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

上传人:野鹰 文档编号:3904947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 年申报水利专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材料要求根据省市职称办有关文件和工作要求,我市 2015 年报送水利专业工程师评审材料要求如下:一、申报范围和要求申报对象应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任现职期间工作表现良好,符合专业技术资格条件的水利科学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建设、生产运行等专业工程技术人员。(一)学历、资历要求1.大学本科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4 年以上;2.大专毕业,取得助理工程师后,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4 年以上。3.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破格申报:所学专业与现从事专业不一致,在现专业岗位工作已符合第 1、2 条学历资历年限,并取得职称办认可

2、的相关专业培训合格证;取得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 10 年以上,并取得助理工程师资格 5 年以上;市(厅)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破格人员均应对照破格条件填写晋升专业技术职称面试答辩表,参加面试。以上所述从事本专业工作及助理工程师任职年限,统一计算到 2014 年年底。(二)继续教育要求专业技术人员要按照苏州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意见的要求,自觉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每年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不少于 7 天或 42 学时(公共知识为1/3,专业知识为 2/3)。(三)专业理论知识要求掌握水利工程各专业必备的专业理

3、论知识和技术知识,具体要求如下:1陆地水文专业:水力学、气象学、陆地水文学、地下水文学、水文勘测、水文预报、水文水利计算、环境水利等。2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专业:工程水文学、水力学、工程力学、运筹学及系统工程、水利技术经济与水利水电规划、水资源规划及利用与灌溉排水、水利工程及水工建筑物等。3河流泥沙及治河工程专业:水力学、流体力学、泥沙运动力学、水文学、结构力学、河床演变及河道整治、河流模拟等。4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水文学、水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建筑结构、农田水利学、水工建筑物、抽水站、农村水电站、水井排灌技术、水利工程施工等。5水土保持专业:土壤学、地质学原理、土壤侵蚀原理、森林植物学、森林生

4、态学、水文及水力学、水土保持林学、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技术经济学等。6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及电子学、自动控制原理、水轮机和水泵、水力机组调节、水力机组辅助设备、水电站自动化等。7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结构力学、水力学、岩土力学、工程水文、工程地质、建筑结构、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经济学等。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专业:运筹学、电工电子学、建筑材料、结构力学、工程经济学、施工系统分析、水工建筑物、施工机构、施工技术、施工组织与管理等。(四)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要求1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1)必备条件: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领域的理论、水利水电量测

5、技术知识以及模型试验相似理论知识进行科研工作。熟悉相关专业的专业知识,独立承担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有关本专业科研课题的研究。有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和经历。(2)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曾主持过中、小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型水库、河道枢纽、灌区、泵站、小型水电站等)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作为技术骨干参加完成的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通过市、厅级以上部门鉴定。作为专题或分支专业、专项方法的技术骨干参加过省、部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的全过程。在科研工作中,吸收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参与编写研究大纲,确定技术途径或科研方案。曾参加过科研课题和科研项目的方案、报告的评审工作,具有对科研成果报告的精确性

6、、使用价值和所达到水平进行评估的能力与经历。曾负责主持过 2 个以上模型试验的具体操作以及测验项目数据的采集。曾具体承担过 2 个以上水利水电科研项目的原型观测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数值计算、资料整理。2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1)必备条件:较全面地了解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方针、政策,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进行规划、勘测、设计工作。熟悉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曾组织开展中、小型项目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或独立承担过中型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有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与经历。(2)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曾参与大、中型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担任大、中型项目中

7、的专项负责人,并参与报告编制。曾担任中、小型项目负责人,或主持小型项目全过程,并能负责项目审核,负责编写技术报告。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编写有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两项以上。曾参与编写 2 项以上中型及以上项目的规划、勘测、设计大纲,或独立编写出中型以上项目技术报告、技术专题报告、技术总结等技术文件。在已完成的本专业技术工作中,吸收采用了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经专家鉴定在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省(部)级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县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下达的规划、勘测、设计项目的主持人或 2 项以上的主要参加者。3从事施工建设工作

8、的技术人员(1)必备条件:较熟练地运用施工技术标准及规程、规范进行施工建设和管理工作。掌握招标、投标、合同管理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了解水利工程建设的一般工艺流程,有参与中、小型施工项目的经历。有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和经历。(2)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曾参加大、中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并担任专项施工负责人。担任中、小型水利工程项目负责人,或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中型项目施工建设的全过程。在施工建设中,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如期完成施工任务,曾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经验,应用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 1 项以上,并取得一定成效。曾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参加编制各时段的工作计划及各种标书

