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92936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浅谈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体会【摘要】 肾病综合征其临床特点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多为脾肾阳虚,精气不固,精血亏损所致。本文提示病理特点是以脾肾阳虚为主,故采用温补脾肾之法治疗本病,通过临床观察,疗效确切,对防止本病的加重及变化他证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温补法肾病综合征,中医虽无此病名,根据其高度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与水肿病相似。中医认为,脾肾两脏虚亏是本病主要病理机制。脾虚则运化失司,不能为胃行其津液,致水湿停留于肌肤,肾虚则开阖不利,水液潴留而形成水肿,精气外泄而形成蛋白尿。 景岳全书云:“水肿病以精血皆化为水,多属虚败,治宜温脾

2、补肾此正法也”。强调治疗水肿补益脾肾的重要性,称补益为治疗水肿之“正法”。张氏之论,对本病从脾肾论治提供了依据,采用温补法在 23 例中取得了一定疗效,现介绍如下。1 水肿温肾助阳,化湿行水肾病综合征多表现不同程度水肿,以腰以下肿为甚,甚则为腹水,尿少而混浊,形寒肢冷等证,常见本虚标实,脾肾阳虚。 景岳全书云:“阳旺则气化,而水为精;阳衰则气不化,而精为水水肿之病阳虚也”。脾虚不能制水,水湿壅盛久必损及肾阳,肾阳衰不能温煦脾阳,亦致脾虚益甚,如此恶性循环,水液泛滥形成水肿,治则当温肾助阳,化湿行水。常用方如脾虚为主选用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脾阳虚宜用实脾饮温阳健脾化湿;肾阳虚当用真武汤或五苓

3、散温阳化气行水。上述方2剂中选加石韦、车前、苡仁米、益母草等利湿之品,并重用黄芪益气且能消肿,亦有提壶揭盖之意。2 蛋白尿益气固精,兼补脾肾蛋白尿是本病基本的症状。本病往往水肿消退很长时间,患者常无明显自觉症状。但是蛋白尿持续存在,对中医来说,则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治疗,单纯寻求消除蛋白尿的药是不切实际的。笔者认为蛋白尿发病的机制是脾肾两虚,肾气不足,闭藏失职,则精气外泄所致。 内经云:“损其肾者,益其精”。因此,治疗蛋白尿,以益气固精,调补脾肾为法。药物组成:黄芪、制附片、党参、白术、山药、熟地、金樱子、菟丝子、芡实、五味子、当归、枸杞子。如久病必有瘀滞加丹参、益母草祛瘀生新;阴虚火旺加知

4、母、盐黄柏;尿液混浊加萆薢、泽泻。临床观察,西医主张用激素药消除蛋白尿。近期疗效尚可,但其副作用亦为数不少。笔者认为,激素类药为温肾助阳之品,服用时间过长,反而蛋白尿不易消失,常出现两颊潮红,食欲亢进,体胖等阴虚阳亢之症。当撤减激素时,亦有反跳现象。为了减少其副作用,用中药调治,如巴戟、菟丝子、肉苁蓉、熟地、枸杞子、山茱萸、山药、制附片之品可取事半功倍之效,以取其扶正固本,增强患者的抗病能力,达到促进病愈的目的。3 低蛋白血症滋养肝肾,补气养血低蛋白血症是因体内大量蛋白质从小便丢失必然的结果。因此,对其治疗首先要控制蛋白尿,以塞其去路,才能提高血浆蛋白。蛋白质可理解为中医所说的精微物质。 “饮

5、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精微物质由脾胃所化生,同时肾藏精,脾阳之维系要阳之温煦,肾脏对精微物质的化生与贮藏有密切关系。3所以提高血浆蛋白从脾肾入手。 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一温一补,主要对脾肾而设,中医治疗虚损病的总则,也是采用温补法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理论依据。在 23 例中占 95%的患者血浆蛋白倒置,多为精血亏损,肝肾不足。但是在水肿消退,蛋白尿逐渐减少或消失,随之血浆蛋白逐渐上升,一般在治疗中或恢复期从本治疗的同时,配合选用滋养肝肾,补气养血之品,如黄芪、茯神、阿胶、黄精、山药、枸杞子、熟地、冬虫夏草、大枣、制附片等对提高血浆蛋白有一定疗效。4 高

