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333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术素质与创造力的革新美术教学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把学生当成知识的接受者,不把学生看做知识的主人;生命的主人;从而学生就形成按部就班,人云云亦云的思维方式,缺乏分析力和价值判断力,因而也就无所谓创造力。美术教育应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最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但如果我们把美术教育的目标,完全定位在以模仿为主要特征的,纯技法性质的接受,美术教学的过程同样成为一种彻头彻尾的灌输。 因此,仅仅把创造力的培养理解为目标的设定远完不够。美术教学要走向素质化,要求我们创造性地设计教师的教学活动,创造性地设计学生的活动过程。没有课堂活动的创造,就无法达到创造的目标。中国的中学生在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中屡获大

2、奖,而中国至今未培养出获诺贝尔奖的人才事实,是否说明我们的素质教育在完善人的个性,培养人的创造力,增强独立性各方面都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逐步研究出一套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方法,能较快的改变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状识。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 中国的教育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支配下,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教学原则始终没有落实,学生过于依赖教师和课本,使学生主体意识淡薄。由于缺乏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不敢对教学内容发表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下面,我就以中美两国教师的课堂教学来谈一谈如何变革课堂教学理念,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

3、力。 1、在教学导入方面 中国:教师带领学生分层分步观察图片,一步步指导学生观看分析。 2美国:教师把资源全部交给学生,学生自己选择处理,讲出道理并分析。 论:中国教师条理清楚,老师引,学生学,手把手教,这种方法适合入门期的学生,如此长期下去学生会对老师产生依赖性。 美国教师借助于引导选择的内容,把学习的范围,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一开始就处于一种主动学习的状态,这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2、教学过程 中国:教师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设计,计课条理,板书认真、作画步骤清晰、程序性强。 美国:教师课前准备的资源、思路。课堂上学生思维走到哪,教师就跟到哪,教学板

4、书示范等教学活动较随意。 论:中国教师十分注重双基的接受,把双基作为教学主要目标之一,并围绕目标、设计方案和教学程序,并且通过一定的教学把学生教会。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中国:学生通过教师的指令去做,将来也习惯按上级的指示做,按常规做。培养的人带有程序性,也就说不上创新。 美国:学生通过认识原本事物,剥离出所需要的信息,去完成课上的要求,培养的人有创新意识的思想,可以主持一个面上的工作,发现一个新的领域,适合发展人才,具有超前意识。 针对中美两国艺术观念,思想、教育方法和形式的差异,我们要从以下二个方面来更新教育观念。 (1)学生不能过于依赖课本 3学生从小学接触课本开始,奉行

5、的是以课本知识为唯一正确的准则,记忆课本内容,运用课本提出的方法是学习的全部内容,不可否认,课本对学生学习是相当重要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学习内容,前人的经验,有益的知识,这对学生无疑是不可缺少的。但应该看到,课本并非完美无缺,至少有如下缺陷: 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时代飞速发展,课本编写永远跟不上发展速度,如课本中的服装、建筑的范围及观念已显得陈旧,即使新编课本,今后将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观点单一 美术课中有关作品的欣赏文字,只是一家之说。任何一件优秀作品,不同的人,在不同情境下欣赏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这是优秀作品的魅力所在。也是教材中难以用文字表述全面。 思维定位不够 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

6、、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课本给学生的显得欠缺。由于学生过于依赖课本,主观能动性减弱,创新意识淡薄,束缚在课本有限的知识内,很难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只有加强主动意识,探索精神才能生发出来,创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改变传统教师形象,创造课堂和谐气氛 要培养学生创造力,老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走下“神圣的讲台”,要让学生明白,老师在问题的讨论中,也只是个人观点,师生之间应平等交流,真诚相待。老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创造性思维的引导者,学生是探索中的指导者,论点争论时的组织者,学生独创观点的总结者。 学生是培养创造力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学习阶段;知识面有限;社会实践缺乏;人生阅历不丰富;手头

7、资源欠缺等条件的制约,如果我们太注重探究结果的正确4性,那肯定会束缚学生的创造力的发展。我们不能等学生具备了相当高深的学问;有了成熟的条件;充裕的时间才去进行创造力的培养,那将失去锻炼他们的创造力的最佳时机。可以这样说,学生经过独创思维后得出的论点都有他的闪光点,即使有明显错误的结论,我觉得也应鼓励甚至肯定,因为这些学生毕竟走过探究的过程,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要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首先要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因为探究,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创造思维的能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得到发现问题的乐趣。 三、指导、引发学生独创激情 解除学生心理顾虑,引导学生敢想敢说,学生都爱面子,为了使他

8、们的创造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每位同学在发表自己的观点时,总要认真听他们叙述,以赞许的目光注视他们。最后用肯定的语言加以总结,即使学生的论点有某些欠缺,也是一样,因为老师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信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首先自己要有创造力,只有努力去探究,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材有别于其它教材,有些教材还不够完善,老师可以把几课的教材统一起来,再加上课外画册、书报,将教材理新编排,打破年代、画种、中国、外国分类条目的顺序,代之以“主题为主线,比较式”编排教材,从中来探究各类有趣的问题,教师的课就好上多了。 好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成功的关键,要力求做到不同的课要有不同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看不懂抽象画,可以把画和身边的学生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让学生找到第一感觉,说出自己的心理感受,有规律还是无规律,只要老师运用形象直观的事例,学生对有标题的抽象画只要经过想象还是能理解的。 5培养创造力必须要开发潜力,但智力开发却不等于培养创造力。因此,培养创造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核心,是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都必须贯穿一致的核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