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44562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操作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静脉留置针在人体临床试验抽血中的 操作技巧作者:孙金霞 李艳芬 黄宇虹 摘要目的:在人体药代动力学试验中,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反复抽血的研究。方法:临床 60 例次观察,男女比例均衡,分别采用前臂的不同静脉多次取血,观察效果。结果:前臂的头静脉取血成功率最高。结论;通过临床观察,静脉留置针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的效率,同时保护了受试者身心,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抽血;操作技巧 自九十年代以来,静脉留置针被广泛用于临床,大大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我科于 2004 年建立 I 期临床试验病房以来,进行了大量新药人体临床试验,其中药代动力学试验和生物等效

2、性试验需用静脉留置针这一操作。现将在临床中观察结果和护理技巧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在试验中的受试者是自愿参加的、经体检合格的健康人。男 30 例,女 30 例,年龄 18-45 岁,平均年龄 30 岁。进行穿刺的部位以前臂静脉为主。在进行药物试验的过程中,每个受试者的用药剂量、留置针放置时间、抽血次数、间隔时间、饮水和进食要求根据试验方案,目的是保持试验的同一性。观察结果发现抽血次数的成功率与穿刺的部位、进针方法、封管技巧以及受试者心理状态有相关性。 2 放置浅静脉留置针具体步骤 2.1 扎止血带,选静脉,安尔碘消毒穿刺处。 22.2 手持静脉留置针的针翼,外套管借助针芯一起以 1530角

3、直接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压低角度再进针,将外套管送入血管内,退出针芯。 2.3 用负压取血 3ml,拔出注射器,拿掉针头,将血液缓慢沿试管壁推入已加肝素的试管内。 2.4 用备好的生理盐水封管,一边封管一边观察穿刺处,确认静脉穿刺成功后,关闭夹子,再妥善固定留置针。 3 浅静脉留置针用于抽血的操作技巧 3.1 穿刺部位 在临床应用中,静脉留置针用于静脉输液,其操作成功率很高,但是用于静脉取血却较低,并未见相关操作技巧的文献报道。笔者认为宜选择富有弹性直线走行的中等血管,例如腕关节上一寸的头静脉,此处静脉虽有些滑动,但是只要进针方法正确,成功率较高,究其原因可能是此处的肌肉比较少,不至因为前臂活

4、动、负重,而致肌肉收缩,对血管产生较小的压力,血管充盈度好,可以保持外套管与血管壁的良好相融状态,便于取血。反之,上臂的其他静脉周围有丰富的肌肉,对血管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加之用注射器取血对血管产生的负压,所以多次取血后打破外套管与血管壁的相融状态,造成取血失败。下表是操作中对 60 名受试者前臂血管抽血次数的比较。 3.2 进针方法 静脉留置针的外套管是由硅胶管制成,穿刺时将针和外套管一起直接刺入血管,一针到位(见回血)。如果套管在皮下或肌肉反复穿刺,可使套管前端变得粗糙起毛,起毛的套管在血管内经血流的反复冲击后,毛刺容易脱落并随血液流动而到达身体的某一细小血管发生栓塞。1 3在操作过程中,见

5、到回血有时只是留置针的针尖进入血管,而针尖与外套管的尖端还有一段距离,外套管可能还未进入血管。如在此时送管,外套管无法进入血管内,在用力推送下,外套管只能在血管外的组织弯曲引起疼痛。所以操作者要使左右两手的配合协调,即在进针见到回血时,保证外套管进入血管的条件下,右手持着针芯不动,左手将套管缓缓推入静脉2。 外套管要较多的置入静脉,既减少了留置导管对皮下组织的刺激3,又能够提高取血的成功率。通过临床 60 例观察,外套管 3、4 进入血管,对取血有利。 3.3 抽血方法 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放置留置针是件相对容易的事情,但是多次取血是否成功是整个临床试验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操作时应注意如下两方面问

6、题: 3.3.1 操作者方面 3.3.1.1 操作者用注射器取血时,应注意检查注射器针头有无堵塞,有时肝素帽头部的橡胶会将针尖斜面堵住,此时应更换注射器。本人认为进针的方法应将针尖斜面的 12 插入肝素帽后,再向左或向右轻轻旋转针尖并同时插入。 3.3.1.2 留置针的硅胶管较软,因受试者前臂的活动、负重等原因,硅胶管有时在血管内会弯曲或贴壁,导致取血困难。我们可以用拇指按住针眼处,向下拖留置针、或向左或向右旋转留置针,使留置针与血管保持相融状态,再用负压取血有时会很顺利。 3.3.1.3 取血过程中注射器活塞只能向下拉动,切忌上下拉动注射器活塞,防止破坏血细胞,造成溶血,从而影响药物成分分析

7、。 3.3.2 受试者方面 3.3.2.1 受试者血液流动的速度、血管的充盈状态等原因会影响取血成败。在取血困难情况下,前臂扎止血带、并嘱受试者握拳、使血管充盈,有利于取血。切4忌让受试者用手挤压留置针上部的血管,或不断地握拳,防止破坏血细胞造成溶血。 3.3.2.2 取坐位,前臂放置的位置要低于心搏水平位,借助物理原理,保证取血顺利。 3.4 封管方法 采用生理盐水封管,每次抽血后,将 5ml 的生理盐水缓慢推入,冲刷延长管及连接口至透明,由于血流快,压力大,加之拔针过程的负压作用,会使血液返流到外套管或延长管中,血液凝集,影响下次抽血。所以,推封管液时注射器针头不要全部进入肝素帽内,以免拔

8、针时引起负压返流。封管液推完的同时,将延长管推到夹子顶端,而不要夹到中间,然后慢慢拔出注射器。 4 临床意义 提高静脉留置针静脉取血的操作水平增加其使用成功率,可以扩大其使用范围。一方面,用于临床危重急症,需要多次静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的患者。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新药研发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新申报药物被要求进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静脉留置针取血技术的使用可以减少对受试者血管的机械损伤,保护受试者身心,符合医学伦理学精神。 参考文献 1梁艳芳,黄赛华,周杰.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要点.福建医药杂志.1997;19(4):108-109. 2陈翠娟,李彬.静脉留置针应用中常见失败原因及探讨.福建医药杂志.1998;20(4):127. 3静脉留置针临床使用问答.天津护理.1996;4(2):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