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5423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矛盾外的第三方处理矛盾的方式我国通行哲学教材及哲学界所谈的矛盾的处理往往仅指矛盾的一方对矛盾的处理,对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鲜有论述。其实,该情况极为常见。如,兄弟二人有了矛盾,不光兄弟二人要处理,其父母、亲友等第三方也要去处理;两个同事有了矛盾,不光他们自己要处理,其领导也要处理;两位同学有了矛盾,不光他们自己要处理,其辅导员、班干部也要处理。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应分别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即对敌我矛盾应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而对人民内部矛盾则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这里面,党和政府对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

2、不少就是人民之间有了矛盾,党和政府如何去处理,这就属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毛泽东实际已触及这一问题,只是没有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论总结。对这一问题加以理论总结,不仅可大大拓宽矛盾的处理问题的研究思路,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人们处理他人间的矛盾颇具启发指导作用,又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其方式也有个恰当与否的问题。这就需要对其处理方式加以探讨。欲如此,必须先弄清处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系。二者是种属关系,处理矛盾包含解决矛盾,但又包含其它。就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来说,除解决矛盾外,尚有听任不管、力避介入、故意激化、趁机利用等多种其他的处理方式。如一对夫妻产生了矛盾

3、,其亲人纷纷劝解,为解决矛盾;与其没什么关系的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为听任不管;夫妻二人找长辈、领导评理,长辈、领导觉得自己没能力、没义务管或觉得管了不但不落好,反而得罪人,引起对自己的不满,于是就找出各种理由推托,为力避介入;一个光棍汉趁机挑拨离间,拆散了2他们,自己娶了这位妇女,则为故意激化,也是趁机利用。矛盾外的第三方对矛盾的处理,具有广泛性,不管是人,还是其他生物,抑或非生物,都存在,因任何事物都会对其他事物产生作用,从而必会影响受其影响的事物的矛盾的处理。但是人对矛盾外的第三方矛盾的处理方式最为丰富多样,现以人为例,对这些处理方式加以探讨。一、人对他人间矛盾的根本态度介入与否人

4、对他人间的矛盾,有一个根本的态度,这就是介入与否,即对他人间的矛盾你管不管。确定根本态以后,才能选择具体的处理方式,否则,处理问题便无从谈起。日常生活中,别人有了矛盾,求你帮忙打击对方或调停、主持公道的情况是很多的。此时,你必然面临着管还是不管,即介入与否的抉择。只有把这个问题定了以后,你才能拿出具体的处理方式。如决定不介入,就会寻找各种借口加以推托;如决定介入,就会在故意激化、趁机利用、加以解决等各种方式间进行选择。若根本态度没有确定,你就会无从着手、不知所措。面对介入与否的选择,人主要考虑因素有自身的利害、自己的职责、道义和良心。趋利避害、求福避祸是人的本能。对自己有利还是有害,是人面临他

5、人间的矛盾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因此,人面临他人间的矛盾,不能不首先考虑自身的利害。介入有利,自然愿意介入;若介入不利,则不愿介入。不过,人做事,虽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利害,但又不能不考虑自己的职责。对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对己有利,固然要做;对己无利,甚至有害,但若是自己必须承担的职责,也必须处理,否则就没有尽自己的职责,为法律、舆论所不容。另外,人对他人间的矛盾,介入与否,除了考虑自身的利害、自己的职责之外,其实也要考虑道义和良心。人有时介入他人间的矛盾,并不考虑对自身的利害,也很3难说是履行自己的职责,完全是出于道义和良心。如有的人见了别人吵架就去劝解,这很少是为了得到什么好处或是履行什么职责

6、,大多是出于道义和良心。二、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引火烧身的方法人一旦陷入他人间的矛盾,对方矛盾的演变就会影响自身。不仅耗费自己的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处理不好,就会引火烧身,使得矛盾各方将怨气发泄在自己身上。为免祸及己身,人可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加以处理:一是三缄其口,不作表态。人常言“祸从口出”,对于他人间的矛盾,自己稍加评论,往往就会陷入其中而难以自拔。如三缄其口,少说话,不做任何评论,就不会陷入其中而引祸上身。二是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如果说三缄其口,不作表态是矛盾外的第三方面对矛盾以被动的姿态避免身陷矛盾麻烦的话,那么保持中立,不偏不倚,则是以主动的姿态避免矛盾上身的高招。

