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04865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与评价答案八上语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 七律 长征 一、 1万水千山 铁索 wi y mn 2.(1)等闲:常; (2)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3)走泥丸:像小泥丸一样的滚动;(4)开颜:欢悦。 3.(1)五岭逶迤腾细浪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4)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宣传队 播种机 5.血战湘江 突破乌江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二、 (一) 6.首联开门见山赞美了红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革命精神,这是全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全诗的艺术基调。它是全诗精神的开端,也是全诗意境的结穴。 “只等闲”表现了红军

2、藐视困难的革命精神,也表现了红军在刀剑丛中从容不迫,应付自如,无往不胜的铁军风貌,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7.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的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 “腾”字突出五岭的奔腾气势, “磅礴”形容其巍峨高大。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反衬红军藐视困难英勇无畏的高大形象。 8.“暖”字,既写出了 5 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又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 9 “三军”指“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 。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对红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更表达了

3、他对夺取长征全部胜利的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0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 11C (二) 12jng hun ln chn bi 13水调歌头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毛泽东的水调歌头 游泳 14 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抒发了对祖国“旧貌变新颜”的沧桑巨变的讴歌和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志豪情。 15要求简要写出人物的事迹。 三、习文练笔 二 长征组歌两首 一、 1.(1)天网恢恢 天马行空 (2)水涨船高 水泄不通 (3)如日中天 如火如荼 (4)风雨同舟 风烛残年 2.A 3.B 4.B 5.A 6.A 7.毛主用兵真如神 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

4、高于天。 8.草毯泥毡扎营盘 横断山 敌重兵 风雨侵衣骨更硬 二、 (一) 9.“横断山,路难行。敌重兵,压黔境。 ”;红军战士依靠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帮助以及毛主的英明领导克服了一次又一次的困难。 10.写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交代了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11.歌词的中心句,水到渠成,画龙点睛地盛赞了毛主用兵如神的军事艺术。 12.有:“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草毯泥毡扎营盘。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主要是从气候寒冷、缺衣少粮这两方面来写的。 13因为红军“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 14.运用了拟人、比喻的

5、修辞手法;既流露出作者对红军战士的挚爱之情,又表现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5不能。从诗题“过雪山草地”看, “雪山”在前, “草地”在后;从红军长征的行动看,也是先过雪山,后过草地。另外,如果颠倒了,也不能押韵。 (说到一点即可) (二)16n ln hn du zh 17C 18D 三、 19. 三 老山界 一、 1B 2A崖 B肌 C身 D冽 3像野马在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4D 5C 二、 (一) 6表达作者豪迈、喜悦的心情。 “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7包含每一步都走得很小心、很艰难的意思 8曲折 陡峭 9 “

6、之”字拐的路上 仰视 俯视 10C 11走路难: “向上看就在脚底下。 ”“陡极了只有一尺多宽。 ”“ 都想努一把力,好快些翻过山去” 睡觉难: “路只有一尺来宽不就骨碌下去了么? ”“寒气逼人浑身打着颤” , “横着心躺下去” 吃饭难: “肚子很饿,力气不够” 、 “鼓着勇气前进” 处境难:“伤病员都下了担架走,旁边需要由人搀扶着” , “机关枪声很密” “慰问和帮助伤员病员” ,敌人追击 12 表现红军战士顽强不屈,艰苦乐观 ,昂扬奋发 ,不怕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与革 命乐观主义精神。 (二) 13常阴暗、不定什么时候忽然来一阵雨、有很多条不知何来何去的小河。 14交代环境,表现红军战士

7、不怕艰难的精神。 15傍晚到了一条河沟边,有些矮树,大家尽量把棚子搭好一些,煮了麦面疙瘩吃,肚子美美地享受了一顿饱餐。夜里没下雨,还见到了几颗疏星,算是过草地的良宵美景。 16B 17提示:可围绕“化悲痛为力量”来写。 18相同点是:采用了第一人称、顺叙,主要表现众多红军战士而不是某一个人物,有人物的语言、行动描写,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等。 三、 四 草 一、 1.Aqn Byn Csu n Dji 2.犹 惧 详 翠 清 3.B 4阿姨刚才我拿十元钱买了单价四元六角的一支钢笔,没等您找钱我就走了,请您费心回想一下是不是这样,谢谢您,给您添麻烦了 5王愿坚 短篇小说 红军长征过草地 二、 (一

8、) 6周副主详细了解有毒野菜的情况。 7.让部队掌握野菜的有关情况,以避免再次发生食用有毒野菜的事件。 8.要医生马上去救治中毒的战士们;要担架抬上杨光赶到总部去报告,并给部队下发一个切勿食用有毒野菜的通报。 9.周副主又举起了那棵野菜看了看,慢慢地把它放进嘴里。周副主那干裂的嘴唇闭住了,浓密的胡须不停地抖动着,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嚼了一阵,吐掉残渣。 10.周副主易近人、关心战士、考虑事情全面周到。 11 (1)祸兮,福之所倚(2)长大了,对事物的认识水就会提高(3)吃苦不一定是坏事(4)吃苦能培养人的坚强意志 (二) 12雹 霉 ln x 13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 14B 15B 16.

