习中分层次地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课外作业不但要控制量,而且要分层布置。教师对学生的板演和个人练习中的信息,不但要及时反馈,而且做到对学生的反馈信息接受敏感,对反馈信息的判断应当准确,对反馈信息的处理应当果断。 5.社会实践,联系重点 社会实践活动是连结学校和社会的桥梁,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学

4、生可以学到课堂上、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受到在学校中受不到的教育。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应该结合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特点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内在积极性;还有助于巩固书本知识、完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培养,克服脱离实际,眼高手低的弱点。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要积极联系课本知识,联系重点内容,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学以致用,千万不要成为只有知识不会应用的书呆子。 二、精讲活练的原则 精讲活练原则的目的是减轻学

5、生课后负担。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为主线,讲练结合为方法,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这是现代教育理论的精髓。精讲活练的原则就是要求教师在理解和处理教材的创造活动中,把复杂、困难的问题变成简单、容易的问题,在讲解教材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语言手段、灵活多样3的练习方式,去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1.问讲结合 对于教材中难度较大的重要内容,就设计几个问题提出来,以便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教师边讲边回答。 2.师生互相问答 对于教材中某些难度较小的内容,可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相互讨论,相互问答,或由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然后教师归纳总结。 3.识图与绘图结合

6、地理学科教材的一大特点是有大量图表和插图,图表与课文的文字联系密切,互相补充。有的图解还能表达复杂的知识,学生可根据图解来识别。把识图和学生绘图能力的训练结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并从中记住特点,联想起结构等。通过绘图不仅使抽象的书本知识,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得,使知识巩固扎实,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运用和谐教学法进行课堂教学,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学生学习兴趣倍增,各种能力得到了发展,教学质量相应地提高。 综上所述,地理教学的性质决定了我们在课堂上必须“精讲活练”。 “精讲活练”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讲求科学性、针对性、灵活性,对我们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加强对地理教学理论、地理习得理论和地理学的研究,将研究的成果运用到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为“学”服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