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06749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考点复习(必修三文化史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1 页 文化史(1)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一)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1、春秋战国出现“百家争鸣”根本原因:社会大变革2、列举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并作扼要评价。(P 课文第 2-3 页)儒家:孔子 哲学思想思想核心是“仁” 、 “礼”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政治思想 主张“为政以德” (含民本思想) ; 提出“正名”主张教育思想“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学习要实事求是、“学而时习之” 、 “学思结合” 、 “当仁不让于师”评价: 当时

2、未受重视,后经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在世界文化史上有重要影响。被推崇为“圣人”孟子 政治思想“仁政” (核心) 、 “民贵君轻” (P 课文第 5-6 页)哲学思想“性善说”道德思想先义后利,舍生取义人格精神要求人们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精神评价: 孟子一书被当作经典,后列为“四书”之一 建立一套系统的政治学说“仁政” ,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 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说,被尊为“亚圣” ,对传统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荀子:哲学思想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主义)(P 课文第 7 页) “性恶论” (但教育可使人由恶变善)政治主张

3、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评价: 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长时间不为正统儒家重视。 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道家:老子 哲学思想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P 课文第 4页) 辩证法思想(矛盾对立面及转化)政治主张“无为而治” 、 “小国寡民”评价: 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 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庄子 哲学思想“齐物” (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 ;(P 课文第 8-9 页)“逍遥” (对事物变化要采取旁观、超然的态度) 。天与人“不相胜” ,人必须顺从自然文学成就寓言、散文蕴涵深

4、邃的哲理智慧和神奇的浪漫主义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法家:韩非:思想主张 主张法、术、势结合,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P 课文第 9-10 页) 认为历史是发展的,主张变法革新。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2 页 评价: 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其思想适应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 1000 多年中,法儒结合,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墨家:墨子 思想主张“兼爱” 、 “非攻” 、 “尚力” 、 “节俭”(P 课文第 7-8 页)评价: 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曾被广泛吸收,战国以后不再受重视。3、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有什么重要

5、意义?(P 课文第 11 页)(1)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2)儒家思想孕育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 (3)道家思想是构成了 2000 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4)法家思想中的其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改革家的理论武器。 (5)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基础; 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繁荣; 推动了社会变革的进程。 )4. 简述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 春秋末产生,其创始人是孔子,提倡“仁” “礼”的学说,但未被统治阶级所重用。 战国时初步发展,孟子主张“仁政” ,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使儒家

6、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二)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汉代儒学:(P 课文第 13-14 页)(1)思想来源:以公羊春秋为骨干,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思想;(2)理论基础:“天人感应”学说:君权神授;(3)新儒学主要增加了四方面的内容: 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大一统 (4)思想核心:大一统(“新”所在) 2、评价(历史意义):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神化皇权;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确立了儒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限制君主的权利,使君主实行“仁政”;3、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7、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根本原因)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三)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理学时期儒学的发展。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 课文第 16 页)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3、主要内容:(P 课文第 16-17 页)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

8、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 (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3 页 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宋明理学的影响 :(P 课文第 18 页)历史作用: 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四)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

9、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 课文第 20-22 页)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1) “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 、 藏书(P 课文第 20 页)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

10、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 ,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2)顾、王、黄(各自著作见课本)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倡导言论自由,建立监督机构;学术上,主张提倡务实学风和行为, “经世致用” ;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 (P 课文第 21-22 页)3、影响(评价):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冲击;给后世民众以深刻启迪;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概述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四大发明的概况:(1)造纸术:(P 课文第 27 页)概况: 纸出现以前的书写材料甲骨、青铜、

11、竹木简、帛 西汉发明植物纤维纸,不适于书写。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人称“蔡侯纸”评价:纸的发明不仅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与人传承提供了有效的载体,也为当时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传播与平民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印刷术(P 课文第 27 页)概况: 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世界最早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印刷的金刚经 。 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节省印刷费用,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对人类的文明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时是泥活字,后来出现了木活字、金属活字。 外传13 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评价: 大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对人类的文

12、明历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4 页 (3)火药(P 课文第 28 页)概况: 唐代炼丹制药时偶然发明,最早记载见于孙思邈著的丹经 ,称作硫磺伏火法。 唐末用于战争,五代和宋朝广泛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14 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评价: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明,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4)指南针(P 课文第 29 页)概况: 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针发明,并用于航海。 13 世纪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评价: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明的时代。2、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进程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方

13、面的成就,长期领先于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春秋时期创立(孔子及其主要学说)战国时期发展(孟子与荀子及其学说)西汉确立独尊地位(董仲舒及其大一统思想)南北朝时期出现危机宋明儒学的创新(理学的代表人物及主张)明清时期遭到批判(代表人物及主张)(二)概述汉字和绘画的起源,知道东晋、唐、宋时期的著名书法名家,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1、汉字与书法(P 课文第 32-33 页)(1)文字的发展历程:刻画符号(新石器时代) 商甲骨文(最早的成熟文字)商周金

14、文(标准字体:籀文)春秋战国:混乱秦:书同文(小篆、隶书)(2)书法:秦篆汉隶 魏晋:发展成为自觉的书法艺术(原因:主观:士人表达情意;客观:文具的改进) (王羲之“书圣” 兰亭序 )隋唐(风格多样):草书张旭、怀素;楷书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卿宋四家(追求个性忽略法度)明代(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P 课文第 33-35 页)朝代 时代风貌 书法名家 艺术特色魏晋南北朝社会危机、士人群体形成、文具改进 王羲之 虚玄灵动张旭、怀素 狂放不羁隋 唐 盛世气象 颜真卿、柳公权 注重规范法度宋 代 社会生活丰富多样 宋四家、赵佶 追求个性、有意无法明 代 社会平民化、世俗化 祝枝山、文徵明 强调个性化刘墉、翁方刚 馆阁体精润美媚,了无生气清 代 世运转衰士人趋时应度 包世臣、康有为 力挽颓风、矫枉过正2、绘画:(P 课文第 37-39 页)起源:新石器时代战国两汉:帛画魏晋:文人画出现(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 升学助考一网通第 5 页 唐:雍容华贵(代表人物及绘画特点)宋元:文人山水画,独立画种,注重意境(原因:文人阶层壮大,理学的兴起)明清:风格奇特(原因:时代的变化,社会动荡)民间绘画:a 兴起原因: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b 代表:张择端(北宋) 清明上河图 ;明清木刻版画、年画、剪纸、布贴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