7、其主要内容是面对发生的与自身有相关联系的矛盾,以第三者的身份公开声明自己处于中立状态,不支持、不参与矛盾的任何一方。这样做可使矛盾双方打消找自己帮忙或调节的幻想,从而避免使自己陷入其中而遭受其扰。三是与矛盾双方皆保持距离。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矛盾关系,在无法确定对其如何处理、解决的情况下,不要冒然行事,介入其中,而应站在矛盾之外,与双方保持等同距离,暂时避免陷入矛盾而引火烧身。然后等待时机,以定行止。若冒然介入,常会造成无法预料和控制的结果而深受其害。4四是把矛盾推给别人处理。矛盾是人生无法回避的事情。可以说,很多人的一生都消耗在忍受矛盾、制造矛盾、逃避矛盾和怨恨矛盾之中了。单就矛盾外的第三方来

8、说,当矛盾产生以后,为避免陷入其中而引火烧身,若自己有能力处理好,自然应尽早处理,但当确认自己无能为力或无机会使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和解决的情况下,不妨把矛盾推给别人(上司、同僚等)来处理。这样一来可以使矛盾得到及时处理、解决,二来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矛盾而引火烧身。五是巧妙周旋,双方皆不得罪。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自己身边的事物,时常会发生矛盾。面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种种矛盾,如何处理、应对以趋利避害,体现了人的智慧的高低。智慧卓越的人,常能通过幽默风趣的言辞、模糊双关的语言、彬彬有礼的推托等方式巧妙周旋,双方皆不得罪,从而应付不便处理的各种矛盾,常可避免使自己陷入双方间的矛盾而引火烧

9、身,甚至达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汉高祖刘邦临终前,燕王卢绾造反,刘邦派樊哙征讨。因适有侍臣与樊哙不和,趁着左右无人,向前进谗说樊哙为与吕后结为死党,将在刘邦宴驾后,引兵报怨,尽诛戚夫人、赵王如意等人,高祖召入陈平、周勃,命二人去斩杀樊哙。两人闻命,并没有去斩樊哙,而是抓住樊哙以礼相待,慢慢向京城行进。当时,高祖已死,吕后专权,二人将樊哙交与吕后,得到吕后的嘉奖。通过这种巧妙的周旋,在高祖与樊哙的矛盾纠纷中,二人既没有辜负高祖,又结惠樊哙、吕后,双方都没有得罪。三、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解脱方式由于世间矛盾存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第三者虽不情愿或尽力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纠葛的漩涡

10、之中,但有时还是不免陷入。这时,设法解脱就成为你的当务之5急。解脱方式体现了人的高度智慧,一些智者常能在无意间陷入他人间的矛盾纠纷而面临危险之际,巧妙地抽身而走,脱身解困。这些解脱方式,丰富多彩,现据历史文献及现实生活,总结出以下几条,供大家参考。一是顺势巧妙推脱。你的周围时时刻刻在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这些事情会对自己产生有利或有害的不同影响。当你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难以脱身之际,有的事情恰可作为自己脱身解困的借口,这时你可借此溜掉,从而解脱困境。如你的两个朋友有了矛盾,双方都觉得你是个值得信赖的人,来找你给评理或调停。两个人都是自己的朋友,无论说谁的不是,都会得罪其中一人。正在你左右为难之际,

11、忽然阴云密布,要下大雨,这时你说房上正晒着粮食,需赶紧回去收拾,矛盾双方就不得不让你走。尽管你房上不一定晒着粮食,但天晴晒粮是常有的事,朋友不能不让你走。二是寻找借口加以推脱。上面所说的顺势巧妙推脱,是正巧有什么事发生,自己借此而脱身。这件事,你自己及矛盾双方皆亲眼所见或亲耳所闻。而这里所说的寻找借口加以推脱,与此有所不同,并没有什么事发生可作现成的借口,而是以自身外矛盾双方并不知晓的真的或假的事情为借口而脱身。如有人找、有急事、有病、法所不容、时机已过等,都是人陷入他人间的矛盾后常用的脱身借口。三是推给他人处理。上文曾言,把矛盾推给别人处理,是矛盾外的第三方避免陷入他人间的矛盾而引火烧身的方

