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3905474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创新精神浅谈践行新课改的几点体会江泽民总书记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面对世界的飞速发展,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课堂教育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主要途径,随着新教改的理念在全国的逐步展开,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我校于 2007 年 9 月开始逐步展开新课程改革,在学习和实践新课改的过程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 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加强政治思想和业务学习,增强实践能力。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充实专业知

2、识。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许多现代教育手段多媒体教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等走进课堂。如果不加强学习,那么必然落伍,也无法胜任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同时在教学改革中,我还发现,过去已经取得的许多成功的经验,今天看来实际上已经阻碍了今天的教学。为了更好更彻底的推进教学改革,必须改进或丢掉过去的成功经验,重新实践,分析,总结以形成新的理念,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良好的教师素质是教育成功的保证。教师只有通过自身不断的学习,总结创新形成自己的教学思想,风格或体系,才能完全适应新2的课堂改革。只有视野开阔,个性鲜明,才能在新的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游刃有余。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课堂教学大

3、多是“灌输式” “填鸭式”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板书学生抄,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没有主动权。实行新的课程改革后,我改掉了以前的做法,还课堂给学生。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让学生积极参加教学的全过程,积极参与知识获取的全过程,把课程教学的时间和空间让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从主演变成了导演,使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展示了自我风采的快感。 教师是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进行必要的启发,让学生多思考,可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或师生共同探讨。他们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进行讨论或争论。只有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完成的,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成

4、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三、做好师、生、家长三方面的沟通工作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大部分学生家在农村,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平时缺乏家庭教育和亲情。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采用与学生单独或集体座谈,让学生给家长打电话汇报学习或思想情况,召开家长会等形式,加强师、生、家长三个方面的沟通工作。只有学生的思想问题解决了,才能让他们一心扑在学习上。让学生了解他们的老师,老师了解他们的学生,知己知彼,这样在课堂教3学中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四、大胆进行课堂结构改革,打造高效课堂 素质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要使受教育者能主动的学习,主动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

5、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我的做法是根据内容选择适当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上的资源和电脑上的资源(制作课件,观看光碟等) 。具体做法我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预习课,新课,习题反馈课。 1.预习课:教师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图画,小故事或探究思考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兴趣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布置预习任务(探究,思考的内容) 2.新课:新课主要是理论知识和新知识,由于学生对此类问题的理解难度大,我认为应以教师讲解引导为主,学生补充为辅,多运用启发式教学,把问题分解,由易到难,步步深入。从而达到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理论知识和规律性知识的形成,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引导,由学生总结。只有理解

6、才能熟练运用。在解决相关例题时,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然后由师生共同完成解题过程,规范他们的解题步骤。这样有利于学困生的学习,能大面积提高学困生的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习题反馈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设计不同的习题任务,可以由简单到中到难几个层次,既能让学困生学到知识,会解决问题,又能让尖子生吃得饱。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标,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选择制定教学方法时,要从学生所处的学习主体地位出发,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使学生能乐观的学习,主动的参与,富有创意的发展。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的特点,在教学具体内容时,多创设新颖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堂知识的问题,多增加一些必要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思考并解答,让学生去发现,去创新。 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打造高效优质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一项持续而艰苦的工作,需要我们在理论和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研究。只有广大教师不断的更新理念,提高自身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精神,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化,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教学不断走向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