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舌管囊肿(瘘)76例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92939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甲状舌管囊肿(瘘)76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甲状舌管囊肿(瘘)76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甲状舌管囊肿(瘘)76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甲状舌管囊肿(瘘)76例分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甲状舌管囊肿(瘘)76 例分析【关键词】 甲状舌管囊肿 颈中线 舌骨体甲状舌管囊肿(瘘)是颈中线先天性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我院于 2000 年2 月至 2008 年 2 月收治 76 例,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组 76 例中,男性 50 例,女性 26 例。10 岁以下者 36 例,1120 岁者 13 例,2130 岁者 8 例,3140 岁者 9 例,4150 岁者 6 例,5160 岁 4 例。年龄最小者 2 岁,最大者 60 岁,平均 24 岁。病史最短者只有 4 天,最长者达 10 年。以颈前肿块就诊者 56 例,其中 6 例局部疼痛,4 例轻度疼痛不适,46

2、 例无症状,以舌根部肿物就诊 2 例,进食轻度受阻,影响发育。以颈前瘘管就诊 18 例,均反复流脓或流液。囊肿(瘘)位于舌骨以下者 36 例;位于舌骨水平者 15 例;位于舌骨水平以上者 18 例;其它 7 例记录不明确。2.手术方式及治疗结果 76 例中 62 例按 Sistrunk,si 法同时切除舌骨体,8 例未切除舌骨体,6 例只切除舌骨体与瘘管相连的上缘或下缘(未切断舌骨体)。术中发现 66 例囊肿(瘘)有条索状瘘管与舌骨体相连。8 例瘘管没有与舌骨体相连。与舌骨相连的有 2 例穿过舌骨体达舌盲孔附近,有 10 例还有小分支到气管前壁等处。全部病例病理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并乳头状囊腺瘤

3、;其它未发现特殊。76 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术后2随访 3 例复发。讨论 1.甲状舌管囊肿是一先天性疾病,颈正中部好发,系胚胎发育期甲状舌管未退化或有上皮残留所致,若反复感染自行破溃或切开引流则形成瘘管1。本组病例男多于女,多发生在 10 岁以下儿童,但其它年龄均可发病。本组 10 岁以下者 36 例,占 47.4%,发病率较高。但其它年龄组占了相当大比例,发病年龄偏高。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本病多无自觉症状,囊肿较小时未被及时发现,直到囊肿逐步增大或出现感染、疼痛甚至囊肿破溃出现瘘管时才来就诊;其次是许多人卫生知识较差,常把本病当作疮来医而延误治疗。本组中有不少病人曾在当地请土医诊治过,病史最长

4、者达 10年之久。 2.本病常发生在颈正中线舌盲孔至胸骨切迹之间的任何部位2。本组病例中有 69 例位于颈正中线,与教科书及有关文献一致。亦有见于中线侧方者,本组有 5 例位于中线偏左侧,2 例位干中线右侧,其中 1 例年青女患者肿物位于右舌根处,约 3.5 cm3.0 cm2.5 cm,质较软,表面光滑,术前被疑为神经纤维瘤、血管纤维瘤等良发性肿物。术后病理检查诊断为甲状舌管囊肿并异位甲状腺(下降不全的甲状腺组织),病例少见,应注意鉴别。另外,本病多发生于颈前舌骨上、下,应与口底皮样囊肿、颊下淋巴结炎和甲状腺等疾病鉴别。3.甲状舌管囊肿(瘘)大多数有瘘管跟舌骨体相连不切除舌骨是复发的主要原因

5、。张英怀等2报告 115 例中,有 26 例复发,其3中有 24 例报告未切除舌骨体。如囊肿与周围组织粘连、破溃、有分支,未切除舌骨以上部分瘘管等也是造成复发的原因。另外甲状舌管囊肿有癌变倾向,手术不彻底也易复发。本组病例有 8 例术中发现囊肿没有与舌骨相连,手术中未切除舌骨,而术后未见复发。我的体会是:凡瘘管进入舌骨或与舌骨相连的,必须切除一段舌骨或切除与舌骨相连的部分舌骨,瘘管没有进入舌骨或不跟舌骨相连的,可以不切除舌骨。术中要仔细剥离,动作要轻柔,避免撕破囊肿及瘘管,并注意瘘管侧向的异常索状组织,避免遗留瘘管分支,以防复发。对甲状舌管囊肿(瘘)有恶变倾向者,应及早手术治疗。【参考文献】1孙晓雷,赵丽颖,黎 琳.甲状舌管囊肿及瘘管术后复发原因探讨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5,37(1):66-67.2张英怀,李长贵.甲状舌管囊肿(瘘)115 例报告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1991, (5):1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