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317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用好历史课本插图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摘 要: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如果我们能改变当前历史教学中“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用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对激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历史 插图 兴趣 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兴趣是打开知识大门的神奇钥匙,学生的兴趣千差万别,历史的精彩多而又多,当单调呆板的历史课堂与学生们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连时,能够激发起学生学习历史、探究历史的渴望,这样的历史课堂,往往是更有效的、鲜活的、成功的!” 那么,

2、如何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呢?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摸索,深感课本插图这一直观教具在历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加深理解 如初中历史第一册第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来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又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

3、建国家打下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正在跟反变法2的大臣辨论。你看他手拿竹简,引经据典,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对百姓方便,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他说:“商鞅说得对,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全被吸引往了,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二、陶冶情操,促进德育 如在讲火药、火器发明时,

4、教师可指导学生感悟课本上的“火箭”插图,并启发学生认识到今日的火箭发射原理,实际上就来源于宋代的火器。14 世纪火药传入欧洲,改变了中世纪的战争模式,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打开了封建城堡,加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大大推动了社会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学生也因此受到一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培养能力,提高素质 1.培养学习迁移能力 以彼得一世这幅插图为例,教材内容虽已表明:他是俄国近代史上杰出的政治家。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增强了俄国经济、军事实力,巩固了专制统治,使俄国一跃成为欧洲的强国,为进一步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但仅此还显得不够,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识图、解图来实现知

5、识的迁移不难看出,彼得一世刚毅、果断的气质跃然纸上,实际上他一生的历史活动是深受这种个性影响的。通过感知插图,学生加深了对彼得一世义无反顾、大刀阔斧的改革精神的理解。 2.培养分析比较能力 许多历史特征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比较而认知的,所以,比较和鉴别在教学中被大量采用。而教材中的许多插图恰好为历史比较法的实践运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利用插图进行对比,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事物的内在特征及其本质区别。现3以“北京人头部复原像”和“山顶洞人头部复原像”为例予以说明。 二者区别:北京人的前额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头部微微前倾。山顶洞人从前额、鼻子、嘴巴各方面来看,与现代人差别不大。 说明

6、形成过程:因为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北京人距今约 70 万年至 20 万年,距今遥远,所以保留了猿的特点;山顶洞人距今一万八千年,离今稍近,所以与现代人有着相近的地方。 参看图下的文字内容。 判定意义: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仅从面貌上看,已显示出山顶洞人比北京人的进步性。 3.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赵恒烈先生认为:“合理的想象在严肃的历史科学中不仅是允许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 ”教材中的许多插图为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比如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它艺术地记录下了 1949 年 10 月 1 日那一瞬间激动人心的历史,完美地再现了新中国诞生的辉煌。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此图,便会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作为历史老师,在实际历史教学当中,如果能改变“重文轻图”的思想观念,积极鼓励学生运用历史插图这种形象、直观的表现形式,加强他们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无疑将为提高历史教学水平开辟一方新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