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艾纳香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关键词】 艾纳香;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摘要] 艾纳香作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和天然冰片的原料药材,是医药工业、香料工业的重要原料本文对艾纳香的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关键词] 艾纳香;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s 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bioactivites actions of Blumea balsamifera (L.)DC[Abstract] Blumea balsamifera (L.)DC which is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rude drug and the crude material of the natural borneol, is the important material of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the perfume industry. It sums up the update studying progress of the Blumea balsamifera (L.)DC. about its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 actions in this article.[Key words] Blumea balsamifera(L.)DC.;chemical components;pharmological study;advance 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L.)DC.]是菊科艾纳香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热带、亚热带,耐旱喜温不耐寒。
艾纳香是提取天然冰片(含左旋龙脑)的原料药材,性味温辛,有温中活血、祛风除湿、消炎镇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寒湿泻痢、腹痛肠鸣、跌打刀伤和高血压等病症[1,2]艾纳香为贵州省优势药物种类,主要分布在贵州省热量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带,如:罗甸、望漠、兴义、安龙、册亨、贞丰、赤水等贵州省的罗甸县、望漠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艾纳香出产地[3]这些区域的气候特点是热量丰富、无霜期长、日照时数大年平均温度为 18.60 ℃~20.35 ℃,最冷月平均气温 8.00 ℃~10.45 ℃,年积2温 5750 ℃~6500 ℃,无霜期 335~349.5 天,年总日照时数 1297.7~1600 h[4]目前关于艾纳香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的综述未见报道,本文针对艾纳香化学成分及相关药理研究方面做了初步探讨,现总结如下1 艾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经总结近年来艾纳香的化学成分研究结果,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黄酮,第二类是挥发油1.1 黄酮类 艾纳香中已发现的黄酮成分主要有:5,3′,5′-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艾纳香素)[5],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槲皮素,5,7,3′,5′-四羟基双氢黄酮(THFE),二氢槲皮素-4′-甲醚(DQME)[6],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和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7],3,4′,5-三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3′,4′,5-三羟基-7-甲氧基黄酮,3-O-7′-双毛地黄黄酮[8]等,主要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图 1。
