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6554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初步实施(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生活化”的 初步实施论文关键词:教学内容时效性近距性现实性针对性 论文摘要:教学生活化是基于“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而要实施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必须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分别从时间、空间、认知和程度四个视角,提出和探讨“生活化”教学内容应当具备的“时效性”、 “近距性”、 “现实性”和“针对性”等四大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这从课程内容的

2、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200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2,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江苏省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行省份,笔者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落实这一理念,以期与新课程一同成长。那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时间上突出“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然而思想政治教材往往滞后于时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造,要把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新

3、理论、新方法、新现象及时地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一般来说,时效性越强,即实际问题离某一教学内容的时间越近,则结合度越高。例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涉及党和政2府有关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把每年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联系这一实际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就会热烈发言,争论不休,产生对政府职能、党的执政方式和党政关系等问题的兴趣。再如,笔者在“2006 年镇江市教学质量效益年”展示课比赛中,上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一课时,恰逢圣诞节,笔者就从过圣诞节展开,讲圣诞节的由来、如何传到中国、中国的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等等,把本课的知识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也是过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圣诞节

4、。我想,这一节课对于学生来讲肯定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不仅时效性很强,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同样,这一节课也得到了听课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下面,笔者尝试就某一课题的教学,探讨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时间方面是如何注重突出“时效性”的。 课题: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3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通过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从而做出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进而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价值选择,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政府观、公民观。 做法一: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的情境,于是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教材提供的,也

5、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不加以充分利用呢?因此,教师花大功夫制作了 flash 动画行进在无畏的行列中,或上网下载当时的一些录像资料,试图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从声音、图像等各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方式。然后结合政府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判断政府履行何种职能。做法二:列举生活中的典型实例,说明政府履行什么职能。特别凑巧的是上课时间与“”召开的时间相当,老师就可以列举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典型事例,让学3生来判断、体验和感悟。 比较以上两种不同做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二种做法要优于第一种,因为它的时效性较强。 “非典”发生在 2003 年,现在的高一、高二学生当时在念小学三四年级,五六年

6、的时间过去了,学生又会留下多少感性认识呢?有老师说,把它换成“猪流感”会新鲜一些。可是,就全国而言,出现“猪流感”的地方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地方的学生仅仅听说过,他们怎么能体验政府履行了何种职能呢?要说体验,或许只能体验到当时“非典”或“猪流感”的可怕,体验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所以,这种对生活的体验可能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并非学生自己的、现在的真实生活,那是他人的、过去的生活。第二种做法至少有三个优点:第一,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第二,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一条,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年的时政。第三,每年 3 月份都会召开“”,我们可以将内容不断地

7、更新调整,这样时效性最强,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在空间上凸显“近距性” 思想政治教材列举的事例往往过于理想化、成人化,多以伟人、英雄模范等杰出人物为典型,不仅近距性差,学生缺乏新鲜感,也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觉得可信度差,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整理、筛选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作为教材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一般来说,“近距性”越强,即选用的事例所发生的地点距学生越近,则结合度越高。例如,笔者在讲述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论文关键词:教学内容时效性近距性现实性针对性 论文摘要:教学生活化是基于“回归生活”的新课程理念,而要实施中

8、学思想政治课4教学生活化必须合理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实施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分别从时间、空间、认知和程度四个视角,提出和探讨“生活化”教学内容应当具备的“时效性”、 “近距性”、 “现实性”和“针对性”等四大特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这从课程内容的角度确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学生生活的联系。思想政治课也不例外,2004 年 3 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构建以生活为

9、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2,教学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这表明“生活化”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江苏省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先行省份,笔者努力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落实这一理念,以期与新课程一同成长。那么如何让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更“生活化”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一、在时间上突出“时效性” 思想政治课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然而思想政治教材往往滞后于时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实和改造,要把源于社会生活中的新理论、新方法、新现象及时地纳入思想政治课教学之中。一般来说,时效性越强,即实际问题离某一教学内容的时间越近,则结合度越高。例如,在政治生活的教学中,涉及

10、党和政府有关知识点的时候,我们要把每年的“”内容及时补充到教学中去,联系这一实际展开教学内容,学生就会热烈发言,争论不休,产生对政府职能、党的执政方式和党政关系等问题的兴趣。再如,笔者在“2006 年镇江市教学质量效益年”展示课比赛中,上经济生活“经济全球化”一课时,恰逢圣诞节,笔者就从过圣诞节展开,讲5圣诞节的由来、如何传到中国、中国的企业如何抓住机遇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等等,把本课的知识点剖析得淋漓尽致,学生也是过了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圣诞节。我想,这一节课对于学生来讲肯定是终生难忘的,因为它不仅时效性很强,更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同样,这一节课也得到了听课专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 下面,笔者尝试

