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30977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关键词】 Graves 病 甲状腺肿大 治疗进展Graves 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所致机体氧化过程加速,代谢率增高的一组常见内分泌疾病。本病临床上以高代谢症群,神经性兴奋增高,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不同程度的突眼症为特征,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瘿病”、 “瘿气”、 “虚劳”等病的范畴。近年来,中医西医对治疗 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的研究都很多,我们发现对甲亢引起的甲状腺肿大,经服抗甲亢药物后不少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但一部分人却可出现甲亢控制后甲状腺反而增大,复发病例更是如此。给不少患者带来心理负担,病情更难以控制。现代西医采用放射性碘不但副

2、作用大,还可引起甲减及粒细胞减少等,且复发率高,手术疗法是一种创伤性疗法,患者非但难以接受。现将从近十年来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及其他疗法等四方面的治疗进展做一归纳与探讨。1 中医疗法11 病因病机 早在古代人们对瘿病的病因病机就有丰富的认识,如: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瘿候载有:“瘿者由忧愤气结所生,亦由饮沙水,沙随气入脉,搏项下而成。 ”明确指出瘿病的病因主要与情志内伤及水土因素有关,明李梃医学入门瘿瘤疣 “瘤初起如梅李,原因七情劳役,复被外邪生痰聚瘀随气留住,总皆气血凝滞结成。惟忧恚伤心肺,故瘿多著颈项及肩”指出本病是由七情所伤,气血痰凝滞而成,并与心肺有关。宋窦汉卿疮疡全书认为:

3、“此证2受在六腑,流在经络,风寒湿热,伤于心肝脾肾之间,血聚不散,日渐增长”可见本病可由外邪伤于体内脏腑之气血而使“血聚不散”即血瘀所致,并与心肝脾肾有关。明陈实功外科正宗瘿瘤论:“夫人生瘿瘤之证,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指出本病为瘀血浊气痰滞所致。清陈士泽石室秘录瘿瘤治法不同中有:“瘿瘤不同,形亦各异,然皆湿热之病也。 ”指出本病与湿热外邪有关。尚有元朱丹溪丹溪心法瘿气“瘿气先须断厚味”说明是本病与进食厚味道重有关,等。纵观本病的病因病机可归结为:水土因素、情志因素所致的脏腑气血紊乱而气滞痰凝血瘀而成。现代中医则大多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情志所伤,饮食劳倦,水土失宜及体质因素,病

4、机则是肝旺克脾,脾不运化,气机郁滞,津聚痰凝,痰气交结,壅结于颈前而成瘿,凝结于目而成目突。痰结郁久化热伤阴,则可见阴虚阳亢。总括来说属本虚标实的虚实夹杂证。王氏1其师对本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气郁、痰凝、血瘀为标。文氏2认为阳亢为标象,气虚是本质。瘿瘤的大小、质地反应瘀滞的严重程度,同时也间接反映气虚的轻重。孙氏3认为本病的病机以气阴两虚为本,痰浊、瘀血、火热三者为标。梅氏4则认为本病病机由痰气郁结、气滞血瘀和热毒交织,酝酿而成,提出了该病热毒的一面。总之,从近来临床研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与古人相比,强调了气滞、瘀血、痰浊为基本病机,只是侧重点不同,另外亦有学者认为肝火、热毒等病机对本病影响

5、颇大。现代西医则认为:目前病因仍不明确,本病与下列因素有关:(1)家族或遗传的影响;(2)精神或神经的刺激;(3)免疫系统的异常;(4)甲状腺制剂或碘剂之影响;(5)碘代谢异常的影响;(6)其他如植物神经有过惹现象、急性传染病等均可影响。病理方面则是由上述病因引起的甲状腺滤泡的上皮细胞明显增高,由立方状变为柱3状;滤泡壁也因此而增厚,主要是实质组织的增生和肥大。纵观古今,本病的病因病机当为在一定的体质因素基础上,由于水土失宜、情志失调、饮食失节、劳倦过度而致脏腑功能失调产生气滞、痰凝、血瘀而导致本病。属虚实夹杂病变,虚的方面有:脏腑的亏虚即心肝脾肺肾的不足,其中以肝阴不足、脾肾两虚的气阴两虚为

6、主,实的方面有:气滞、痰凝、血瘀、肝火旺盛为主。其中虚为其本质,实为其标象。12 内治法 有人采用辨证论治法治疗该病。目前各家对甲亢的辨证分型大体以各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临床所见体征予以辨证分型而拟方论治。夏氏5根据其病因病机(以肝为主)将本病分 3 型:(1)肝郁气滞型,治以理气、化痰、散结,方药用香附 10g,郁金 20g,夏枯草 30g,花粉 30g,生牡蛎 40g,丹参 15g,重楼 12g,黄药子 20g,桃仁 20g,海浮石 30g,玄参 30g,山豆根 15g,蜈蚣 3 条,甲珠 12g。水煎服。 (2)肝脾不和型,治以调理肝脾、软坚散结为主,方药用:夏枯草 60g,生牡蛎

