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51441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反思与重构: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电影 与亚洲电影“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 电影与亚洲电【摘 要 题】影视瞭望 【正 文】 2005 年 6 月 6 日至 10 日,由中国上海大学、北京大学、美国亚洲电影研究会(ACSS)三家单位联合主办的“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电影与亚洲电影:中国电影百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分别在北京大学和上海大学隆重召开。计有来自美、英、加、日、韩、印、新加坡、新西兰以及中国 20 个国家和地区的近 200 名学者提交论文并到会参加研讨。这使得会议研讨单元多达 33 个,是继 2004 年上海大学成功举办“全球化语境中的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国际学术研讨会”(注:有关此次研讨会情况参

2、见世界电影2004 年第 5 期中外电影学者的盛会“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和理论新趋势”国际研讨会侧记一文。另可参见陈犀禾、石川、聂伟主编会议论文集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5 年 3 月版。 )之后,东西方电影学术界又一次规模宏大的交流与对话活动。 除了旨在以学术行为纪念中国电影百年诞辰以外,本次会议的背景还与近年来海外学术界关于亚洲与中国电影的研究热潮有关。90 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趋势加剧和资讯科技与视听传媒的日益发达,电影正在逐渐取代小说等传统文学形式,成为西方“窥视”、 “想象”,乃至“建构”东方的主要载体之一。过去海外许多从事社会学科研究的学者,都不约而同地将学术兴趣

3、转移到电影及其相关领域,并逐步积累了一批富有建设性的学术成果。为了对这些成果进行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为了对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的亚洲电影文化进行重新体认和评价,三家主办单位2经过长达 4 年的酝酿、策划和筹备,终于使这一次学术含量极高的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成为现实。 会议邀请到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到会做主题发言。如英国伦敦大学劳拉穆尔维教授;美国芝加哥大学米莲姆汉森教授、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罗伯特艾伦教授、洛杉矶加州大学尼克布朗教授、ACSS 主席约翰兰特教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郦苏元研究员、上海大学影视学院陈犀禾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系彭吉象教授等;一些在英语学术界从事中国电影研究的知名学者,如美国南

4、加州大学大卫詹明信、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张英进、美国圣玛尔可斯加州大学肖知纬、美国西方学院邱静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保罗克拉克、伦敦大学裴开瑞(Chris Berry)等也应邀到会。另外,到会的还有著名导演谢晋、著名电影史家程季华、李少白等中国老一代电影工作者,以及倪震、胡克、章柏青、贾磊磊、黄会林、路海波、周星等国内知名学者。一、理论反思与范式探索 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电影生态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一种悲观主义论调认为,百年电影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美学危机。那么,从理论角度人们应当怎样来回应新技术发展对已有电影观念的影响?这便是劳拉穆尔维在会议第一个主题发言中所要回答的问题。她指出,DVD 播放器所拥

5、有的“快进”、 “定格”、 “回看”等检索功能,不仅为老电影提供了一种新的“非线性”的观看形式,也对传统影像叙事的时间流程提出了挑战,使叙事与时间之间的裂痕得以放大。传统电影叙事有赖于胶片运动来营造动态幻觉,而画格本身却是静止的。这种关于“瞬间”和“延续”、 “静止”与“运动”的错觉呈现,被劳拉穆尔维表述为一种电影的“鬼性”(ghostliness)(注:这里的“鬼性”意味着让业已逝去的生命和生活被保存下来,变成一种“此在”(now-ness)。3也就是说,电影是对死亡了的过去的一种复活形式:其一,电影能够挽留已经故去的演员的生命表象;其二,电影胶片记录的是已经逝去的某一瞬间,而胶片的连续显影

6、所呈现的影像流动则使这些静止的瞬间得以复活。在劳拉穆尔维看来,这种“鬼性”正是电影的本质特征之一。 )。过去,在传统观看方式中,这种“鬼性”往往被连续不断的影像流动隐藏起来,而随着 DVD 的出现,它却被暴露在暂停、快进、回看的按键操作过程中。实际上,这正构成新技术条件下人们对电影本性进行再发现和再认识的重要契机之一。有趣的是,劳拉穆尔维在她发言的第二部分,试图从伊朗导演阿巴斯影片的“重复”与“延宕”风格,以及有关“追寻”和“终结”的主题中来印证自己的理论假设。在她看来,阿巴斯影片的“追寻”动作不断被一些枝蔓情节与偶发事件所阻断、所延宕,这喻示着一种线性叙事的瓦解。而阿巴斯的这一风格在樱桃的滋

