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8229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物理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物理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自然界中一切物质的运动、物质结构及变化、物质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科学的严谨性。同时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以技术应用广泛、知识创新快的特点,具有广泛的应用性和不断的创新性。 教育的本质就是传授学生知识,教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身心能健康成长,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积极实施素质教育既是时代赋予的课题,又是一线教学工作者神圣而艰巨的使命与追求。作为一名教师,应义不容辞地投身于素质教育的探索中,积累实践经验,深深体会物理这门学科,即具有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思想方法,其中也蕴含了大量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人文教育素材,分析物理教学中学生素质

2、教育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的重要作用。 以往的教学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特别是在高考压力下,为了完成升学任务,整天搞题海战术,纯粹是为了考试而进行教育,现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也就是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全面转化,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全世界都面临着飞速发展和知识经济到来的挑战,为了适应这种新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1 世纪教育委员会,向全世界提出了 21 世纪教育的四根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这四种能力的教育正反映了基础教育的素质教育水平。可见,素质教育已成为全世界基础教育的共同话题。 如何理解素质教育,它不是一种形式,不是为了素质教育而进行素质教育。物理学科

3、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将素质教育精神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学校的功能是传授知识,而脱离科学知识的传授,素质教育便是一句空话。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但绝不能把素质教育异化为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以知2识的传授为载体,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在进行物理课的教学中,要教思路,教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鼓励学生勤于思考,敢于提问,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这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之一。 教育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学生个性能否得到充分发展,与能否有效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密切关联的。 显然致力于

4、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其鲜明的个性,应该是物理教学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如何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如何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关键是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没有选择就没有个性,不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发展鲜明的个性就成为一句空话。 学生个性的发展是学生创新精神的源泉,没有个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创新。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必须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研究学生的个性结合起来。显然,没有给学生选择的机会,就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我们强调给学生选择的机会与发展学生的个性,不可忽视共性。共性是一种基础要求,是所有学生都应达到的要求;个性是一种发展倾向,是符合学生个体自身发展特点的需

5、求。物理教学要注意学生共性与个性协调发展的结合,要在共性要求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个性。 物理课程的设置必须为学生个性的发展创造条件,必须建立立体的物理课程体系,形成多种物理课程并存、协调发展的局面。要改变学生思想上“你要我上什么课,我就上什么课”的观念,要让学生具有选择物理课程的权力。既要开好物理必修课,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与爱好,开设物理选修课,如开设竞赛物理选修、实验物理选修、物理与生活选修等,还要开设物理活动类课程,如物理兴趣小组、物理3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等;要研究物理专题课的设置,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灵活多样的专题讲座课。要充分发挥专题讲座课灵活、机动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发展专题讲

6、座课,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发展不同学生的个性特长。 物理教育要给学生选择的机会,教师还必须教会学生怎样进行选择。因为选择也是一种能力,需要教师的培养。长期以来,由于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使得大多数学生不会进行选择,这是一个严峻的现实。因此,我们物理教师必须与学生进行交流,要多了解学生,帮助学生分析自己,让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倾向、认知结构、兴趣特长进行准确定位,使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够进行准确的选择,而且只有准确的选择,才会达到选择的最好效果。 总之,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物理教师,需要自己具有较高的素质水平,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精益求精地投身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为中学教育的总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