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43824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摘要 目的:探讨乳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 32 例合并糖尿病的乳癌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精心护理。结果:32 例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发生淋巴管漏 1 例、皮下积液 1 例、皮瓣坏死 1 例,经及时发现和处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糖尿病患者全身情况差,伤口愈合缓慢,易发生感染。为顺利手术,术前积极控制血糖,做好健康教育,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保障。关键词 糖尿病;乳癌;围手术期对乳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控制血糖和防治感染是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的关键。我科自 2002 年 12 月至 20

2、05 年 12 月收治乳癌伴糖尿病手术患者共 32 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32 例,男 1 例,女 31 例,年龄 36 岁65 岁,平均年龄 56 岁,均确诊为 1 型或 2 型糖尿病。术后发生淋巴管漏 1 例、皮下积液 1 例、皮瓣坏死 1 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9.37(3/32),其余患者手术恢复顺利出院。22 围手术期护理方法2.1 术前护理2.1.1 心理护理 糖尿病患者因术后患侧胸部形态改变及担心伤口不易愈合,往往会产生恐惧、沮丧、忧虑和绝望等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解释。同时,可介绍一些成功的范例,使其

3、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手术。2.1.2 饮食指导 向患者说明饮食对控制血糖的重要性,使患者自觉、主动遵守饮食计划,如早餐、中餐、晚餐三餐定时定量进食,严格糖尿病饮食,限制糖及脂肪的摄入。2.1.3 健康教育 介绍血糖及尿糖的测试及胰岛素皮下注射技术,介绍低血糖的表现及应急处理、糖尿病有关并发症的防治,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2.1.4 血糖的观察与药物治疗的护理 根据入院时空腹血糖,术前 1 周停用口服降糖药,改用注射胰岛素。每日空腹及 3 餐后 2 h 各测 1 次血糖,根据血糖水平适当调整胰岛素用量。一般要求血糖浓度术前控制在 5.6 mmol/L11.1 3mmolL1,尿糖保持()(+)。

4、胰岛素要在进餐前 30 min 注射,嘱其按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2.2 术后护理2.2.1 严密监测血糖及生命体征 由于术前禁饮食,术后分解代谢增强,患者处于饥饿状态,因此应严密监测血糖水平。当日应每隔 2 h3 h 监测血糖、尿糖及尿酮体。术后原则上予以足量糖,并用胰岛素加以控制,一般静脉点滴每日总量为 150 g 左右2。术后血糖控制在 7.8 mmolL 以下有利于病情恢复,同时严密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变化,密切观察患者尿液颜色、气味,正确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保持水电解质平衡。2.2.2 加强呼吸道管理 待患者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及有效咳嗽,经常更换

5、卧位,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状的发生。2.2.3 预防感染 遵医嘱应用有效抗生素、及时无菌换药,换药后敷料应加压包扎外,还应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出汗后及时更换内衣。2.2.4 加强引流管护理 妥善固定引流管,注意使引流管保持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色、质、量。42.2.5 营养支持 鼓励患者早期进食,减少静脉补液,恢复饮食后可由静脉点滴普通胰岛素改为皮下注射、口服降糖药物控制血糖,有效的营养支持可促进机体康复。3 体会通过对乳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我们体会到,必须做好患者的全面护理。严密观察并及时治疗并发症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手术前应积极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接近正常水平,同时进行有关糖尿病和乳癌的健康教育,实施合理的饮食指导,及时准确地测定血糖,使患者安全地接受手术。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呼吸道管理及基础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参考文献:1 刘文翰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1):7192 黄志强,黎肇祥外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