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1756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生产工艺的研究【摘要】 目的探讨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生产工艺条件。方法分别以干浸膏中芍药苷、盐酸小檗碱的收得率和浸膏含水量为考察指标,确定药材加醇量和加水量,醇提液和水提液的浓缩干燥条件。结果加醇量为 8,5 倍量,加水量为 8,6 倍量,提取液 6080下减压干燥。结论该工艺为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大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关键词】 前列疏通片; 薄膜衣; 生产工艺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由黄柏等 13 味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清热利湿,化瘀散结的作用,用于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本研究是在前列疏通胶囊剂的基础上改剂型而成,目的是克服胶囊剂易吸潮的缺点,同时增加本品种的临床应用剂型,

2、满足不同患者群的需要。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处方组成、处方量及生产工艺与前列疏通胶囊剂相比,没有任何质的改变,故在此仅对有关参数进行考察。1 仪器与试药ZP19 型旋转式压片机(上海华懋实业公司制药机械设备厂);远红外线干燥箱(上海华东集团松迪电子仪表有限公司);HP-1100 高效液相色谱仪;乙腈色谱纯(美国天地公司);盐酸小檗碱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110713-200208);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 0736-200219);注射用水。2 方法与结果2.1 处方及生产工艺22.1.1 处方黄柏 165 g,赤芍 165 g,当归 165 g,川芎 165

3、g,土茯苓 165 g,三棱99 g,泽泻 132 g,马齿苋 132 g,马鞭草 132 g,虎耳草 132 g,柴胡 99 g,川牛膝 99 g,甘草 33 g。2.1.2 生产工艺以上 13 味药材,取黄柏、泽泻、当归、川芎 4 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 2 次,1.5 h/次,滤过,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所得清膏备用;另取赤芍等 9味药材,加水煎煮 2 次,第 1 次 1.5 h,第 2 次 1 h,滤过,合并滤液并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08(60)的清膏,与上述清膏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60)的稠膏,干燥粉碎制湿颗粒,干燥,加润滑剂,压片,包薄膜衣,即得。2.2

4、 制备工艺条件考察2.2.1 醇提取工艺研究-干膏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13色谱条件:色谱柱为 Hypersil-C18 (大连依利特) (5 m,4.6 mm 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2575);检测波长 270 nm;柱温 25;流量 0.8 ml/min;理论板数按盐酸小檗碱峰计算应不小于 3 000。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盐酸小檗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 98 g 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醇提取所得的干浸膏,研细,精称 0.1 g,置具塞试管中,精密加甲醇 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 2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重量,滤过,取续滤液,

5、即得供试品溶液。测定方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测定干浸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结果见表 1。3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醇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10 倍与 8 倍基本相差无几,考虑实际生产情况,因此选择加醇量第 1 次为 8 倍量。表 1 第 1 次提取干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加水量/倍盐酸小檗碱含量 C/mgg-1107.8487.8266.98在确定第 1 次加醇量的基础上进行第 2 次加醇量实验,方法同上。结果见表 2。表 2 第 2 次提取干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加水量/倍盐酸小檗碱含量 C/mgg-161.4751.4641.42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6、醇提液盐酸小檗碱含量 6,5,4 倍仅差约 2%,因此选择第 2 次加醇为 5 倍量。2.2.2 水提取工艺研究-干膏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4,5色谱条件:ODS (5 m,4.6 mm250 mm)(大连依利特);乙腈-水(257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30 nm;柱温 25;流量为 1.0 mlmin;理论板数按芍药苷计算应不低于 3 000。 溶液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稀乙醇制成每毫升含 82 g 的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水提取所得的干浸膏,研细,精称 0.5 g,置具塞试管中,精密加甲醇 50 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 30 min,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

7、重量,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测定方法: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适量,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4测定干浸膏中芍药苷含量。结果见表 3。表 3 第 1 次提取干浸膏中芍药苷含量加水量/倍芍药苷含量 C/mgg-1101.9681.9461.02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水提取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10 倍与 8 倍基本相差无几,考虑实际生产情况,因此选择加水量第 1 次为 8 倍量。在确定第 1 次提取加水量的基础上进行第 2 次加水量实验,方法同上。结果见表 4。表 4 第 2 次提取干浸膏中芍药苷含量加水量/倍芍药苷含量 C/mgg-160.4750.4140.35从上述实验结果可

8、以看出,水提液芍药苷含量 6 倍最高,因此选择第 2 次加水为 6 倍量。2.2.3 浓缩干燥工艺的研究醇提液浓缩温度考察:取黄柏、泽泻、当归、川芎 4 味,加 60%乙醇,回流提取 2 次,1.5 h/次,提取液放冷,滤过,合并滤液,量取滤液 10 000 ml,共计 4 份,分别于减压 60,70,80和常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1.35(60)的稠膏,称取 1/10的量,加水稀释至 100 ml,取稀释液 1 ml,加甲醇稀释至 50 ml 容量瓶中,超声处理 30 min,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以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为 100%计,得出不同稠膏中盐酸小檗

9、碱收得率。其实验结果见表55。表 5 不同浓缩温度盐酸小檗碱收得率浓缩温度 T/盐酸小檗碱收得率(%)6096.87093.58094.510090.7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浓缩温度对醇提取液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按实际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常规减压浓缩即可。醇提液干燥方法考察:取水提液,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1.35(60)的稠膏,稠膏分成 3 份分别于减压 60、80和常压 80干燥至干,精称 0.1 g,加甲醇稀释至 50 ml,超声处理 30 min,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测定盐酸小檗碱含量。以稠膏中盐酸小檗碱含量 100%计,即而得出不同干浸膏中盐酸小檗碱收得率