6、脂血症温养脾肾,佐以化浊消积高脂血症常与低蛋白血症并存,故考虑由于长期低蛋白血症之刺激,肝脏合成蛋白的机能亢进,从而导致高脂血症。中医认为, “营行脉中为血液之清者,而营者水谷之精气也”。 水谷之精气由不得脾胃所化生。如脾胃气虚,不能正常化生营气以“注之以脉”,则使血中的浊质增加,从而把高脂血症理解为血中的浊质。由此可见,其病因病机仍是脾阳不足,肾阳衰微不能温煦脾阳之故。如脾虚湿阻或过食肥甘厚味,日久化热,蕴结中焦,以致脾胃升降失职,肝胆失于疏泄所致。在温养脾肾之中佐以化浊消积达到标本兼顾之目的,可用基本方中加茵陈蒿、泽泻、山楂、草决明、益母草。肾病综合征的高脂血症并不需要专门用药,常在以上治

7、疗中配合选用。往往随低蛋白血症的改善而改善,一般水肿消退,尿蛋白消失之前便可恢复正常。 5 典型病例患者,男,22 岁,农民。患者于 2007 年 5 月出现浮肿,由眼睑渐至全身,伴恶寒发热,头晕乏力,恶心,尿少而尿液混浊,腰酸痛等在某医院就诊,诊断为“肾病”,住院治疗 15 天,上症好转自动出院。1 周后上症加重,再到该院住院治疗 1 个月4而出院。5 个月后,上症又复发。全身显著浮肿,以腰以下肿为甚,伴有腹水,尿少而混浊,形寒肢冷,腹胀纳呆便溏,1 日数行,于 2007 年 11 月 15 日收住我院治疗。检查:体温 37.1,脉搏 98 次/min,呼吸 22 次/min,血压 150/

8、100mmHg,急性重病容,神清,精神差,面色苍白,眼睑及四肢明显浮肿,双下肢为甚,按之凹陷不起,腹部膨隆如鼓,心肺(-),肝脾(-),双肾区无叩击痛,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四肢欠温,舌质淡,苔白,脉沉缓。化验室检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 35 个/HP,红细胞 02 个/HP,颗粒管型 12 个/HP,血浆蛋白/球蛋白 0.1/1。中医辨证为脾肾阳虚,水湿内停,三焦气化失司。治疗方法:温补脾肾,化湿行水。方药实脾饮加减。黄芪 60g,白术 12g,党参 15g,制附片 8g(先煎),干姜 7g,桂枝 12g,木瓜 12g,厚朴 12g,大腹皮 20g,猪苓 20g,泽泻 18g,益母草

9、20g,茯苓 20g,苡仁35g。方中重用黄芪益气健脾,利水水肿,茯苓、白术、苡仁、党参健脾化湿,厚朴、木瓜、大腹皮理气醒脾除湿,制附片、干姜、桂枝温补脾肾,猪苓、泽泻、益母草利水消肿,每日 1 剂,水煎服。连服 3 剂,患者浮肿减轻,尿量增加,继进 4 剂,全身浮肿清退,腹水、便溏、形寒肢冷消失,精神好转,饮食增加,尿色尿量正常。复查尿常规:蛋白(+),白细胞 12 个/HP,红细胞 01 个/HP。尿蛋白持续存在。多属脾肾两虚,肾气不足,闭藏失职,精气外泄所致。继以益气固精,调补脾肾为法。方药:黄芪 35g,党参 15g,白术 15g,山药 15g,当归 20g,丹参 15g,制附片 7g

10、,熟地 20g,巴戟天 15g,金樱子 15g,菟丝子 12g,芡实 15g,五味子 12g,益母草 15g。黄芪、党参、白术益气健脾;山药、熟地黄填阴;巴戟天、金樱子、菟丝子、芡实、五味子固肾气收摄精气,清除尿蛋白;当归养血活血;制附片助阳;丹参、益母草祛瘀生新。上方治疗 2 周,又复查尿常规:蛋白(+),住院 25 天,因经济困难,要求回家治疗,继上方带药 3 周,曾 3 次复查尿常规,蛋白尿消失。患者预防再次复发又5来就诊,以扶正固本滋养肝肾为法则,用丸药 2 剂继服用 3 个月。随访 3 年未发,恢复正常劳动。6 体会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主运化水谷精微,须借助于肾中阳气温煦,肾脏精气亦依赖于水谷精微的不断补充化生。在生理上是相互资助,相互促进的,在病理上亦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所以,从脾肾两脏论治,采用温补治疗肾病综合征在临床中取得良好疗效。脾肾同病,多表现本虚标实,脾肾阳虚,阴寒内盛,水湿内停,精气不固,精血亏损之症。故用一温一补,脾阳则振,肾则开阖有度,水湿能化,水道通行,精气则旺,精血能生,从而达到治愈本病之目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