1.2 挥发油 艾纳香中的挥发油成分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烯类:α-蒎烯,莰烯,β-蒎烯,柠檬烯,顺-罗勒烯,反-β-罗勒烯,α-古芸烯,β-石竹烯,α-石竹烯,香橙烯,γ-杜松烯,δ-杜松烯,别芳萜烯,γ-雪松烯,δ-古芸烯 (2)醇类:紫苏子醇,愈创木醇,3-辛醇,l-辛烯-3-醇,苯甲醇,芳樟醇,苯乙醇,菊烯醇,萜品烯醇,喇叭香醇,橙花叔醇,10-表-γ-桉叶油醇,α-桉叶油醇,β-桉叶油醇,γ-桉叶油醇,榄香醇,喇叭茶醇,柳杉醇,酮类 3-辛酮 (3)醛类:桃金娘烯醛,4-异丙基苯甲醛,紫苏醛,3-异丙苯甲醛4)萘类:1,3,4,5,6,7-6H-2,5,5-三甲基-2H-2,4α-亚乙基萘 (5)酚类:百里酚,丁子香酚 (6)酯类化合物:乙酸龙脑酯 (7)苯类:2,3,5,6-四甲基-1,4-二甲氧基苯 (8)醚类:百里氢醌二甲醚[9,10]其他还有:芳樟醇氧化物,石竹烯氧化物,樟脑,L-龙脑,3龙脑,榄叶香,2,3,6,7,8,8A-六氢-1,4,9,9-四甲基-1H-3A,7-亚甲基-1H-3A,7-亚甲基奥;主要化合物结构式如图 22 艾纳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药理活性艾纳香化学成分的药理作用主要集中在黄酮类物质和挥发油的作用上。
艾纳香中的黄酮类物质在抗氧化和治疗癌症方面具有一定的作用,而黄酮中的艾纳香素及其类似物则具有保护急性肝损伤,促进血液聚集以及抗辐射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挥发油中的龙脑和樟脑具有良好的促皮渗作用,可用于提高外用药疗效详述如下2.1 艾纳香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作用 艾纳香的黄酮提取物对清除氧化自由基具有良好的作用,Nguyen MT 等将等量的艾纳香分别用甲醇,甲醇―水(1∶1),水,三种溶剂加热回流提取 2 h,得到艾纳香的不同粗提物,进而研究了三种粗提物在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方面的作用,发现在三种粗提物中,甲醇提取物的抑制效果最好,甲醇-水次之,水的活性最差艾纳香甲醇提取物的 IC50 值可达到 6 μg/ml[11]Fazilatun Nessa 等进一步对艾纳香的粗提物进行了抗氧化方面的研究,得出艾纳香不同粗提物的抗氧化活性强弱顺序为:甲醇提取物氯仿提取物石油醚提取物,并对从艾纳香中提取的 11种黄酮化合物进行研究,得出这些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的强弱顺序,并将这些化合物与抗氧化性较强的 L-维生素 C 和 α-维生素 E 进行了比较,得到了如下的结果:槲皮素鼠李素毛地黄黄酮木樨草素-7-甲醚L-维生素 C艾纳香素叔丁基羟基茴香醚5,7,3′,5′-四羟基黄烷酮柽柳素丁羟甲苯α-维生素 E二氢槲皮素-2′-木精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12]。
通过上4述实验结果 Fazilatun Nessa 推断在艾纳香中起着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是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并且由上述各种化合物抗氧化性的强弱顺序可以得出结论,即含有一个自由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大于甲基化的化合物[13]图 1 艾纳香中主要的黄酮类化合物 略 2.1.1 艾纳香素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许实波等研究了 5,3',5′-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即艾纳香素(图 3 BFⅠ)对于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许实波等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对艾纳香素进行了结构修饰,得到四种结构修饰物(图 3 BFⅡ,Ⅲ,Ⅳ,Ⅴ),通过实验证明五种化合物均具有显著的抗 CCl4、AAP 及 TAA 所造成的大鼠急性肝脏损伤作用,对急性肝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14],以 BFⅡ的活性最强,其次 BFⅠ,而后为 BFⅢ,BFⅣ,BFⅤ并以恒河猴为实验对象进一步研究证明了艾纳香二氢黄酮对脂质过氧化致损伤的恒河猴原代培养肝细胞以及肝亚细胞的保护作用[15]赵金华等进行了对中药艾纳香的提取物艾纳香素(图 3 BFⅠ)及其结构修饰物(图 3 BFⅡ,Ⅲ,Ⅳ,Ⅴ)的药理活性的研究,发现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较强的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16]。