10、。结果见表 6。表 6 不同干燥方法盐酸小檗碱收得率干燥温度 T/盐酸小檗碱收得率(%)减压 6087.7 减压 8083.9 常压 8079.8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减压干燥盐酸小檗碱收得率在 85%左右,常压干燥盐酸小檗碱收得率在 80%以下,因此将干燥方法确定为减压干燥,干燥温度为6080。醇提液出膏率考察:分别称取需醇提的药材,共计 5 份,加醇提取 2 次,1.5 h/次,加醇量分别为 8,5 倍量,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21.35(60)的稠膏,减压干燥,称定重量,计算出膏率。实验结果表明,前列疏通薄膜衣片醇提取平均出膏率为 10.9%,每个处方醇提取部分出干

11、浸膏 68 g。6水提液浓缩温度考察:取赤芍等 9 味药材,加水煎煮两次,第 1 次 1.5 h,第 2 次 1 h,滤液放冷,滤过,合并滤液,量取滤液 10 000 ml,共计 4 份,分别于减压60,70,80和常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1.35(60)的稠膏,称取 1/10 的量,加水稀释至 100 ml,取稀释液 1ml,加甲醇稀释至 50 ml 容量瓶中,超声处理 30 min ,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测定芍药苷含量。以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为100%计,得出不同稠膏中芍药苷收得率。结果见表 7。表 7 不同浓缩温度芍药苷收得率浓缩温度 C/芍药苷收得率(%)6094.6709

12、1.38092.310088.5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浓缩温度对水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影响不大,因此按实际生产工艺设备进行常规减压浓缩即可。水提液干燥方法考察:取浓缩温度对水提取液中芍药苷含量影响实验中剩余水提取液,于 80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 1.321.35 的稠膏(60测),稠膏分成 3 份分别于减压 60,80和常压 80干燥至干,精密称取 0.5 g,加甲醇稀释至 50 ml,超声处理 30 min,过滤,弃去初滤液,收集续滤液,测定芍药苷含量。以稠膏中芍药苷含量 100%计,即得出不同干浸膏中芍药苷收得率。结果见表 8。 。表 8 不同干燥方法芍药苷收得率干燥温度 T/芍药苷收得率(

13、%)减压 6085.7 减压 8082.3 常压 8079.6从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减压干燥芍药苷收得率在 84%左右,常压干燥芍药苷7收得率在 80%以下,因此将干燥方法确定为减压干燥,干燥温度为 6080。水提液出膏率考察:分别称取需水提的药材,共计 5 份,分别加水煎煮 2 次,第 1次 3 h,第 2 次 2 h,加水量分别为 8,6 倍量,滤过,合并滤液,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 1.321.35(50)的稠膏,减压干燥,称定重量,计算出膏率。实验结果表明,前列疏通薄膜衣片水提取平均出膏率为 20.8%,每个处方水提取出干浸膏 220 g。2.3 成型工艺条件考察2.3.1 处方确定依

14、据前列疏通胶囊服用量为每次 3 粒(0.4 g/粒),单次服生药量为 5.049 g。按前列疏通薄膜衣片处方制成量为 1 000 片计,确定前列疏通片处方与前列疏通胶囊处方一致:前列疏通薄膜衣片每次服用 3 片(0.42 g/片),单次服生药量亦为 5.049 g。2.3.2 制粒工艺研究通过处方考察和实验,本方药材均为膏粉入药,考虑中药膏粉的粘性及易于吸潮,难于制粒,因此在制粒过程中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糖粉、糊精(711)作为填充剂,再内加 3%的羧甲基淀粉钠作为崩解剂,以 90%乙醇制粒,所制颗粒再外加 1%羧甲基淀粉钠和 1%硬酸镁,混匀,所制出的片芯表面光滑,硬度可达 4 kg 以上,

15、在 30 min 内完全崩解,经数批实验观察,效果良好。2.3.3 基片重量换算 1 000 片成品需本方药材 1 683 g,共出干浸膏 288.0 g(68.5%),加入淀粉 78.7 g,糖粉 11.2 g,糊精 11.2 g(共 24.1%),内加羧甲基淀粉钠 12.6 g(3%),以 90%乙醇制粒,颗粒外加羧甲基淀粉钠 4.2 g(1%),硬脂酸镁 4.20 g(1%),合计410g,基片重 0.41 g/片,用包衣粉 10 g(2.4%)包衣,则片重为 0.42 g/片。83 讨论中成药的生产工艺是决定其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中成药前列疏通薄膜衣片的醇提工艺、水提工艺、浓缩干

16、燥工艺、制剂成型工艺等多项因素进行了考察,从而选择采用了各项条件比较合适的生产工艺。通过实验表明,该生产工艺合理、稳定可行,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说明按确定的工艺进行生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重复性,适合机械化大生产。新剂型(片剂)与老剂型(胶囊剂)相比,在规格、用法、用量上几乎保持一致。【参考文献】1 李小燕.HPLC 法测定三黄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2,24(9):679.2 张胜波,顾英琳.HPLC 法测定肠康片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2,16(8):485.3 魏 刚,黄月纯.盐酸小檗碱在中药制剂中的动态变化和含量分析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0,6(4):61.4 汤子孝,王旭东,王利宾.HPLC 法测定妇科十味片中芍药苷的含量J.中草药,2002,33(3):231.5 周友红,潘成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胃炎康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