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1570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6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6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的研究(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 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 的研究作者:宋燕丰,陈意清,姚苏格【摘要】 目的 研究 6 种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体外的抑菌作用。方法 以乳酸杆菌作为实验菌株,测定五倍子、大黄、黄连、黄芩、三七和川芎 6 种天然药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 大黄 MIC 为 4.0mg/ml,五倍子和黄连均为 8.0mg/ml。而黄芩、川芎和三七对乳酸杆菌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五倍子、黄连和大黄对乳酸杆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而川芎、黄芩和三七对乳酸杆菌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关键词】 天然药物;乳酸杆菌;抑菌作用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是口腔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之一。由于它在牙本质

2、龋中的大量存在,决定了它在龋病发展中的地位。口腔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环境,正常菌群在口腔的生长和繁殖,对宿主起到有益与破坏的双重作用。因此,单纯杀灭口腔中某种细菌,对破坏口腔内的微环境会带来不利影响。本研究选用 6 种可能具有调理作用的天然药物,包括五倍子、大黄、黄连、黄芩、川芎和三七,研究其对乳酸杆菌体外抑菌作用,为防治龋病,选择调理口腔正常菌群的生态平衡的药物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实验菌株及菌液制备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菌株由广东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提供。 将复苏 48h 的乳酸杆菌接种于 TPY 液体培养基中,37C 厌氧培2养 18h,将培养液置于 3000

3、r/min 离心 15min,收集细菌,应用麦氏比浊标准,调整细菌浓度为 108CFU/ml。1.2 中药粗提物制备 中药五倍子、大黄、黄连、黄芩、川芎和三七均购自湛江天马大药房。将上述中药分别放入红外线快速干燥器中,干燥 15min 后,碾成粗粉,然后放入电脑干燥箱中,120C 30min 灭菌备用。采用水粗提法,撮五倍子、大黄、黄连、黄芩、川芎和三七的有效成分。水粗提法:用上述干燥的中药粉末 50g,加500ml 蒸馏水,在 2000W 电炉上加热至沸腾,保持微沸 1h,乘热过滤,在 80C 以下减压浓缩至 50ml。放入干燥洁净的玻璃密器中,4C 密封保存。1.3 6 种中药粗提物对乳酸

4、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 将上述 6 种药物的粗提物按倍比稀释法溶于 TPY 琼脂培养基中,使其终浓度达到 16.00mg/ml、8.00 mg/ml、4.00 mg/ml、2.00 mg/ml、1.00 mg/ml、0.50 mg/ml、0.25 mg/ml、0.125 mg/ml分别接种乳酸杆菌(108CFU/ml)0.1ml,于 37C 厌氧培养 48h。 以无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为其 MIC 值。2 结果在 6 种中药粗提物对乳酸杆菌最小抑菌浓度的测定试验中,发现大黄在4.0mg/ml 浓度下即表现明显的抑菌作用,五倍子和黄连在 8.0mg/ml 时也表现出抑菌作用。而川芎、

5、黄芩和三七则对乳酸杆菌的生长无明显的抑制作用。 3 讨论现代龋病病因学研究认为,龋病本质上是菌群生态失调性疾病。牙菌斑是龋病发生的启动因子。当牙菌斑内致龋比例异常增高,而益生菌比例异常减少时,使牙菌斑由体致龋性菌斑向致龋性菌斑转化。乳酸杆菌被认为是重要的致龋菌。近年来3许多学者从大量化学和生物制剂中寻求有效的抗菌斑药物,国内外学者从天然药物中分离抗龋药物,并已初获成效。已发现了茶中以鞣酸为主的酚类化合物,可以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1,从而有利于龋菌的防治。Iwamoto 等2发现了来自槟榔的 5-核苷酸酶抑制剂可抑制变形链球菌生长与产酸,具有防龋病的作用。熊炎斌3的研究发现中药大黄、五倍子等均能

6、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生长,其浓度与抑制效果呈正相关。本实验选用 6 种中药的相提物进行研究,以了解其对乳酸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不同的天然药物对乳酸杆菌的生长影响不同,其中大黄、五倍子、黄连对乳酸杆菌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最强为大黄,其次为五倍子和黄连。其余药物对乳酸杆菌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影响。中药有着错综复杂的成分,对于其抗龋有效成分的确定,一直是研究的难点。以往的研究已发现,茶多酚中的鞣酸,具有收敛、抗菌作用,是主要抗龋成分,已证明其可降低牙菌斑的聚集4。本研究中所作中药五倍子、大黄等对乳酸杆菌的抑制作用也可能与鞣质的存在相关。本实验结果提示:五倍子、大黄和黄连可以抑制乳酸杆菌

7、的生长,在龋病的防治及开发利用方面将具有广阔前景。【参考文献】1 Otake S,Madimura M,Kuroki T,et al. Anticaries effect of polyhenolic compounds from Japanese green tea. Caries Res,1991,25:438-443.2 Iwamoto M,Uchino K,Toukairin T,et al. The growth inhibition of siteptococcus mutans by 5-nucleotidase inhibitors fiom Aceca Catechu L.Chem Pharm Bull,1991,39(5):1323-1328.3 熊炎斌,李德玲,刘持平,等.几种植物药对变形链球菌生长、产酸,粘附影响的体外实验.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7,32(5):261.44 Kashket S,Paolino VJ,Leiwis D,et al.Geucosy tians ferase inhibition by tannin- like Consti tuents of beverages .J Dent Res.1985,64(11): 212-2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