7、40g,广木香 15g,玄参 30g,海浮石 30g,海藻 20g,甲珠 10g,山豆根 15g,花粉 30g,白术 15g,苡仁 60g,生姜 3 片,大枣 10 个。水煎服。 (3)肝肾阴虚型,治以滋阴降火、软坚散结,方药用:女贞子 15g,山茱萸 15g,酸枣仁 20g,夏枯草 90g,广木香 15g,生牡蛎 40g,海浮石 30g,海藻 20g,甲珠 10g,桔梗 15g,山豆根 15g,苡仁 30g,川黄连 5g,炙鳖甲 15g。水煎服。12 例病人经 23 个月的治疗,其中治愈 5 例,显效 3 例,有效 4 例。亦有采用成方治疗者,如胡氏6参考历代文献和近代报道,将其概括为:(1

8、)气郁痰结型,可用千金要方的五瘿方剂, 太平圣惠方的神效方, 儒门事亲化瘿丹, 卫生宝鉴海带丸以及海藻溃坚丸, 医学心悟原消瘰丸, 外科正宗海藻玉壶汤等治疗。 (2)气郁痰结,瘀血凝滞型,可用外科正宗“治瘿瘤已成,日久渐大”的活血消瘿汤的“治忧郁伤肝,思虑伤脾,致脾气不行,逆4于肉理,乃生气瘿、肉瘿,皮色不变,日久渐大”的十全流气饮, 外科证治全集的犀黄丸等治疗。 (3)气郁痰结,阴虚火旺型,可用医学心悟的二冬汤与消瘰丸合用。若见心肝阴虚,可用摄生秘剂的天王补心丹和柳州医话的一贯煎等。杜氏7观察 867 例根据临床表现,分 4 型:(1)肝火旺盛型(496 例)治以龙胆泻肝汤合黛蛤散加减(1

9、号方);(2)气郁痰凝型(26 例),治以柴胡疏肝散合四海舒郁丸加减(2号方);(3)心肝阴虚型(284 例),治以天王补心丹加减(3 号方);(4)气虚瘀型(52例)治以参苓白术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4 号方)。治愈 358 例,好转 374 例,无效135 例,总有效率 84.4%。综上所述,中医辨证方面虽以气郁痰凝型,方用消瘰丸加减为多,但辨证方面因证型不太统一而较难掌握。亦有人以一方为主,随症加减。如陈氏8用诲藻玉壶汤为基础方,药用海藻 10g,昆布 10g,海带 10g,制半夏 10g,陈皮、青皮、川芎各 6g,浙贝 10g,当归 10g,连翘15g,独活 6g。若结块较硬者加三棱、莪

10、术、鳖甲各 10g,以增强活血软坚,顽固者,加夏枯草 25g,黄药子 10g,治疗 24 例,痊愈 16 例,有效 6 例,无效 2 例。杨氏9等自拟消瘿散治疗 Graves 甲状腺肿,并随证加减:基本方:海藻 50g,海带 50g,昆布 30g,升麻 10g,蛤粉 20g,牡蛎 30g,青皮 25g,当归 20g,川芎 15g,香附 15g,僵蚕 10g,黄药子 10g,玄参 20g,白芷 15g,夏枯草 25g,麦冬 10g,没药 15g。结块较硬者去玄参、白芷、牡蛎、川芎,加三棱、莪术、露蜂房,以增加活血软坚,消瘿散结作用;内热者去没药、川芎,加石决明、钩藤;阴虚耳鸣、腰膝酸软者加龟版、

11、牛膝;病久正伤、精血不足、妇女经量少、闭经、男子阳痿者去海带、昆布、蛤粉,加黄芪、山茱萸、枸杞子、首乌,以补益正气滋养精血。纳差便溏者加白术、茯苓、山药,去牡蛎、蛤粉,以健脾益气。将诸药研碎成末,早、中、晚服用,每次 10g,服5药后饮黄酒少许。疗程为 1 个月。停药数日,可继续下一疗程。治疗 106 例,经治疗后治愈 64 例(60.4),好转 16 例(15.1%),无效 26 例(24.5%),总有效率为 75.5%,治愈者最短 3 天,最长 211 天,平均 73 天。对治愈的 64 例随访,0.5 年复发 1 例,1 年复发 2 例。纵观各家组方大体针对其病机以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

