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9399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鼻炎滴剂抗炎消肿药效学研究作者:金桂芳,张文军,谭毓治【摘要】 目的 研究鼻炎滴剂抗炎、解热、缩血管及抑菌作用。方法 通过观察鼻炎滴剂对棉球肉芽肿、耳廓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研究其抗炎作用;通过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观察抗过敏作用;通过热板法和扭体法实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平板法观察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 鼻炎滴剂能显著降低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鼻炎滴剂能降低兔耳灌流量,显示收缩血管的作用;鼻炎滴剂在体

2、外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结论 鼻炎滴剂具有抗炎、镇痛、抗过敏、缩血管和抑菌作用,这些结果为鼻炎滴剂散风、清热、通窍,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等疾患提供了药理学实验依据。 【关键词】 鼻炎滴剂 抗炎 消肿 抑菌鼻炎滴剂系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生产的中成药,由盐酸麻黄碱、黄芩苷、金银花提取液、辛夷油、冰片等药物组成,具有散风、清热、通窍功能,用于风热蕴肺型急、慢性鼻炎。为进一步为其治疗作用提供药理、药效依据,笔者进行了相关的药效学研究。1 材料1.1 受试药物2鼻炎滴剂(佛山德众药业有限公司

3、生产,批号 08108,因本药既有中药提取液又另添加中药有效成分,剂量无法用含生药量表示,故本文中用样品药液的毫升数来表示);地塞米松磷酸盐注射液,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批号 20080855。阿司匹林肠溶片(以下简称“阿司匹林”),济南永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 080108。盐酸麻黄碱注射液(以下简称“麻黄碱”),东北制药集团公司沈阳第一制药厂。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山东瑞阳制药公司,批号:08032702;磷酸组织胺,上海生化试剂厂产品。角叉菜胶,辽宁省药物研究所提供。伊文思蓝,为 Flucka 产品;二甲苯(分析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90662 厂生产。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卫生部

4、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产品。1.2 菌种肺炎克雷伯杆菌CMCC(B)46108、乙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04、甲型溶血性链球菌CMCC(B)32213、变形杆菌CMCC(B)49105、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1、大肠杆菌CMCC(B)44101,以上均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菌检定所;肺炎链球菌,广东药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1.3 动物NIH 小鼠,体质量 1921 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 2008A001;SD 大鼠,体质量150170 g,雌雄各半,合格证号 2008A020;新西兰兔,体质量 2.02.2 kg,雌雄兼用,合格证号 2008A004,均由广东省医学实验

5、动物中心提供。2 方法与结果32.1 抗炎实验2.1.1 鼻炎滴剂对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1,2 SD 大鼠 50 只,随机均分 5 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 3 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 2、4 倍,给药体积均为 0.04 mL/只)、地塞米松组。各实验组小鼠每日滴鼻给药 1 次,给药体积均为0.04 mL/只,连续 3 d,末次给药 1 h 后,分别给大鼠尾静脉注射 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 0.4 mL/100 g,随即滴鼻给予 1%()磷酸组织胺 0.02 mL/只(0.2 mg),20 min 后处死大鼠

6、,将鼻腔分离剪下,剪碎置 10 mL 具塞离心管中,加 73(VV)丙酮与生理盐水混合液 4 mL 浸泡,45 孵育 72 h,期间振摇数次,3 000 r/min 离心 15 min,取上清液于 610 nm 比色测定其吸光度。由结果可看出,鼻炎滴剂的 3 个剂量组吸光度均小于空白对照组,表明鼻炎滴剂能非常显著降低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见表 1。表 1 鼻炎滴剂对大鼠组胺性鼻炎鼻黏膜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P0.01(t 检验)2.1.2 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3 NIH 小鼠 50 只,随机均分 5 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

7、3 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 2、4 倍,给药体积均为 0.05 mL/只)、地塞米松组(0.05 mL/只,即 0.25 mg)。各实验组小鼠每日耳廓涂药 1 次,对照组涂以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 3 次,末次涂药后 1 h,各组小鼠用蒸馏水洗去药液,用干棉球擦净。各组小鼠右耳涂二甲苯 0.05 mL/只,左耳作对照,15 min 后处死小鼠,用直径 7 mm 的打孔器将双耳相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用 FA2104S 电子分析天平(上海天平仪器厂)分别称重,按下式计算右耳肿胀率:右耳肿胀率(%)=(右耳片质4量-左耳片质量)/左耳片质量100% 。结果

8、表明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均有非常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见表 2。 2.1.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1 SD 大鼠 50 只,随机均分 5 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 3 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用原液,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 2、4 倍,给药体积均为 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实验时,用乙醚吸入麻醉,在每只鼠的左右腋窝部用碘酒消毒,75%()酒精棉球脱碘后,各切开 1 cm 长小口,用眼科镊将 30 mg 的高

9、压灭菌棉球(各加入氨苄青霉素 10 mgmL-1个-1,50 烘干)从切口处植入皮下,随后缝合皮肤。从手术当日开始给药,每日 1 次,连续 7 d,第 8 天打开原切口,将棉球取出,剔除脂肪组织,70 烘干,称重。将称得的质量减去棉球原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结果显示,鼻炎滴剂组的棉球肉芽肿干重明显小于空白对照组,说明其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见表 3。表 2 鼻炎滴剂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表 3 鼻炎滴剂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2.1.4 鼻炎滴剂对大鼠足肿胀的影响1,4 SD 大鼠 50 只,随机均分 5 组,即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 3 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

