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305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术教学,关注学情,“有效”课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美术教学,关注学情, “有效”课堂摘要:根据学生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学习基础和学科水平成绩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分化现象,进行美术学科分层教学,即同一班学生分为 A、B 等两个教学层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得分层之后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充满着信心,相信自己,学有所获、学有长进,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前提,保持不同层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自信心,相信自己,学有长进、迎头赶上。 关键词:学情;分层 一、背景回放:“因材施教”下的课堂教学“形式” 中学美术教育首先是面向全体学生,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兴趣和感受能力,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2、。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家庭及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人的接收领悟能力和思维能力会有很大的差异。分层教学理论的一个基本的要求和目的就是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和知识结构进行教学设计。 二、 “因材施教”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以学生发展为本,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习,强调情

3、感体验,注重学习的过程,通过美术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最终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终身受益,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审美体验过程。我的战略是:依据课标、构建模式、百折不挠。根2据学生学习主动性、学习基础和学科水平成绩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分化现象,进行美术单学科分层教学,即同一班学生分为 A、B 等两个教学层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得分层之后的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充满着信心,相信自己,学有所获、学有长进,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分层教学环节:分层备课分层上课分层练习分层评价 A 分层备课:根据课标要求及学生基础,我设计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流程:突破兴趣激发关(建立自信)

4、-实践操作入门课(培养感性认识)-扒皮抽筋抓主干(掌握内涵)-融会贯通找感觉(巩固提升)-学科展示上台阶。B 分层上课: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教师建议,一个班学生分为几个不同的兴趣小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设定及教学环节的错落安排,有计划的往返于不同层次之间授课,动静结合;例如,一部分学生进行艺术设计时(静态)、另一部分学生则在教室的另一个空间与我欣赏他们自己的书法作品(动态),分层教学的实施, “分合”灵活操作,但不拘泥于形式,为我所用。 C 分层练习:我的授课内容及环节,根据学生的基础及愿望,设计适合学生的课堂练习,循序渐进,侧重学习方法与能力的培养;例如爱好国画的学生,其练习内容多以临摹、仿写

5、为主要内容;爱好设计的学生,其主要练习内容以观摩、自我创新、动手实践为主,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D 分层评价:评价服务于教学而非教学的指挥棒!针对部分学生们学习美术学科自信缺失的现实,我经常组织班级美术作品交流、展示,在学生的赞叹欣赏中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树立学习美术的自信心。 (二)分层教学课堂授课模式 煽动激励、明确目标-自主学习、自我反馈(静态)-组内释疑、合作学习-教3师点拨、画龙点睛(动态)-夯实基础、反复循环-提升反馈、作品展示。 A 煽动激励、明确目标: 学习是一种需要,而非自然本能,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学生的表现,设法把外部要求转化为内在需要,真正变“

6、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基础薄弱,自信心严重受挫,每节课我都要千方百计、点燃学生的热情,明确远期和近期目标。 B 自主学习、自我反馈: 态度决定高度,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是培养学生战胜自我的“利器”!我精心设计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阶梯式自学方案,学生们一次次品尝自学带来的小小成功(审美能力的小试牛刀、看懂一幅画的成就感),由感而发“我的学业我做主!” C 组内释疑、合作学习: “学生好厉害!老师好轻松!”兴趣相投的学生自愿成立若干学习小组,课中的难点、课后的佳作赏析,经过组内讨论,豁然开朗! D 教师点拨、画龙点睛: 学生自学能力有了、大部分疑点通过合作搞定了,正是老师出山之时。美术知识网络

7、的构建、学习思路的引导刻不容缓!教师适时点拨、画龙点睛,恰到好处! E 夯实基础、反复循环: 每次的学生自我练习,部分学生总觉得力不从心,六神无主,症结在哪里?根基不稳,内部空虚!所以在每次新知识和能力初次过招时,夯实绘画基础、反复循环是要领,熟能生巧,亘古不变。 F 提升反馈、作品展示: 所谓“成竹在胸”,必离不开“提升反馈”的环节,基于前五个阶段的培养积累,适时组织组内、班级内作品展示,在相互观摩、交流的过程中,自然完成提升反馈。 4(三)分层教学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情商的考验与培养 在进行课改的进程中, “非智力因素”的负面强大力量一次次将我的梦想击得粉碎,一拨拨学生乘兴而来,败阵而逃,

8、现实面前,我们不无清醒:指导学生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能调控自己;帮助他们走出生命中的低潮,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祝他们一次次重新出发,突破生命的临界点,是我永恒的使命。 (四)分层教学的效果反馈 1、分层层次的学生在身心愉悦、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在每节课的煽动激励下,美术兴趣淡薄的学生开始慢慢觉醒,想学、要学、学会了的情绪渐占上峰。 2、把课堂还给学生,还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还学生学习的主权、提升每一堂课的课堂质量。 3、实验结果反馈:在初一、初二学生中实施,学生学习美术学科的兴趣大大提升,多人参加省市级美术比赛,载誉而归。 本人认为,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大胆偿试运用分层教学方法,是走出现有的美术教学困境的一次有益的探索。 在审美教育的同时,还要注意发现人才,因势利导,对那些确有艺术专长的学生,一方面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加强对其技能教育的力度,重点培养,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美术书法展览,艺术特长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技能水平,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具有可塑性的艺术人才。事实上,只有全面地开展好审美教育,才能更好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造就人才。才能真正提高国人的审美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侯云文中学美术教育浅析; 2刘雯静分层教学理论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