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76942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健脾消导汤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疗效观 察及对脾胃功能的影响【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儿童;健脾消导汤;外治法特应性皮炎又称异位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多于儿童期发病,其病程长,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临床所见,特应性皮炎患儿发病时常伴有纳呆、便秘、腹胀及舌苔厚腻等脾胃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治疗,随着脾胃功能改善,皮疹瘙痒也随之缓解。为探讨儿童特应性皮炎与脾胃功能障碍有无内在联系,笔者于 2006 年 11 月2008 年 10 月对来本院门诊就治的 48 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就治疗过程中脾胃功能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总结报道如下。1 资料与

2、方法1.1 一般资料48 例均为本院门诊患儿,男 22 例,女 26 例;年龄 23 岁 32 例,36 岁 9 例,68 岁 3 例,8 岁 4 例;病程 0.51 年 18 例,13 年 25 例,3 年 5 例。48例患儿中,纳呆 25 例(52.08%),善饥 11 例(22.92%),食欲正常 12 例(25.00%);便秘27 例(56.25%),腹泻 9 例(18.75%),大便正常 11 例(22.92%);苔厚腻 26 例(54.17%);面色苍白/萎黄 33 例(68.75%)。1.2 病例选择标准符合 1986 年修订的特应性皮炎诊断标准1并能如期复诊者。21.3 症状与

3、体征分级评分标准各类型皮损按所占体表面积分别计分,9%为 1 分,10%29%为 2 分,30%为 3 分,消退为 0 分。皮损类型按充血、渗液或苔藓样变的程度分别计分。瘙痒程度按对睡眠的影响程度计分,轻度瘙痒稍加安抚能安睡为 1 分,中度瘙痒非频繁干扰睡眠为 2 分,重度瘙痒频繁干扰睡眠为 3 分。脾胃功能按食欲,食量,有无饱胀、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腹泻及面色、肤色、舌苔等症状、体征的异常程度分别计分。1.4 治疗方法口服中药健脾消导汤,药用茯苓、白术、薏苡仁、莱菔子、大腹皮、鸡血藤、夜交藤、全蝎、白鲜皮、甘草。临证根据患儿证型和不同兼证作相应加减,如皮损潮红加金银花、茜草根;渗液加泽泻、萆

4、薢;痒剧加白蒺藜、地肤子;纳差加谷麦芽;便秘加枳实等。急性发作症状重者加服抗组胺药如朴尔敏、氯雷他定及维生素C。局部外洗,处方:金银花、地肤子、蛇床子、三桠苦、地胆头等。1 周复诊 1 次,治疗 6 周。1.5 疗效标准以治疗 6 周时患儿症状、体征积分下降指数为疗效评定指标。瘙痒消失,皮损完全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为治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明显消退,积分下降指数90%,60%为显效;瘙痒有减轻,皮损有消退,积分下降指数60%,20%为有效;瘙痒与治疗前相同或加剧,皮损消退少或无变化,积分下降指数20%为无效。3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2 结果治疗

5、结束时,痊愈 14 例,显效 19 例,有效 13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5.83%。经治疗,患儿脾胃消化功能障碍等症状、体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前舌苔厚腻者26 例,治疗后 4 例;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见表 1。表 1 48 例患儿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略) 3 讨论3.1 脾胃功能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主要责之于遗传因素,患儿常有先天性过敏体质。中医认为,其病因病机为先天不足,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复感风热湿邪,蕴于肌肤而发病。据本观察所见,患儿的皮疹瘙痒与脾胃消化功能紊乱相伴而作的占一半以上,其中以大便干燥、纳差、舌苔厚腻最为多见,分别

6、占 56.25%、52.08%、54.17%,且多数患儿肤色苍白干燥,亦为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肌肤不得气血濡养之表象。脾主运化、主肌肤,胃主受纳、腐熟,二者功能涉及了机体新陈代谢生化反应的各个环节,脾胃功能失调,机体代谢产物瘀积,可能对机体产生内源性致敏作用,同样,当外源性致敏物质如鱼、虾、蛋、奶等进入黏膜屏障功能失调的胃肠道,均可对先天性过敏体质的患儿产生致敏作用。3.2 调理脾胃功能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意义由于先天性过敏体质是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因素,所以西医治疗主要使4用抗组胺药、激素和免疫调节剂等;中医则多从湿热、血热、风燥等方面立论。笔者在祛风养血的基础上侧重健脾助运、消食

7、导滞,药用白术、茯苓、薏苡仁、大腹皮、莱菔子配合鸡血藤、夜交藤、金银花、茜草根、白鲜皮、全蝎组方内服,并予中药外洗,内外合治,取得临床总有效率达 95.85%的疗效,患儿在临床症状缓解的同时,饮食、睡眠及身体素质等均有明显改善。提示健脾类中药有可能通过改善胃肠运动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趋于协调,从而改变机体免疫细胞的失衡状态。有关免疫因子的具体改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3.3 防治要点3.3.1 树立信心,坚持治疗由于家长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原因认识不足,发作时急于用药止痒,抗组胺类、激素类药物常能较快缓解皮疹瘙痒,但停药后很快复发,经年不愈,常使家长无所适从,丧失信心。按中医治病求本的观点,治

8、疗的重点应放在改善患儿的过敏体质上,如通过中药健脾利湿,调理改善消化功能,平衡机体免疫机制,增强抗病能力。因此,需要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长期、正确、安全的治疗方案,发作期要及时用药缓解症状,缓解期需根据患儿的具体表现辨证施药,改善患儿脾虚易感的特异性体质。3.3.2 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对儿童特应性皮炎患儿应尽可能做过敏源检测,明确对其致敏的物质,以避免误食误触。一般饮食应定时定量,尽量鼓励患儿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富有营养的高热量、高蛋白食物,品种尽量多样化,以满足机体对维生素、微量元素的需求,要5帮助患儿纠正不良饮食习惯,不挑食偏嗜,少食含各类添加剂的饮料、小零食,夏季避免嗜食生冷食品,以免损伤脾胃,影响消化。3.3.3 调节情绪,乐观舒畅患儿年幼,难以忍受皮疹瘙痒的反复刺激,常表现烦躁易怒、性情乖戾,因肝火内盛而克伐脾土,致脾虚更甚,形成恶性循环;而家长因患儿久治不愈,睡眠不安而常常心身疲惫,焦躁不安。所以,无论是患儿还是家长,均应重视心理疏导,家长要多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对患儿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给患儿一定的自由活动和娱乐空间,多与患儿交流,使之保持心情愉快,能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配合治疗,将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参考文献】1 康克非,田润梅.遗传过敏性皮炎诊断标准的探讨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86,25(2):606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