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81120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多被银莲花与两种混淆品的生药学鉴定作者:朱小迪 赵亚洲 范秀华 付亚宁【摘要】 目的对多被银莲花与它的两种混淆品小银莲花和黑水银莲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的方法对 3 种植物进行鉴定。结果多被银莲花与它的两种混淆品在原植物形态、药材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图上有明显区别。结论两种混淆品与多被银莲花得到很好的鉴别,且不宜与多被银莲花混用。 【关键词】 多被银莲花; 小银莲花; 黑水银莲花; 原植物; 性状; 显微鉴定; 薄层色谱Abstract:ObjectiveTo identify the traditional Chines

2、e medicine Anemone raddeana Regel and two kinds of its adulterants (Anemone rossii Moore and Anemone amurensis(Korsh.)Kom) with pharmacognosy methods. MethodsThe original plant identification,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hin layer chromatography ( TLC)

3、 were adopted. ResultsThe differences of Anemone raddeana Regel and its adulterants were obvious by using the above methods. ConclusionAnemone raddeana Regel and its adulterants can be identified completely by the methods. Furthermore, the adulterants should not mix with Anemone raddeana Regel.Key w

4、ords:Anemone raddeana Regel; Anemone rossii Moore; Anemone amurensis(Korsh.)Kom; Original plant identification; Morphological and histological identification;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TLC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Regel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其干燥根茎为常用中药两头尖,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 版,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等症,其药用主成分以竹节香附素 A 计

5、。该药材主产于东北地区及山东省等地,尤以吉林省产量为大1。我们在长白山地区的实地考察中,发现2该地区的两头尖药材中混有同属植物小银莲花 Anemone rossii Moore 以及黑水银莲花 Anemone amurensis(Korsh.)Kom 的干燥根状茎。为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我们从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结构,薄层色谱 4 个方面对多被银莲花及其两种混淆品进行了生药学鉴定。1 材料原植物植株于 2008-05 采于长白山地区阔叶红松林下的草本层片,经北京林业大学赵秀海教授鉴定,分别为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Regel,小银莲花Anemone rossii M

6、oore 及黑水银莲花 Anemone amurensis(Korsh.)Kom。Leica Rm 2015 石蜡切片机;奥林巴斯 BX51 荧光显微镜(包括荧光显微镜,DP-70 显微图像采集系统,IPP 图像分析软件)。竹节香附素 A 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验所,批号 111712-200501),乙腈为色谱纯(美国 Fisher Scientific 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取部分所采材料药用部位按常规石蜡制片法制作石蜡切片,番红-固绿法染色。3 结果及分析3.1 原植物鉴定多被银莲花 Anemone raddeana Regel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系多年生草本,高

7、1530 cm,根状茎横走,纺锤状或圆柱形,长 23 cm,直径38 mm,暗褐色。基生叶 1 片,有长柄,长 715 cm,无毛或疏被长毛;三出复叶,小叶具柄,长约 3 cm,叶片广卵形,23 深裂,裂片近倒卵形,基部广楔形,先端再 23 浅裂或不分裂,边缘具圆齿,两面无毛或近基部疏被长毛。花葶近无毛,3苞片 3 枚,轮生,有短柄,形似基生叶,较小,长圆形,先端具圆齿或近全缘,花梗11.3 cm,花单生。萼片 1015,白色,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 12 cm,宽36 mm,两面无毛;雄蕊多数,长 8-10 mm,花丝细丝状,花药椭圆形;心皮约 30,子房密被柔毛,花柱短。花期 45 月,果

8、期 6 月。生长于阔叶林下,常聚生成片(图 1A)。小银莲花 Anemone rossii Moore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系多年生草本,高1530 cm,根状茎圆柱形,长 23 cm,直径 35 mm。基生叶 1 片,有长柄,长820 cm,无毛;叶片近圆形,长 23 cm,宽约 4 cm,3 全裂,中裂片倒卵形,3 中裂到深裂,小裂片具 23 缺裂状齿牙,侧裂片为不等 2 深裂,亦具缺裂状齿牙,表面被稀疏伏毛,背面无毛。花葶纤细,无毛,苞片 3 枚,形似基生叶,长 1.5 cm,无柄。花径约 2 cm,萼片 57,白色,狭长状倒卵形,长 812 mm,宽 47 mm,无毛或外面疏被柔伏毛

9、;雄蕊多数,长约 3 mm,花丝细线形,花药长圆形;心皮78,子房密被白色长柔毛,花柱短。花期 56 月,果期 67 月。生长于阔叶林下及林缘,常聚生成片(图 1B)。黑水银莲花 Anemone amurensis(Korsh.)Kom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系多年生草本,高 2030 cm,根状茎横走,细长圆柱形,直径 24 mm。基生叶 12 枚,二回三出复叶,有长柄,长 712 cm,小叶具柄,柄长 1.52 cm,3 全裂,中裂片近菱形,长约 3 cm,宽 2.53.5 cm,近羽状分裂,侧裂片歪卵形,不等 2 深裂,裂片再羽状分裂,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两面近无毛或沿叶脉被疏毛。花葶纤