7、味一片中臻于成熟,使主人公对死亡的“追寻”通过一系列具有社会意义的“偶遇”表现出来。与此形成对应的是,由 DVD 播放器提供的对影像的“暂停”,也使叙事的延宕具有了一层“政治面向”,它可将观众带回到电影的物质“静止性”,或更宽泛地说,带回到人们对时间的“冥想”,包括时间的流逝与时间是如何被表述或被保存的基本命题上去。也许对于多数中国听众而言,劳拉穆尔维的主题发言显得有些抽象,不过它却启示人们,通过“暂停”、 “延宕”的画面去追问影像与时间的复杂关系,从新技术所提供的观看可能中,探求契合于历史而非脱离历史的新的发现。 相比之下,罗伯特艾伦教授的发言就显得更为实证。他首先以自己 10 岁的女儿如何

8、接触迪斯尼影片超人特工队(注:英文为 The Incredibles,也可译为超人之家,是迪斯尼和 Pixar 公司于 2004 年联合出品的动漫影片,同期进入市场的还有与影片相关的人偶玩具、电子游戏、旅游纪念品、发烧友网站(提供有关娱乐咨询4的宽带高速下载)、主题公园等延伸消费形式。大多数美国观众在观看影片首轮放映之前,就已经大量接触过各种与电影有关的延伸产品。按照艾伦教授的看法,这也构成一种影片被观看的语境。 ) 为例,说明电影科技为人们带来的多种便利的消费方式,进而将话题引向近 25 年美国人口与社会结构变迁与影片风格、类型及消费模式更迭之间的内在联系。艾伦指出,美国 60 年代初和 8

9、0 年代后期的生育高峰,以及 70 年代与 90 年代的出生率急遽下降,都直接影响到八九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和风格。在 19831992 年期间,1325 岁青少年观众比例从 55下降到 38;1620 岁青年观众比例则从 24下降到 15。而同期,60 年代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婴儿却开始进入婚育年龄。针对他们的欣赏口味,制片商开始拍摄三个男人和一个婴儿这样的都市家庭喜剧,并且在票房上大获成功。这导致好莱坞电影主流类型由过去的科幻、警匪、恐怖朝向家庭情节剧、喜剧类型转化。 另一方面,19831987 年,美国家庭录像机的普及率从 10迅速攀升至 50。此后,进入影院看片的观众数量因此而大幅度下降

10、,大多数家庭越来越倾向于从大型超市或社区音像店购买、租借自己喜欢的电影录像带。这又导致影片类型和美学风格的进一步变化。市场对 P 级与 PG 级影片的需求远高于其他电影品种。19831992 年的 10 年间,美国家用录像带电影的年销售额从 590 万美元增长到2.64 亿美元,家庭电影的兴盛使得好莱坞电影从传统的“影院时代”进入“后影院时代”。 从方法论上看,罗伯特艾伦的主题发言似乎是在呼应 2004 年会议上洛杉矶加州大学的约翰卡德维尔教授关于“深度产业实践研究”的理论设想。 (注:参见美约翰卡德维尔影视产业文化中批评性理论的扩张与实践,陈犀禾、石川、聂伟主编当代电影理论新走向,文化艺术出

11、版社 2005 年 3 月版。 )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这一发言在方法论意义上更能显现出它的学术价值。因为它所援用的人口统计5(Demographic)和工业文化(Cultural Industry)与电影史学相结合的研究范式,至少对国内学术界来说还比较新鲜。如果我们能进一步扩大自身的学术视野,更多去关注那些电影作品文本以外的“泛文本的集合”,那么,电影研究就会形成一个更为健康,更富建设性的理论格局。 米莲姆汉森教授在主题演讲中进一步阐述了她关于“白话现代主义”(Vernacular Modernism)的理论创建。 (注:参见美米莲姆汉森堕落的女人、冉升的明星以及新的地平线:作为白话现代主义的