蒲含林等又进一步研究了艾纳香二氢黄酮对 CCl4 和 FeSO4Cys 损伤的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艾纳香二氢黄酮抑制 CCI4 和 FeSO4Cys 所致的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的活性较强,从而提示艾纳香二氢黄酮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其肝保护作用的机制[17]图 2 艾纳香挥发油类主要成分 略图 3 艾纳香素及其四种结构修饰物BFⅠ为艾纳香素,BFⅡ,Ⅲ,Ⅳ,Ⅴ为其四种5结构修饰物 略2.1.2 艾纳香素对血液聚集的促进作用 许实波等从血浆相方面研究表明艾纳香素使复钙时间缩短,使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说明艾纳香素的促凝血作用可能是作用于组织中凝血活性酶形成的外源系统,及由其促进纤维蛋白形成的一系列凝血因子组成并进一步研究了艾纳香素在体外对花生四烯酸、5-羟色胺及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及人血小板聚集反应,发现艾纳香素对于血液聚集具有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1.26 μmol/L 为最适剂量[18]2.1.3 抗辐射作用 许实波,陈舜华等探讨应用 5,3',5'-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TDF)对 60Coγ 射线所诱发的 T-淋巴细胞微核发生率的影响,旨在掌握 TDF的抗辐射作用的性能。
首先应用射线低剂量照射人的外周血液能诱发 T-淋巴细胞微核的产生,并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观察药物 TDF(以 DM SO 为助溶剂)在不同浓度的作用下,降低 60Co-γ 射线诱发的微核细胞发生率的作用在中等剂量(50 rad)照射下,单独使用 DMSO,微核发生率被提高 1‰,而与 TDF 合用可降低 3‰微核发生率;在较大剂量(100 rad)照射下单独使用 DMSO 虽然可以将微核的产生率降低 2.4‰,但是不及与 TDF 合用的效果(降低率为 3.0‰),可推知起主要作用的是 TDF该实验证明 5,3',5'-三羟基-7-甲氧基-二氢黄酮(TDF)能抑制 UV所引起的动物红血细胞的溶血和肝脏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表明 TDF 具有的抗辐射的效应[19~21] 2.2 对癌症和白血病治疗的作用 6Hasegawa H 等通过对 150 余种物质进行筛选,发现一种从艾纳香中提取的类黄酮物质(BB-1,结构式见图 4)对于克服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的抵抗作用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TRAIL 能选择性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对大多数正常细胞无杀伤作用但是某些恶性肿瘤以及白血病的 T 细胞却可以抵抗 TRAIL 诱导的凋亡,且 TRAIL 的重复作用使一些对 TRAIL 敏感的细胞产生获得性抗性,这是 TRAIL 应用于肿瘤治疗的重大障碍而 Hasegawa H 等发现的这种类黄酮(结构式见图 4)表现出与TRAIL 的显著协同作用,如果单独的使用 BB-1 或是 TRAIL,都没有观察到显著的细胞凋亡;而两者配合使用,可以发现,BB-1 可以提高 TRAILR2 和表面蛋白的表达活性,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意味着采用 BB-1 和 TRAIL 结合的治疗方法可能是肿瘤治疗的一条新途径[22]图 4 BB-1 结构式 略3 艾纳香中挥发油类的化合物的药理活性朱建平等对艾纳香挥发油中的主要成分龙脑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龙脑对多种药物的皮渗透具有促进作用通过离体蛇蜕透皮吸收试验,证明龙脑可以促进甲硝唑、氟尿嘧啶的透皮吸收,且存在剂量效应关系未加促渗剂的对照组甲硝唑渗透速率为(37.55±7.18)μg/cm2h;加入 10 g/L 龙脑时,甲硝唑渗透速率为(55.58±3.42)μg/cm2h;加入 30 g/L 龙脑时,甲硝唑渗透速率为(106.17±10.87)μg/cm2h。
未加促渗剂的对照组氟尿嘧啶渗透速率为(45.17±6.82)μg/cm2h,10 g/L 时氟尿嘧啶渗透速率为(75.92±7.87)μg/cm2h,30 g/L 时氟尿嘧啶渗透速率为(119.45±6.84)μg/cm2h;通过研究龙脑对水杨酸经皮(整体兔)吸收的影响,证明了龙脑可以明显7增加水杨酸的经皮吸收,血浆中水杨酸的浓度,用梯形法计算 AUC 0~12 h 值,未加促渗剂的对照组水杨酸 AUC0~12 h 值为(1012±205) mg/L,加入 30 g/L 龙脑的水杨酸 AUC0~12 h 值为(1517±226)mg/L;通过对志愿者进行皮肤血管收缩试验(苍白试验),没有加促进剂的醋酸曲安奈德苍白反应计分值为(0.8±0.4);加入 10 g/L 龙脑的醋酸曲安奈德苍白反应计分值为(1.7±0.5);加入 30 g/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