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44556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分析【摘要】 目的 探讨近年来收治 ICU 行气管插管的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 ICU 行气管插管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插管后并发症有声带杓间区溃疡,声带麻痹,声门下及气管狭窄,气管食管瘘,气管切开处感染等。结论 气管及喉气管插管并发症是由于插管时体位不正确、创伤、留置时间过长、气囊压力过大及局部感染造成,选择恰当、准确、轻柔的手术方法是防治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并发症 防治为了抢救危重患者或手术麻醉需要,临床上常对患者采取抢救性气管内插管,以解除呼吸道阻塞并利于吸痰。但插管后常发生一些并发症,有时甚至是致命性的并发症。笔者将本

2、科多年来气管插管所发生的一些并发症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19982005 年因放置气管插管导致并发症发生 42 例,放管时间最短 31 h,最长 35 天。年龄最小 18 个月,最大 79 岁。其中发生双声带麻痹、声门下狭窄5 例;声门下及气管狭窄形成度呼吸困难 9 例;声门、声门下狭窄 8 例;声音嘶哑 10 例;鼻窦炎 5 例;气管食管瘘 4 例;颅内感染 1 例。插管方法有:经鼻腔盲插,经口腔插管。2 讨论临床上由于手术需经口腔或鼻腔行插管麻醉,或患者呼吸功能不全,需插管,入喉进气管以解除呼吸道梗阻。但插管可引起的并发症种类较多1。22.1 插管常见的并发症2.1.1 声嘶 插管经

3、过声门,可使声门创伤及声带受压。引起声带及杓间黏膜水肿,影响声带运动而发生声音嘶哑。这种声嘶多为短暂性,拔管、声带休息、抗生素及激素治疗后可恢复。2.1.2 溃疡和肉芽肿 插管后常在声带或杓间区形成溃疡及肉芽肿,多为插管时伤及声带或杓间区黏膜,插管时间过长局部受压缺血或感染,插管固定不稳,使插管上下活动摩擦,造成局部黏膜形成溃疡和肉芽肿,影响通气。2.1.3 声带麻痹 有单侧或双侧声带麻痹,一侧声带麻痹可能由于麻醉插管位置不当或气囊膨胀过度。压迫外展肌的神经末梢造成2。本文有 5 例发生了双侧麻痹。2.1.4 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 多发生在较长时间的插管者。2.1.5 气管食管瘘 多发生在较

4、长时间的插管者及气囊压力过高。 2.1.6 鼻窦炎 多发生于经鼻腔插管者。2.2 产生并发症的原因 (1)声门下组织疏松,尤其是小儿声门下组织疏松,黏膜上皮脆弱,损伤后易引起水肿、出血,感染致声门下狭窄3。 (2)插管体位不正确。在抢救患者中,因为急于解除呼吸道梗阻,需快速插管、输氧,防止脑水肿。插管时为了暴露声门往往使颈部过度后伸,使颈椎向前突起,造成插管以喉后部为支点,将杓状软骨和环状软骨背板挤压于颈椎体部,使局部缺血、坏死,瘢痕修复,造成杓间区和声门下形成狭窄。 (3)局部严重损伤:数次插管,可反复损伤喉气3管内黏膜;插管固定不好,上下移动,擦伤黏膜,使局部纤维组织增生,肉芽形成,瘢痕愈

5、合,管腔变窄;插管气囊过度膨胀,压力过高,使局部组织供血障碍,形成缺血性坏死。如气管黏膜淋巴管受压的压力超过 30 cm H2O,使气管黏膜血流中断,黏膜坏死脱落,甚至造成气管穿孔、破裂等并发症3;由于鼻甲肥大,在插管时,损伤鼻甲及毛细血管,导致出血及逆行感染,甚至进入颅内。本文就有1 例经鼻腔插管,放管时间过长而导致颅内感染。 (4)感染。局部管腔黏膜受机械性刺激损伤,插管周围分泌物潴留,常伴有局部炎症反应和混合性感染。2.3 预防与治疗 (1)熟练操作技术,严格操作规程及减少创伤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2)选择插管,应选择生物相容性好,气囊壁柔软,囊压较低的硅橡胶插管。操作者应熟记

6、各年龄组相当的插管型号。在不影响通气量的前提下,宁小勿大,以防损伤气管黏膜。 (3)气囊压力的大小。气囊压力应该保持在 1525 cm H2O而无漏气最理想。充气套囊一般 24 h 放气 1 次,每次 510 min4。可缓解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压迫。 (4)鼻腔的管理。在插管前可滴呋麻滴鼻液,收缩毛细血管,减少出血,选择插管时,宁小勿大,可考虑滴氯霉素眼液抗感染。 (5)选择敏感性强的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控制感染,保护局部黏膜组织的正常恢复。 (6)喉气管狭窄的处理。对小儿声门,声门下及气管狭窄的处理5,尚无标准和特效的方法,根据病情区别对待,选择适当的方法加以治疗。【参考文献】1 周诗举,李贵泽.小儿喉气管狭窄 31 例发生原因分析.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6:86-87.2 张遒华.简明声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75-176.43 张汗湘,徐际盛,叶红艳.气管导管套囊注气量与气囊内压变化的关系.中国医师杂志,2002,4(1):43-44.4 付春来,魏宏建.气管导管或气切套囊压力的测定及意义.中国急救学,2004,24(5):387.5 王叉浮,郑中立.喉狭窄治疗进展.国外医学耳鼻喉科分册,1997,15:269-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