12、上海无声电影,载当代电影2004 年第 2 期。“白话现代主义”是技术、经济及社会现代化在大众文化上的对应物,以及大众文化对上述方面的回应,与“精英现代主义”一词相对应。 “白话”指一种社会性的话语形式,是个人体验的表达形式,能在公共场所为他人认同。它不同于方言,可在相对广泛的区域内流通。 )她将白话现代主义观念放在东亚电影语境与当代全球化、跨国电影生产格局中加以考察。她指出:白话现代主义可为分析众多在文化和语言上具有差异的电影,以及现代性的诸多表现提供“比较性”的理论框架。不同的电影传统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现代性经验,反过来又可以补充和完善白话现代主义理论,使之更加系统化和精细化

13、。她以日本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电影为例,分析了这些影片与现代性的互动关系。认为这些影片涉及了现代性的诸多问题,如经济萧条、失业贫困、团伙犯罪、传统家庭解体、父权危机、性别与性向问题的重新界定等。这些现代性经验在当时新兴的、以技术为基础的视像文化中均得到了充分的呈现,不仅包括电影,还包括现代建筑、时装、广告等。在白话现代主义美学趣味的引导下,日本左翼电影偏离了帝国主义意识形态和政治军事扩张的支配,但它又不构成对这一意识形态的自觉“抵抗”,而只是至多反映了电影美学风格的众声喧哗与另类实验性。 6在笔者看来, “白话现代主义”这一理论建构的价值,在于它为我们进一步讨论现代主义文化和美学提供了一个

14、独特视角。过去我们讨论现代主义,更多是从精英主义的话语实践角度,将现代主义与经典主义加以二元对立,而对它们之间的承继、呼应关系缺乏必要的洞察和透析。实际上,普通大众对于现代主义的体认有赖于一个远为广泛的文化消费领域,特别是在电影、现代媒体等大众文化语境中, “现代性”往往也被作为一种大众消费形式呈现出来。在中国三四十年代,阶级斗争、民主、自由这些具有高度现代性的理论话语,也是经由中国民族电影浅白的“白话”形式,才得以为中国普通观众所消费和认同的。而这些影片正是套用了经典主义艺术语言来对现代主义进行象征性表达的。 上海大学陈犀禾教授的主题发言,旨在为当代中国电影文化发展建立一个宏观的理论阐释框架

15、。他提出,马克思主义、现代主义和民族主义是当代(1949 年以后)中国电影文化建构中的三个基本要素。在“十七年”和“文革”时期,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革命”观念占据主导地位。到新时期,现代性观念开始取而代之。90 年代以来,民族主义浮出水面,压倒了现代性和革命性,成为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发展的主调。它们三者的关系并非完全排斥或对立,而是常常处于彼此交叉、冲突和协商当中。陈犀禾的发言又是与具体的文本分析结合在一起的。尤其是他针对不同时期中国电影中的父亲形象所展开的论证,引起不少与会者的回应与论辩,显示出人们对于这一话题的兴趣和关注。 在北京、上海分别举行的主题发言中,北京大学彭吉象教授从电影与社

16、会生活的关系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学特征着眼,将中国电影历史发展划分为三次高潮的观点也曾引起与会者的激烈讨论;约翰兰特教授在发言中则回顾了亚洲电影研究领域七位开拓者的学术贡献。这些发言分别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浮现出目前亚洲电7影、中国电影研究的成果与现状,为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逻辑参照。二、探索中国电影历史研究的新维度 借中国电影百年纪念之机,反思中国电影史研究的已有史观、方法,探索电影史述新的灵感和新的维度,也是本次研讨会的重要主题之一,会议主办方收到相关主题的论文多达 50 余篇,其中 30 篇来自境外学者,从某种意义上,这也能反映中国电影史在海内外学术界所受到的关注程度。 正如郦苏元研究员在主题发言中所提到的那样,与过去 50 年相比,最近的十多年,中国电影史研究“大有蒸蒸日上之势”。但同时他也提醒人们说,由于电影史观与学术方法,以及关注对象的差异,中国电影史研究也面临着一些新的困惑和挑战,尤其在一些对中国电影史所进行的跨学科研究中, “电影”常常为“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哲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