9、、承包合同。曾参加中、小型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报告等评审工作,或工程进度、质量的检查工作,具有对施工质量、施工水平进行评估和鉴定的经历。在施工全面计划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与全面经济核算等全面综合管理中,作为主要参加者,参与了相应施工管理办法的制定,并付诸实施。4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1)必备条件:较全面地了解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方针、政策,能够较熟练地运用本专业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开展本职工作。熟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本职工作程序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能在工作中熟练运用,并曾参加某一生产运行技术工作的全过程。有指导初级技术人员工作和学习的能力与经历。(2)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0、曾参加大型水利工程的生产运行技术工作,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担任中型水利工程(水库、河道枢纽、灌区、泵站)某一单项生产运行的技术负责人,或负责小型水电站的生产运行技术工作,较好地完成任务。曾作为专项技术负责人或技术骨干参加县级以上水利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站网运行技术咨询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任务。曾主持制定或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与制定生产运行管理办法(质量监控)或对已有的技术标准、管理办法提出过较为重要的技术性建议。曾参与编写出所分管范围内技术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或独立组织分管工作项目的实施,掌握工作计划执行情况和质量管理情况,取得良好效果。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完成过省内重要水利工程的水

11、情预报、水文测验、站网建设、水文水资源调查及资料整编工作。曾主持县级以上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或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同级项目 2 项以上。曾主持 1 项或主要参加 2 项以上水行政许可(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许可、取水许可、采砂许可等)工作全过程。作为主要参加者查处解决过水事纠纷或水事违法案件。(五)业绩、成果要求 1从事科研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2)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3)作为技术骨干参加过市(厅)级以上综合研究

12、课题工作 2 项以上,或县级 3 项以上且为单项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4)主持过市(厅)级单项研究课题 2 项以上,并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鉴定验收。(5)参加完成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2 项以上,并取得实效有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评价的证明材料。(6)获得水利水电科研新产品、新技术国家专利 1 项以上。(7)作为主要技术骨干参加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1 项以上,或市(厅)级重点科研项目 2项,并经评审通过。(8)主持制定 1 项以上试验研究的数学模型,并使用计算机编制成标准应用程序,经同行专家认可。2从事规划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13、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2)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3)参加完成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2 项以上,并取得实效有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评价的证明材料。(4)作为主持或主要参加者编制过小流域或区域水利规划,其成果经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查,或作为立项实施。(5)作为技术骨干参加水库库容在 1 千万立方米以上或灌区面积在 5 万亩以上的水利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查合格。(6)主持水库库容在 1 千万立方米以下或灌区面积在 5 万亩以下的水利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工作,经上级主

14、管部门审查合格。(7)参与编写流域规划、技术规程、技术标准 1 项以上,并经业务主管部门批准实施。(8)参加市(厅)级重点项目 1 项以上,或主持县级以上重点项目 2 项以上,并经专家评审通过。3从事施工建设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2)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3)在施工建设中提出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已被采用并取得显著效益。(4)在施工建设中,作为主持或主要参加者建设完成的中型水利工程或多项小型水利项目

15、,或城市、厂矿供水工程,已竣工并投入生产,运行正常,未发现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 (5)作为主要参加者,参加完成的本专业技术标准、施工规程、管理办法等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采纳并颁行。4从事生产运行工作的技术人员,任现职期间,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县(局)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2)县(局)级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前三名,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3)参加完成的新技术成果推广应用 1 项以上,并取得实效有市(厅)级以上业务主管部门评价的证明材料。(4)作为主持或主要参加者参加市(厅)级行业标准、规范的制定,其主笔编写

16、的部分章节被采纳。(5)在工作中,有创见地提出生产运行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被采纳实施。(6)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过中型工程项目的环境评价、经济评价等专业技术工作,参与编写的技术报告被审查通过。(7)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过省级重点小流域治理工程,并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或担任市级小流域治理项目的负责人,完成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的验收。(8)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中、小流域的水文勘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验、水文资料整编、水情预报、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监测评价、水文站网规划等工作,或完成过水文测试方法的试验研究、径流试验研究、水文地质参数的试验研究等工作,通过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或者作为主要参加者编制的水文水资源技术成果被市(厅)级业务主管部门确认或采用。(9)作为主要参加者完成排涝面积在 15 万亩以上或灌溉面积在 5 万亩以上的农田水利工程,或排涝面积在 3 万亩以上或灌溉面积在 5 千亩以上的农田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