12、要大法。纵观各家,在中药治疗方面,化痰以半夏、浙贝、陈皮为多,散瘀以当归、川芎,甚者三棱、莪术为多,行气以青皮、香附、枳壳为多,散结则多用海藻、昆布、海带等。这些药物中的散结药物大都含有丰富的碘,故这一类的药物是否能长期运用于甲亢患者值得商讨。13 外治法 广义外治法包括针灸疗法、外敷法、中药外洗法、熏蒸疗法、塞窍法、导法等等,治瘿最早的文献出现于战国时期,如三国志魏书记有曹操劝告有瘿病不要去开刀割除瘿瘤的故事。宋窦汊卿疮疡全书诸瘤中有:“已结聚者,先用点药敷于瘿瘤中心,待七日后,方可取去恶物,后用膏药贴之”。明李梃医学入门瘿瘤疣记有:“通用初起者,外敷南星膏,切不可轻用针刀决破”。明王肯堂证

13、治准绳瘤证治法有“先以铁罐膏点瘤顼上,令肉黑不痛,方可以刀剪去黑腐,又以药涂,令肉腐溃,又可剪之。 ”清代陈梦雷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不仅把瘿病归入外科,而且提供了许多外治疗法如消瘿散、含化丸、昆布散等均加灸法。枯瘤膏以外敷。现代学者根据 Graves 病的主要特征之一甲状腺肿大,在治疗上考虑到用外治法直达病所以达到调理整体机能的目的,故其在外治方面的研究也不少。兹介绍如下。1.3.1 针灸疗法 近 10 年来,针灸治疗瘿病的临床研究工作,不仅在方法学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进,而且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其方法大体可分为:毫针疗法10、6光针疗法11、水针疗法12、挑刺疗法13、埋线疗法14、离子导

14、入法15等。1.3.2 外敷法 现代研究认为皮肤具有类脂膜的特性,故脂溶性药物成分较易透皮吸收。陈氏16用自制的中药研末混合称消瘿散,在小鼠的甲状腺部位(已脱毛),外敷 3H消瘿膏,并用胶印固定。结果表明:外敷消瘿膏,药物成分可以透过小鼠颈部皮肤进入血液及甲状腺组织中,甲状腺越大,吸收药量越多。外敷直接作用于病所,对全身的影响较少,故是值得研究的。14 内外合治法1.4.1 针刺配合内服治疗 赵氏17在门诊用针刺辨证治疗配合内服栀子清肝汤治疗 138 例,经治 1 个疗程(15 天)以上者统计疗效,138 例治愈 118 例,占85.5%;好转 14 例,占 10.15%;无效 6 例,占 4

15、.35%,总有效率为 95.65%。针药并举治疗明显提高疗效,缩短疗程,又无副作用。1.4.2 中药内服外敷治疗 徐氏18用内服基本方:“二陈汤”合“海藻玉壶汤”加减,外敷“辛木膏”(处方:麻黄、甘遂、僵蚕、藤黄各 30g,朴硝、半夏各 45g,白芥子、大戟各 60g,广丹 250g,菜籽油 1000g)35 天换药 1 次,治疗 120 例病人,痊愈85 例,24 例好转,痊愈率占 70.8%,好转率占 20%,无效率占 9.2%,总有效率90.8%,以上外用药与内服药配合使用能见效快,治愈率高,并不易复发。 2 西医疗法2.1 药物疗法2.1.1 抗甲状腺药物(ATD)疗法 目前西医采用的

16、抗甲状腺药物(ATD)有:传统7而经典的药物硫脲类药物他巴唑(MMI),由于该药副作用大, 可使粒细胞减少等。现代西医一改经典用法,采用小剂量 MMI 治疗,每日 1 次顿服治疗甲亢。更有学者以 ATD 非口服途径用药治疗本病19,局部用药者如将 MMI 与促渗剂氮酮、丙二醇等配制成霜剂,涂敷颈前甲状腺部位,皮肤经皮透入治疗甲亢,有报道效果良好,而副作用很少,有肛门直肠途径给药者:近年有人将 MMI 加入乳化剂山梨醇脂肪酸与可可脂混合液制成 MMI 制剂,用于肛门直肠给药,尤其适用婴幼儿、不能配合及意识不清患者,疗效较好,因不经肝门静脉,被肝灭活少,用量少,副作用减低。还有用 ATD 短程疗法治疗甲亢:建议一般用 36 个月,最多不超过 1年(传统:1824 个月,停药后 50%复发),此法目前尚有争论。2.1.2 免疫抑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