12、法,但人在陷入他人间的矛盾漩涡后,也可用此方式加以解脱,故也属于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解脱方式。这种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尤其在官场上更为常见。领导干部在处理下属或群众间矛盾的过程中,发现矛盾双方都有很深的背景,分别以自己的不同上司为靠山。无论自己如何处6理都会得罪自己的上司之一,从而给自己的仕途带来灾难性后果。于是他以自己没有能力管、由别人处理会更好、有另外更重要的公务要自己处理、领导对自己的工作另有安排等理由将矛盾推给自己的上司或同僚处理。这种现象造成公文循环,使待处理的问题象球一样被人踢过来踢过去,迟迟得不到解决,为群众所深恶痛绝。政府应采取措施加以防止。但应注意的是,并非这样做都是推诿

13、塞责、性质恶劣的,如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处理,硬要处理害人害己,如推荐矛盾双方找更有能力的人来处理,则为矛盾双方找到了很好的出路,利人且利己。如戏曲秦香莲中的王延龄调节秦香莲与陈士美的矛盾不成,便推荐秦香莲找铁面无私的开封府尹包拯来处理,终使负心人陈士美被铡,秦香莲得以报仇雪恨。这岂不是件好事?另外还应注意,陷入他人间矛盾后的寻求解脱,可发生在任何人身上,并非仅仅发生在领导干部身上,只是在他们身上发生的频率最高而已。就是在普通群众中,不同的人,发生的频率也大不相同。长辈、德高望重者,因人们有了事常找他们处理,发生的频率要高于其他人。 四、人介入他人间矛盾后的处理方式事物是在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中存在的

14、,不与其他事物联系的孤立事物是不存在的。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任何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都不可避免地会介入某些他人间的矛盾冲突之中,要完全避免介入是不现实的。有的是自己有意介入的,有的是自己无意间介入的,有的是出于自身或亲友的利害而介入的,有的则是出于职责或道义而介入的。当你介入他人间的矛盾漩涡之中后,你有三种基本的处理方式:一是故意激化,二是趁机利用,三是寻求解决。三种基本的处理方式分别又具有多种具体的处理方式。(一)人介入他人间矛盾后故意激化矛盾的方式7故意激化他人间的矛盾,这种处理矛盾的方式适合在以下两种情况下运用:一种是矛盾双方皆为自己的仇人或敌人。另一种是矛盾双方的是非曲直、胜

15、败优劣尚未明朗化,你不知道自己该采取什么态度,只好激化他们间的矛盾,使局势明朗化,是非曲直、胜败优劣充分显现出来,再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具体的激化矛盾的方式,有的是用言语加以挑唆,有的是用行为加以挑唆,有的是言行并用加以挑唆,有的是借助其他人对矛盾双方施加影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还有的是为免因自己介入而使双方团结起来共同对己而不采取任何措施,坐等激化。(二)趁机利用他人间矛盾的方式人总想利用一切机会为自己及自己的亲友、团体谋取利益。他人有了矛盾,就是个很好的时机,应及时抓住以实现自己的目的。这与上述激化矛盾不同的是,并不去激化矛盾,而是直接利用。所利用的矛盾也不仅仅是仇人、敌人间的矛盾,也可以是

16、朋友间的矛盾、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矛盾等一切矛盾。从所要达到的目的看,可分为以下两种:一种是趁双方矛盾之际,将其一并制服或消灭。这种方式适用于对敌斗争。敌人之间发生矛盾后,双方实力必然受损,且互相提防而无力他顾,局势常会变得不稳定,甚至出现混乱的局面,此时你可运用自身力量或借用外力将双方一并制服或消灭。这在政治、军事斗争中非常普遍,尤其在改朝换代中最为常见。如夏末,在桀的残暴统治下,国内各种矛盾异常激化,结果商汤趁机灭夏。商末,纣王残暴荒淫,使官民、君臣矛盾尖锐异常,结果周武王趁机灭商。另一种是加以利用,从中取利。利用他人间的矛盾,不一定都是趁机制服或消灭8他们,也可采取其他途径来利用矛盾,使其为我所用。矛盾各方基于各自的力量必然分为几股,形成几种对立或分离的势力,这就为他人提供了利用的机会。第三方可对其中的一方或多方施加影响,加深他们的裂痕,或争取一方或多方对己的支持,从中获取益处。西安事变前,中国共产党利用张学良、杨虎城与蒋介石的矛盾,使得东北军、第十七路军与红军实际上停止了敌对状态,实现了西北地区各派武装力量在共同抗日旗帜下的大联合。西安事变中,又利用宋氏兄妹与何应钦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