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140195 上传时间:2018-05-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60例临床观察(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 60 例 临床观察【摘要】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输卵管炎性不孕患者 90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60 例和对照组(西药组)30 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3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消疒徵方联合西药抗生素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抗生素。 【关键词】 消疒徵方 输卵管炎性不孕症 临床观察不孕症属妇科疑难杂症,原因颇多,其中输卵管炎症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3 年 2 月2007 年 11 月在我院门诊应用中药

2、自拟消疒徵方内服配合西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 60 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子宫输卵管造影证实输卵管不通畅、阻塞或积水等;不孕。排除输卵管结核及其他因素所致的不孕症。12 一般资料2003 年 2 月2007 年 11 月 共收集患者 90 例,均来源于我院门诊病人,行输卵管碘油造影, 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60 例、对照组(西药组)230 例。治疗组年龄(27.656.53)岁;病程(3.150.85)年;双侧输卵管不通者 52 例、单侧者 8 例,近端阻塞者 99 条,远端不通者 21 条,其中输卵管积水者

3、 7 条;对照组年龄(26.897.02)岁;病程(3.370.78)年;双侧输卵管不通者 26 例、单侧者 4 例,近端阻塞者 49 条,远端不通者 7 条,其中输卵管积水者 3 条。两组资料均衡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自拟消疒徵方内服。内服方:三棱、莪术、茯苓、怀牛膝各 15 g,炮山甲、皂刺各 10 g,桂枝 9 g,水蛭 6 g,丹参、黄芪、生苡仁、败酱草各 30 g。加减:带下量多、色黄质稠者,加黄柏 10 g、红藤 30 g;少腹冷感者,加炮姜 6 g、艾叶 10 g;经前乳房、少腹胀痛者,加柴胡 10 g、郁金 12 g;腰骶酸痛者,加川断、杜仲各

4、15 g;乏力、纳差者,加党参 10 g、砂仁 6 g。水煎服,日 1 剂,月经后第 5 d 始服,经期停用。另外配合使用 0.2%氧氟沙星注射液 100 mL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脉点滴,每日 1 次,月经周期第 1 d 开始,连用 5 d。对照组:用 0.2%氧氟沙星注射液 100 mL 甲硝唑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 静脉点滴,每日 1 次,月经周期第 1 d 开始,连用 5 d。两组均连续治疗 3 个月,治疗后除妊娠外再次造影,并追踪观察半年统计妊娠情况。 3 结果3.1 疗效判断标准疗效标准依据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痊愈:治疗后症状消失,病变输卵管通畅,半年而妊娠。

5、显效:半年内未妊娠,但病变输卵管已通畅。有效:半年内未3妊娠,病变输卵管通而不畅;若双侧病变者一侧复通、一侧无变化或通而不畅。无效:治疗前后病变输卵管无变化。3.2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 1)表 1 两组疗效比较 经 Ridit 分析,u=3.5395, P0.01,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4 讨论输卵管炎症导致不孕属祖国医学“不孕”、 “带下”、 “痛经”“疒徵瘕”等范畴。本病病机关键为瘀、湿(或痰)、虚。无论是肝气郁滞、痰湿内蕴,还是气虚失运、肾元虚弱均可致冲任瘀阻,胞络涩滞,而发为本病。其病机结果为瘀血内停,或瘀湿(或痰)交结,致病情缠绵难愈,久之正气愈虚,加之因本病表现为不通之实,久用功伐之

6、剂而伤正,故本虚也贯穿整个病理过程。由此可见本病属以瘀为主的瘀湿(或痰)虚兼见之证。因此,以化瘀除湿(或痰)、通络扶正为治法,本方中三棱破血行气、消疒徵止痛,张锡纯赞其“性非猛烈而建功甚速”;炮山甲性善走窜,功专行散,内通脏腑,外剔经络,直捣病所,无所不达,善祛陈瘀,能宣通全身上下血瘀痰结,两者共为君药。莪术破瘀行气,与三棱相须为用;水蛭咸能走血,苦能泻结,功善破瘀, 本草经曰:其“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积聚无子,利水道”;丹参养血活血、消痈止痛, “一味丹参散,功同四物汤”,其既助化瘀之力,又防伤血之弊;败酱草、生苡仁清利湿热、消肿排脓,五者相辅以助君药。皂刺化痰软坚散结;桂枝温经散寒、

7、通利血脉,云苓健脾渗湿,黄芪益气升提、固护正气,牛膝补肝肾、强腰膝、通利血脉,共为佐使。全方攻中于补,使邪去而正不伤,正气强而邪自退。并且使用消疒徵方既可消散既有之疒徵,又可预防形成新的疒徵瘕,结合现代医学来看,长期妇科炎症、流产、以及炎症反复发作等最易波及输卵管造成输卵管4炎性改变或堵塞或通而不畅,影响正常的受孕过程而导致不孕,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单纯使用抗生素虽有一定的疗效,但不能彻底根治容易反复发作,而消疒徵方主方本着治病求本和防范疾病与未然的思路,采用中药缓而图之。在我们的临床观察中:采用消疒徵方联合西药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66.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3.33%,可见中药配合西药治疗输卵管炎性不孕症的疗效显著,中药消疒徵方,副作用小,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第 6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4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76277 陈纪藩,樊粤光.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82.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46 张璐玉.本草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16. 李时珍.本草纲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 0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