11、就某一课题的教学,探讨生活化教学内容的设计在时间方面是如何注重突出“时效性”的。 课题:政府的职能:管理与服务3 教学目标:本课主要通过关注我国政府的表现,明确我国政府的性质和职能,从而做出了解政府、理解政府、相信政府,进而支持政府和监督政府的价值选择,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归纳与分析的能力,提高做出正确价值判断的能力,形成正确的政府观、公民观。 做法一:教材给我们提供了“危难之中见公仆本色”的情境,于是有些老师认为既然是教材提供的,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何不加以充分利用呢?因此,教师花大功夫制作了 flash 动画行进在无畏的行列中,或上网下载当时的一些录像资料,试图再现当时的真

12、实情景,从声音、图像等各个角度刺激学生的感官,这也是一种对生活的体验方式。然后结合政府在这一事件中的表现判断政府履行何种职能。做法二:列举生活中的典型实例,说明政府履行什么职能。特别凑巧的是上课时间与“”召开的时间相当,老师就可以列举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来判断、体验和感悟。 比较以上两种不同做法,我们不难发现第二种做法要优于第一种,因为它的时效性较强。 “非典”发生在 2003 年,现在的高一、高二学生当时在念小学三四年级,五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学生又会留下多少感性认识呢?有老师说,把它换成“猪流感”会6新鲜一些。可是,就全国而言,出现“猪流感”的地方毕竟是少数,大部分地方的学生仅仅

13、听说过,他们怎么能体验政府履行了何种职能呢?要说体验,或许只能体验到当时“非典”或“猪流感”的可怕,体验到政府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所以,这种对生活的体验可能只是老师的一厢情愿,并非学生自己的、现在的真实生活,那是他人的、过去的生活。第二种做法至少有三个优点:第一,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关系到每一位公民的切身利益;第二,高考考试说明中有一条,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近一年的时政。第三,每年 3 月份都会召开“”,我们可以将内容不断地更新调整,这样时效性最强,更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实现。 二、在空间上凸显“近距性” 思想政治教材列举的事例往往过于理想化、成人化,多以伟人、英雄模范等杰出人

14、物为典型,不仅近距性差,学生缺乏新鲜感,也往往远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觉得可信度差,难以产生共鸣。因此,要整理、筛选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典型事例,作为教材的补充,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他们的思考,增强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一般来说,“近距性”越强,即选用的事例所发生的地点距学生越近,则结合度越高。例如,笔者在讲述文化生活中“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知识点时,对教材中“传统文化面面观”只是简单一带而过,对“很多地区传统习俗的演变”、 “北京菊儿胡同”进行了删减。但笔者利用业余时间拍摄镇江的“西津古渡”,上网查阅和走访相关专家,获取了丰富可靠的本土资料并运用于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

15、们对这些“本土”资料不仅兴趣盎然,还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潜移默化中又增加了对家乡的热爱。因此,如果把文化生活开发成各地的乡土教材,便将大大产生“近距性”效应。再比如,在 2006 年省级思想政治课会课评比中,一位溧阳的老师在无锡东林中学上政治生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这一7课时,把东林中学民主党派的老师挖了个遍,学生见提到了自己熟悉的老师,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就这样被调动起来。还有什么比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更亲切呢? 三、在程度上彰显“现实性” 从程度因素看,中学生关心社会,思索人生,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有着浓厚的探究欲望。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

16、中应结合教材内容,针对学生感兴趣但又存在迷惑的社会现实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这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师生“思维共振”的重要途径,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一般来说,现实性越强,即与社会生活或学生生活中的“热点”、 “焦点”越贴近,则结合度越高。例如,这几年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等社会热点问题,与高一、高二、高三的一些教学内容有密切联系,在学习有关内容时,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将会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再例如,现在学生过生日送礼或请客现象比较普遍,笔者在上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事先做了“生日与消费问卷调查”,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再将它作为课堂教学的素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然后教师再加以正确引导,学生自然就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此外,调查表的设计也是精心设计的。从宏观上说,生日过度消费是当今中学生中较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