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3904763 上传时间:2017-08-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19.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全程复习方略二轮复习专题能力提升练(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专题能力提升练(九)(45 分钟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12 小题,共 48 分)1.(2015泰州三模)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 “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A. B. C. D.【解析】选 B。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符合题意;认为同名村恳亲会的 举办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夸大了恳亲会的作用,

2、不选;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错误;故答案选B。2.(2015南京三模)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2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解析】选 B。材料强调“四君子”蕴含的文化,没有体现对人的影响,排除 A;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

3、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 符合题意;C、D 均与材料主旨不符。3.(2015浙江五校联考)“新中装”在北京 APEC 会议上闪亮登场。 “新中装”将民族传统、中国风范、领袖气质、东方元素等要素融入其中,承载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表达了中国当代的国家精神和崭新的国家面貌。得到与会者的高度赞誉。这表明()健康向上的文化总是会被人们主动接受的传统文化有稳定性但具体内涵能因时而变中华文化既保持了民族性又体现了时代性不同文化之间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A. B. C. D.【解析】选 A。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

4、化的特点,并不总是主动接受的,表述有误;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文化之间交融”, 不符合题意;材料中“新中装”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中华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符合题意。4.(2015泰州一模)“我们进行历史教育,并不是要耽搁在历史的苦难上唉声叹气,而是要从历史中塑造民族精神。 ”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A.发挥“主心骨”的引领作用B.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C.吸收、借鉴国外的优秀文化D.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解析】选 B。本题考查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从历史中重塑民族精神就应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B 正确;因为设问强调的是“从历史中” ,故排除 A、C;D与题意不

5、符。5.(2015泰安一模)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祭奠亡灵,祈祷和平!在 2014年 12 月 13 日首个国家公祭日仪式上,全场高唱国歌,防空警报拉响,车辆轮船汽笛长鸣,人们低头默哀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的意义在于()能够为改革创新注入时代精神有利于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能够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 B. C. D.【解析】选 C。举行这一公祭日活动有利于让人们铭记历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题意。 与题意无关。6.(2015盐城三模)2014 年,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的主题曲小苹果迅速流行。不少网友称,被这首歌“洗脑”

6、后“唱得停不下来”,并戏称其为“神曲” 。 小苹果的流行说明()A.群众喜爱的文化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B.文化发展要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C.通俗文化日益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主流D.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通俗性的特点- 4 -【解析】选 B。本题考查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化等有关知识。 小苹果的流行说明文化发展要满足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故选 B 项;A、C、D 三项说法错误。【加固训练】为纪念邓小平诞辰 110 周年,CCTV-1 播出了 48 集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收视飙红。这说明()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形式创新是实现文化繁荣的根

7、本途径弘扬主旋律的文化具有强大生命力A. B. C. D.【解析】选 D。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作为弘扬主旋律的红色影片深受人民群众喜爱,表明先进文化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呼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正确。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可能是先进文化,也可能是庸俗文化;实现文化繁荣需要创新,但不只是形式的创新,错误。故选 D。7.(2015德州二模)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了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这说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坚持“双百”方针以促进指导思想的多元化弘扬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把满足人

8、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A. B. C. D.【解析】选 B。针对文艺提出的要求,我们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要弘扬- 5 -主旋律,把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正确;说法错误,要推 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说法错误,要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8.(2015泰州一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由增强国家经济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A. B. C. D.【解析】选 A。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

9、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是由我国的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 正确;与设问要求不符;本身说法错误。9.(2015烟台一模)2015 年 2 月 28 日,烟台市连续第四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极大提升了烟台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在文明城市创建过程中,烟台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尤其是胶东红色文化的价值,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承接;采取多种方式,吸引群众自发参与到文明创建活动中,以广大市民作为文明创建活动的主角。这表明()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化建设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精神文明创建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A. B

10、. C. D.- 6 -【解析】选 D。材料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文明创建是广大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符合题意。 错误,文化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错误,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10.(2015济南一模)2014 年 12 月,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原副院长邹碧华因公殉职。他投身司法事业 26 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中宣部追授其“时代楷模”荣誉称号。邹碧华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民族精神的内涵在不同历史时期根本不同A.

11、B. C. D.【解析】选 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邹碧华投身司法事业 26 年,坚持用理想与激情去影响和引导大家做好工作,推进法治进步,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印证了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理想是人们前进的强大力量和精神支柱,正确; 材料未体现; 中的“根本不同”说法错误。11.(2015潍坊二模)近年来,多位明星艺人的劣迹被曝光。他们屡屡违法失德,除了自身法律意识淡薄、道德修养有待提升以及圈子文化影响等因素外,部分公众和媒体的“审丑”心理和过于宽容的态度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要解决此类问题,国家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7 -主导文化

12、市场,引领社会文明风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大众各种精神文化需求A. B. C. D.【解析】选 A。本题考查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材料中的问题,国家应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正确;中的“主导” 说法错误;中的“ 各种精神文化需求”说法错误。12.(2015青岛一模)个人的选择,汇成心灵的暖流、点亮道德的星空。两年多来,有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有危急关头舍己救人的少年,有累倒在参加司法改革座谈会途中的法官,有让迷路老太靠在腿上睡了一小时的民警。这些平凡人的行为给我们的启示

13、是()从身边小事做起,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要承袭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要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多元化指导,投身精神文明创建活动A. B. C. D.【解析】选 C。面对歹徒“争做人质”的教师和干部,舍己救人的少年等人的行为,启示我们要从身边小事做起,加强自身修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中的 “承袭传统文化”说法错误;中的“ 多元化” 说法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52 分)13.(23 分)(2015临沂一模)从古至今,通俗文艺为大众喜闻乐见,成为中华民- 8 -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部分。近年来,从小品、相声、流行歌舞到电视娱乐节目,通俗文艺精品,或益智,或针砭时弊,或娱

14、乐身心,以通俗的形式传播着真善美,大大丰富了我们的舞台和荧屏,赢得大众口碑。但一些文艺作品,为追求点击率、收视率和票房收入,“用欲望取代希望,用单纯感官刺激替代精神快乐”,格调低下,哗众取宠,通俗演变为低俗,社会责任感缺失,最终也会失去市场。(1)结合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15 分)(2)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8 分)【解析】第(1)问结合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考查学生对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认识。解答这一问,应围绕“如何正确看待人民群众对通俗文化的需求” 来展开。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15、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多样风格的文化产品。应广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为社会提供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产品。要提供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第(2)问,设问要求根据材料,运用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说明文艺创作应如何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文艺创作如果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就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因此,好的作品既要关注市场又要注重思想艺术性,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两点论与重点论是相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社会主义文艺要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答案:(1)人们对文化的需求具有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应该提供多种类型和风格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通俗文艺历来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9 -无论 什么类型、 风格的文化,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都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通俗不等于低俗,低俗的文艺作品最终会失去市场。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和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倡导的大众文化。(2)要坚持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文艺创作必须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要坚 持两点论与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