10、组分别为 4 mL、2 mL、1 mL 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 2、4 倍,给药体积均为 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 1/5、1/10、1/20)、地塞米松组(皮下注射给药)。 因局部给药,难以观察本项目的指标,故灌胃给药。连续 3 d,用软皮尺先测定每鼠右后肢正常踝关节周长,末次给药 1 h 后,分别在大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 1%角叉菜胶混悬液 0.05 mL/只,致炎。随后分别于 1、2、4、6 h 各测 1 次右后肢踝关节周长,记录结果,按下式计算肿胀率:5肿胀率(%)=(致炎后周长-致炎前周长)/致炎前周长100%结果可看出,在给药后不同时间,与空白对照组相

11、比,鼻炎滴剂用药组和阳性对照组肿胀率都有显著下降,说明鼻炎滴剂可有效抑制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见表 4。表 4 鼻炎滴剂对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的影响2.2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取 SD 大鼠 50 只,体质量 150170 g,雌雄兼用,先测正常肛温 23 次,隔 30 min 测 1 次,连续 2 次测定体温相差不应大于 0.2,取平均值为正常体温。个体之间体温相差不大于 1.0。每只大鼠皮下注射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 3 mL/kg,每隔 1 h 测量 1 次肛温,待体温升高 0.6 以上时(约 14 h),取符合要求大鼠随机均分 5 组,每组 10 只,立即开始给药。即空白

12、对照组(生理盐水组)、鼻炎滴剂 3个剂量组(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 4 mL、2 mL、1 mL 样品液/kg,中、低剂量组分别将原液稀释 2、4 倍,给药体积均为 4 mL/kg,分别为小鼠半数致死量的1/5、1/10、1/20)、阿司匹林组。给药后 30、60、120 min 各测量体温 1 次5。结果显示,鼻炎滴剂 3 个剂量组对伤寒、副伤寒甲、乙菌苗所引起的大鼠实验性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见表 5。表 5 鼻炎滴剂对实验性发热大鼠体温的影响2.3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用 =0.4%戊巴比妥钠静脉麻醉(1 mL/kg)将兔麻醉,俯卧位固定于兔台上。剪去耳根部毛,于兔耳根凸面正

13、中,在此血管处, 顺血管走向切开皮肤,约 23 cm6即见兔耳静脉。仔细分离兔耳动脉约 1 cm 长,并于其下穿二根线,结扎近心端,在此结扎点远侧稍许作一“V”形切口,插入玻璃套管(或细小塑料管)予以结扎。用粗剪刀剪下全兔耳,用洛氏液灌注动脉冲洗血管中存留的血液,直到流出的液体无色为止。将兔耳固定在五角板上,以 45倾角把该板固定于铁支架上,兔耳动脉插管经橡皮管与盛洛氏液瓶连接,并向瓶内持续通 O2,或 95%的混合气体。贮液瓶距兔耳动脉约 60 cm 左右, 并使灌流液用 38 水浴器保温,调节橡皮管螺旋夹,使由耳静脉流出的灌流经玻板角流下的速度约为 3040 滴/min,记录 3 min

14、血流量,取恒定后的平均值。分别在不同的兔耳,于橡皮管近插管处缓慢注入洛氏液或供试药液(高剂量组用原样品液,中、低剂量组分别用洛氏液稀释 2、4 倍)0.5 mL/只,观察并记录给药前及给药后第 1、3、5、10 分钟的滴数。待前一个药物的作用消失后才能进行下一个药的试验 6 。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鼻炎滴剂 3 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能降低兔耳灌流量,提示其有收缩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水肿的作用,见表 6。表 6 鼻炎滴剂对离体兔耳血管灌流的影响2.4 鼻炎滴剂的体外抑菌试验1,32.4.1 菌悬液的制备 先将 5 种冻干菌株分别接种至血清肉汤中,37 培养 18 h,从各增菌液

15、中分别挑取一环细菌接种至 5 mL 血清肉汤中,37 18 h;离心(2 000 r/min,10 min),弃去上清;以无菌生理盐水洗涤,再次离心;各管沉淀以无菌生理盐水稀释。采用比浊法使 5 种菌悬液浓度均为 1105 CFU /mL ,备用。2.4.2 样品稀释 采用试管系列稀释法,将鼻炎滴剂的样品用血清肉汤稀释成76 个不同的稀释度,即 1/5、1/10、1/20、1/40、1/80 和 1/160。2.4.3 细菌接种 将比浊后的菌悬液接种至含药肉汤中,接种量为 50 L/管。同时设立阳性、阴性和空白对照组,其中阳性对照:不加药,加菌;阴性对照:加 80 g/mL 的氨苄西林,加菌;

16、空白对照:加药,不加菌。2.4.4 细菌培养结果 37 温箱中培养 24 h 后,观察各细菌生长的情况。以澄清管所含药物的最低浓度确定为最低抑菌浓度(MIC)。从澄清管中各挑取一环肉汤,分别划线接种至不含药物的平板上。37 培养 24 h,观察有无菌落形成以确定药物的最低杀菌浓度(MBC)。2.4.5 抑菌试验结果 鼻炎滴剂在体外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见表 7。表 7 鼻炎滴剂的抗菌作用3 讨 论鼻炎的炎症表现以局部血管扩张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为特征,本实验选择慢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肿胀3 个炎症模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鼻炎滴剂有较好地抑制炎性水肿发生的作用;组胺在变应性鼻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它是目前确定的唯一能诱发出全部鼻变态反应症状如鼻痒、喷嚏、鼻清涕及鼻塞等的炎症介质。实验结果显示,鼻炎滴剂能有效拮抗组胺的致炎作用,减轻鼻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