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167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 物动态积累的研究作者:李瑞明,王振月,林万里,程建蕊,李春燕【摘要】 目的研究毛脉酸模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种内变异及其遗传规律,为优质种源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 HPLC 法检测同一生长条件下的 3 种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动态变化规律。 结果不同种源的毛脉酸模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种植,其根中白藜芦苷、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酚苷 4 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有明显差别,而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各自含量随时间的动态积累规律基本保持一致。结论在同一生长环境下,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含量的差异更多的

2、是由其种源所决定的。这一研究结果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毛脉酸模; 次生代谢产物; 不同种源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intraspecific variation and genetic rule of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the main secondary metabolites so to offer a scientific basis for breeding of high quality provenances in Rumex gmelini.Methods To determine t

3、he content difference of main secondary metabolites from 3 different provenances roots of Rumex gmelini planted in the same growth condition by HPLC. ResultsIt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polydatin, resveratrol, nepodin and chrysophaol 1 glucoside was obviously different, and the contents of emodin,

4、 chrysophanol and physcion was not obviously different among different seed sources. But with time going by, the fluctuant law of dynamic accumulation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was the same.ConclusionThe difference of the main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 determined by the provenances in the root of Rume

5、x gmelini planted in the same growth condition. This result offers a theoretical principle for the idioplasmic resource research of officinal plants.Key words: Rumex gmelini Turcz; Secondary metabolites; Different seed source随着对次生代谢生理生化及生态适应方面认识的深入以及分子生物学手段的2渗透,植物次生代谢分子调控的研究发展迅速,人们已着手从次生代谢角度在分子水平上探讨

6、植物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因此,环境因子对生物次生代谢产物作用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3。毛脉酸模 Rumex gmelini Turcz.为蓼科酸模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大小兴安岭及张广才岭等地区,是黑龙江省、吉林省、吉林长白山地区的重要药用资源植物4,在民间以根入药,对淋病、上呼吸道感染、癣病和疮毒有确切疗效5。酸模属的利用和研究领域较广,毛脉酸模是酸模属目前所知唯一含有白藜芦醇的植物,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其根中含有酸模素、大黄酚、大黄素、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大黄素甲醚等多种有效成分69,具有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降血脂等作用10。本实验采用 HPLC 法11测定

7、了在同一生长条件下培育不同种源毛脉酸模根中主要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积累的差异,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仪器与材料1.1 药材样品与试剂样品为苗期毛脉酸模根部,2003-05 播种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用植物园,2003 07 31 日第 1 次采样。间隔 15 d 取样 1 次,采样 7 次。白藜芦醇、白藜芦醇苷由美国 SIGMA 公司提供;大黄酚苷(大黄酚1 O D 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酸模素由课题组成员从毛脉酸模植物中提取分离得到,经波谱分析鉴定结构,HPLC 归一化法测得含量98%。甲醇(色谱纯,美国 DIKMA 试剂公司)、磷

8、酸(分析纯,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厂)、水(饮用纯净水,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31.2 仪器与设备美国 Waters 高效液相色谱仪(Waters 2695 型泵,2996 型二极管阵列检测器,Empower 色谱工作站); Mettler 电子天平 AE 240;ZK 82B 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市实验仪器总厂)。 2 方法及结果2.1 色谱条件色谱柱 Planetsil C18 分析柱(5 m,4.6 mm200 mm),预柱Phenomenex ODS-C18 (4. 0 mm3.0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梯度洗脱条件:流动相从 30%甲醇到 100%甲醇,分析时间为 50

9、 min;流速 1 mlmin-1;检测波长 254 nm;含量测定波长选择:二苯乙烯类 303 nm、酸模素 225 nm、蒽醌类 254 nm;柱温 40;进样量 20 l。在此条件下,7 种化学成分实现基线分离。见图 1。2.2 样品含量测定样品自然阴干后,粉碎过 80 目筛,在 50下干燥至恒重。每个样品精密称取 0.2 g,置索氏提取器内加 50%乙醇 65 ml 提取 4 h,滤过,滤液置蒸发皿中蒸干。残渣用适量甲醇溶解,定容到 10 ml。此溶液再过 0.45 m 的微孔滤膜,弃去初滤液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各样品的供试液 20 l 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得不同样品中的

10、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含量。结果见图 28。2.3 样品含量结果分析结合图 25 直观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种源毛脉酸模在同一生长环境下其根中白藜芦苷、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酚苷 4 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有明显差别,但其各自含量随时间的动态积累规律基本保持一致。以白藜芦醇苷和白藜芦醇含量为指标从整个生长期来看 3 个种源间存在差异,次序为绥棱药圃塔河(见图 23);以酸模素含量为指标从整个生长期来看 3 个种源间存在差异,次序为绥棱塔河药圃(见图 4);以大黄酚苷含量为指标从整个生4长期来看 3 个种源间存在差异,次序为药圃绥棱塔河(见图 5)。结合图

11、 68 直观分析可以看出不同种源毛脉酸模在同一生长环境下其根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水平在绥棱和药圃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动态积累规律也一致。3 小结结果分析表明不同种源毛脉酸模在同一生长环境下种植其根中白藜芦苷、白藜芦醇、酸模素、大黄酚苷 4 种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有明显差别,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水平在绥棱和药圃种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各自含量随时间的动态积累规律基本保持一致。含量动态规律的一致表明含量波动是由植物自身生长节律导致,而与种源没有太大的相关性。在同一生长环境下毛脉酸模根中次生代谢产物的含量水平的差异则更多的是由种源不同所决定。这一研究结果为药用植物

12、种质资源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参考文献】1陈晓亚,叶和春.植物次生代谢及调控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293.2Josepp, Joan L. Effects of carbon dioxide, water supply, and seasonally on terpene content and emission by Ros marinus officialsJ. 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1997, 23: 979.3shelton A L. Variable chemical defenses in plants and their eff

13、ects on herbivore behaviorJ. Evolutionary Ecology Research, 2000, 2: 231.4王振月,叶万辉,杨润福,等. 毛脉酸模药材资源的调查研究J. 中药材,1996,19(12):603.55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长白山植物药志M.长春: 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299.6王振月,蔡学勤,康毅华,等. 毛脉酸模中两种化合物的结构研究J. 中草药,1996,27(12):714.7王振月,李延冰,匡海学,等. 毛脉酸模根中大黄酚、大黄素的分离鉴定J. 中医药学报,1996, (2):54.8康毅华,王振月,李井坤,等. 毛脉酸模中两个蒽醌苷的分离鉴定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2):741.9王振月,左月明,康毅华,等. 毛脉酸模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草药,2005,36(11):1626.10闫 静,王振月,刘丹宁. 白藜芦醇及其甙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 中医药学报,2000,28(2):39.11王振月,孙 辉,崔红花,等.毛脉酸模不同生长发育期 HPLC 色谱指纹图谱研究J. 植物研究,2005,25(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