9、“刮”字写出了卢进勇对稀糊的珍惜, “居然”是意想不到的意思,表达了卢进勇当时的惊喜心情。 17 表达了卢进勇对战友处境的同情、关怀而又无能为力的心情。 三、 五 长征节选 一、 1m nng y gu bi mo 2A (句号应在下引号前)3万籁俱寂:形容一点声音都没有。 特写:影视艺术的一种手法,拍摄人或物的某一部分,使之特别放大(多为人的面部表情) 。沉吟:(遇到复杂或疑难的事 )迟疑不决,低声自语。 纵身:全身猛力向前或向上(跳) 。 先遣:行动前先派出去担任联络、侦察等任务的(人员或组织) 。 4.E.毅然 C.猝然 A.依然 B.愕然 D.惨然 5.例:智慧的海洋 文明的桥梁 进步

10、的阶梯 二、 (一) 6A 7B 8周团长赴水塘自尽,是为了战友,为了革命事业。所以从大局来看是值得的。 9B 10A 处表示停顿,B 处表示省略。 11例:他在灰色的时代里树立了光辉的形象,无私无畏,视死如归,感人肺腑,荡人心魄。向胆怯横眉,向苟且挑战,那匍匐赴死的一幕,永远沉淀在我们的心底,叩击着我们的心弦。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沼泽丛生的草地里,艰难困苦的年代中,是他们中华史上亘古不变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谱写了中华大地上最壮美的诗篇。 (二) 12颠连:山峰连绵不断 莫道:不要说 欲晓:快要天亮 13 .“风景这边独好”表面是赞美会昌山风景美丽,实际是对红色根据地的赞美,与对国统区形

11、成对比。 14.从近处向远处把连绵无际的逶迤山峰和目光之外的遥远的东海呈现在读者眼前,使画面无限拓展。既印证上阕的“风景这边独好” ,也暗示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 15.清乐 会昌一词通过登临会昌山的所见所想,表现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和希望,但也流露出一种忧郁之情,然而作者坚信革命虽然曲折艰难,但必然成功,词句中充盈着乐观的激情。 三、 第一单元检测 一、 1.C 2.D 3.A 4.参考答案:定 战 破 斗 据 取 擒 出 爬 过 渡 冒 忍 5.B 6.C 7.高山的雄伟,土石积淀中的漫长与沉默;景色的秀美,万物生长中的艰辛与蓬勃。 8.雪皑皑 高原寒红军不怕远

12、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寒气逼人,刺入肌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二、 (一) 9.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10.腾细浪;走泥丸 。 11.不怕。 12.叙事诗 七言律诗 13.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 (二) 14.不行。 “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宏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 “又是”表现了声音的“不可捉摸” ,反映了一种特有的自然现象和人生的主观感受,改为“还有” ,意味着确有几种声音,与“不可捉摸”就矛盾了。 15.与调一个位置不好。四个“像”其实可分为两组,一组以动物作比,一组以水流作比,两组在比较声音方面,都是一小一大,表现了听觉上或小或大的两种“不可捉摸”的

13、感受。如果与对调,就不能表现听觉上的矛盾感受。 16.课文从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角度描写景色。 起衬托中心的作用。 17.表达了红军战士乐观,无畏的胸怀和思想境界。 (三) 18.jin ling qing l 19.环境 衬托出行军的艰难,行军战士的勇敢顽强 20.战士们的心情很沉重,因为他们知道冻死的老战士就是军需处长。 21.赞颂军需处长那一心为公,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崇高精神,他是将军和战士们心中不朽的丰碑。 三、 22.周瑜 徐庶 23.吴用 宋江 戴宗 李逵 四、 六 枣核 一、 1 qio qi yn xin p dn png j qin h 2. 蹊跷:奇怪。

14、 殷切:深厚而急切。 故弄玄虚:故意地玩弄花招,使人莫测高深。玄虚,使人迷惑的花招、手段。 风烛残年:比喻老人所剩的日子不多了,随时会死去。风烛,风中燃烧着的蜡烛。 嫣红:鲜艳的红色。 游子:离家在外或久居外乡的人。 泛舟:坐船游玩。泛,漂浮。 3萧乾 萧秉乾 枣核 4“能否”去掉改成“大多数的青少年都是这样认为的” 。“立刻” “马上”语意重复,去掉一个。改成“我多么渴望有一个再学习的机会呀!” 5.错过了朝阳、看到满天的星光 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 (一) 7.索枣核、得枣核、话枣核、议枣核 8.改变之后语气不强烈,不能够强烈地表达出作者对祖国家

15、乡的思念之情。 9.这位友人想在自己的家园中种下一颗枣树因为他思念家乡。 10.“年纪越大、思乡越切” 、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等词语就集中表达了这种思乡之情。 (二) 11.坟墓、海峡 12.爱国 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4.妈妈,原谅儿子的不孝,我回来迟了;家,我终于又回到你的怀抱了。 三、 七 最后一课 一、 1 gng wn ch q chng w du zhun 2.惩罚:处罚。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诧异:惊奇。 宛转:(歌声、鸣声)抑扬动听 3.B 4. 那本书你看完了吗? 5.FBEADC 二、 (一) 6.监狱大门比喻普鲁士对法国人民的统治和封锁, “钥匙”比喻法国语言。除了表达强烈的爱国热情外,还表达了对学生的无限期望,对民族和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7.动作描写,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毕生从事的教育事业的无限留恋,对祖国故土一往深情的热爱。 8.解释说明 9.不爱学习、贪玩转变到热爱法语、认真学法语;从幼稚、不懂事到爱祖国、很敌人。 10.指韩麦尔先生的爱国主义形象在小弗郎士心中显得崇高、伟大。 (二) 11.日本攻占北京,沦为亡国奴的羞愧。 12.教员办公室的寂静正是教师心情的表现,亡了国的人内心的悲伤及煎熬。 13.没有任何声音!学生们不,不是学生们,而是亡国奴们也和他一样因羞愧而静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