10、细,下部无毛,上部疏被柔毛,苞片 3 枚,形似基生叶,有柄,柄长 1.52 cm,具狭翼。花径 23.5 cm,萼片 69,白色,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约 14 mm,宽约 5 4mm;雄蕊多数,长 46 mm,花丝细丝状,花药椭圆形;心皮 1012,子房被柔毛,瘦果卵形,花柱宿存,柱头外弯。花期 5 月,果期 67 月。生长于阔叶林下及林缘,常聚生成片。该种在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早春植物群落中具有最大的重要值24。(见图 1C)。图 1 多被银莲花(A),小银莲花(B),黑水银莲花(C)的原植物图3.2 性状鉴定多被银莲花干燥根状茎呈纺锤形,中部膨大,两端尖细,无分支,长 13 cm,直径 2

11、6 mm。表皮深褐色或灰黑色,有细微纵褶皱,偶见不明显分节(35 节),膨大处常见鱼鳞状根痕。质脆而硬,易折断,断面角质样,略平坦,中心灰白色或灰褐色,边缘灰黑色。气微,味先淡而后苦,微麻辣5。小银莲花干燥根状茎呈圆柱形,偶见分支和细小不定根,长 13 cm,直径35 mm。表皮黄棕色,一端有明显的黄色芽鳞,分节明显(粗而短),节间长 12 mm,茎节处有交互状排列的叶痕。质脆而硬,易折断,断面粉性,淡黄色。气香,味苦而微辣。 黑水银莲花干燥根状茎呈长圆柱形,偶见细小不定根,长 26 cm,直径 24 mm。表皮红棕色,略光滑,分节较明显(细而长),节间长 35 mm,茎节处有交互状排列的叶痕

12、。质脆而硬,易折断,断面略带粉性,平坦,类白色或棕黄色。气香,味微辣。3.3 显微鉴定多被银莲花根茎横切面:表皮为一列扁平的类方形细胞,紧密排列,切向延长,外壁增厚,木栓化。皮层由约 10 列近圆形的薄壁细胞构成。维管束外韧型,812 个呈环状排列。韧皮部细胞拥挤皱缩,木质部导管 826 个,数个成群,多切向排列,形成层不明显。射线宽阔,髓部较大,由近圆形的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内含有较多淀粉粒(见图 2A,B)。5小银莲花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一列,排列紧密,切向略有延长,外币增厚,木栓化。皮层由约 20 列近圆形的薄壁细胞紧密排列而成,皮层中偶见螺纹导管。维管束外韧型,48 个,常 2 至数

13、个联合成弧形排列。韧皮部细胞拥挤皱缩,木质部导管 1450 个,数个集合,排列成弧形,形成层不明显。射线不甚明显,髓部较小,由近圆形的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内含有较多淀粉粒(见图 3A,B)。黑水银莲花根茎横切面:表皮为一列扁平的类方形细胞,紧密排列,切向延长,外壁增厚,略木栓化。皮层由 68 层近圆形或椭圆形的薄壁细胞构成,皮层中偶见石细胞。维管束外韧型,810 个呈环状排列。韧皮部细胞拥挤皱缩,木质部导管 1040 个,单个散生或数个成群集合成团状,形成层不明显。射线宽阔,髓部宽广,由近圆形或近六边形的薄壁细胞构成。薄壁细胞内充满淀粉粒(见图 4A,B)。图 2 多被银莲花根状茎横切面(A

14、),维管束及皮层细胞(B)3.4 薄层鉴定按照中国药典2005 版两头尖“薄层鉴定”的规定制备多倍银莲花及其两种混淆品的供试品。分别取 3 种植物的干燥根状茎粉末(过 3 号筛)约 5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甲醇适量,回流提取 3 h 后,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 10 ml 水溶解,并用乙醚振摇提取 2 次(20,10 ml),弃去醚层。水液再用水饱和正丁醇振摇提取 5 次(20,20,15,15,15 ml),合并正丁醇液,并减压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 10 ml,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竹节香附素 A 对照品 10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 10 ml,作为对照

15、品溶液。按照中国药典2005 版薄层色谱法(附录B)实验5。6图 3 小银莲花根状茎横切面(A),维管束及皮层细胞(B)图 4 黑水银莲花根状茎横切面(A),维管束及皮层细胞(B)3.4.1 展开系统 1 取对照品溶液和 3 种供试品溶液各 2 l, 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31)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105加热 5 min,显色。可见多被银莲花的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均有紫色的斑点,而小银莲花和黑水银莲花的供试品在该位置没有斑点(见图 5A)。3.4.2 展开系统 2 取对照品溶液和 3 种供试品溶液各 2 l, 分

16、别点于同一硅胶G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乙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硫酸乙醇溶液, 105加热 5 min,显色。可见多被银莲花的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同位置均有紫色的斑点,而小银莲花和黑水银莲花的供试品在该位置没有斑点(见图 5B)。4 讨论通过原植物,药材性状,显微结构,薄层色谱 4 个方面,可以很好地鉴别多被银莲花与它的两种混淆品。原植物特征主要区别在于:多被银莲花根状茎多为纺锤形,三出复叶,叶片广卵形,23 深裂,裂片倒卵形,萼片 1015,雄蕊长810 mm;小银莲花根状茎为圆柱形,叶片近圆形,三全裂,裂片又具缺裂状齿牙,萼片 57,雄蕊长约 3 mm;黑水银莲花根状茎为长圆柱形,二回三出复叶,小叶三全裂,中裂片近菱形,侧裂片歪卵形,苞片具狭翼,萼片 69,雄蕊长 46 mm。药材性状主要区别在于:多被银莲花干燥根状茎呈纺锤形,表皮深褐色或灰7黑色,有细微纵褶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