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759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 例霍乱患者流行病学调查【关键词】 霍乱弧菌;河水;粪便摘 要 目的:对辖区腹泻病人粪便等标本进行培养监测,及时掌握腹泻病流行病学动态。方法:按霍乱防治手册及相关检验方法进行。结果:依次从患者粪便及患者发病前用过的河水中分离到139 群霍乱弧菌。关键词 霍乱弧菌;河水;粪便2005 年 8 月中旬,我们从本区农村采集的腹泻病人粪便和患者发病前曾用过的河水中,同时分离到 3 株 O139 群霍乱弧菌。这也是本地区首次从疫点河水中分离到 O139 群霍乱弧菌。现将流行病学调查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患者男性,75 岁,本区伍佑镇伍西村人,老两口单独居住,居住环境差,家中无自来水,平

2、时经常饮用生水,洗菜、淘米都在自家河边用水。发病前日去过女儿家一趟,无集体聚餐史。8 月 11 日上午 9:00 在家中发病,腹泻、无腹痛,神志清楚,不发热,每小时 1 次2 次,为黄色稀水样,量多。后呈米泔水样,并呕吐一次,为胃内容物;入院后,血压最低时为 60/40 mmHg;肾功能检查:尿素氮 8.74 mmol/L,肌酐 159.96 mmol/L,尿酸 378.50 mmol/L,脱水症状较重。经抗生素输液治疗 5 d 后痊愈出院。2 材料和方法2.1 样品来源22.1.1 粪便标本 为患者稀水样便二份。2.1.2 河水等样品 一为患者家后经常饮用的河水,上游(左邻)、中游(家后)、

3、下游(右邻)的河水各二份;二为疫点河岸鸡粪泥土样二份。2.2 培养基、诊断血清 培养基:碱性胨水增菌液、4 号琼脂、TCBS 琼脂、半固体培养基(由江苏省博达生物卫生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各种微量生化反应管、氧化酶纸片(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提供);霍乱 O1、O139 群快速试纸(由北京庄迪浩禾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诊断血清:O1 群多价、分型因子血清以及霍乱 O139 群诊断血清(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2.3 检验方法 粪便(鸡粪泥土)、河水检测按霍乱防治手册相关检验方法进行。粪便 先行碱性胨水增菌 6 h8 h、河水经 110 倍浓缩碱性胨水增菌 18 h 后,进一步在四

4、号琼脂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挑取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凝集试验。粪便标本可在现场用霍乱金标快速试纸进行初筛检测,后进一步作分离培养。 3 结果3.1 试纸快速检测 3粪便标本经 O1 群多价、O139 群快速金标试纸检测,结果:O1 群多价为阴性;O139 群为阳性。3.2 培养特性 形态学检查及动力观察。3.2.1 在碱性胨水中,经 37 8 h12 h 增菌培养,培养液略显混浊,表面稍有菌膜形成;在四号琼脂平板上,37 24 h 菌落较大,2 mm3 mm,还原亚碲酸钾中心呈黑色,半透明,光滑、湿润,边缘整齐;在 TCBS 平板上呈圆形稍扁平的黄色菌落,菌落大,表面光滑湿润。3.2.2

5、培养物经涂片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稍弯曲的小弧菌,呈弧形或逗点状,首尾相接,平行排列,不形成芽胞和荚膜,在暗视野显微镜下运动极活泼,呈穿梭或流星状。3.3 生化特性 见表 1。表 1 O139 群霍乱弧菌生化结果(略)3.4 血清学鉴定 新分离的可疑菌株与霍乱 O1 群多价血清,分型因子血清及 O139 群诊断血清进行凝集试验,结果:O1 群多价-;小川-;稻叶-;O139 群;生理盐水对照-。3.5 疫点相关样品检测结果 患者粪便、患者家后河水及下游(邻居第三家)河水均检出 O139 群霍乱弧菌;上游(邻居第三家)河水、河岸鸡粪均未检出。44 讨论1993 年 3 月首次报道了一起由新血清群的

6、非 O1 群霍乱弧菌所致的霍乱暴发流行。由于该菌不属于已知的霍乱弧菌 138 种血清型中的任何一型。故确定为O139 群霍乱弧菌。在我国首次在新疆南部部份地区出现暴发流行,随后国内其他地区尤其东部沿海常有散在发现。本次报告是本市首次从患者粪便及外环境水中同时检出该菌。本菌株的流行病学及致病性特点:年老体弱、身体抵抗力低下者易感发病。本例患者即为 70 多岁老者;与 O1 群霍乱相似,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本病例发病在 8 月中旬。霍乱弧菌是一种水生性细菌,除在患者粪便能检出外,还可从污水、海水、河水、海产品中检出,但据文献报道1河水中检出率并不高。与居民的卫生条件、生活习惯、主要是饮用不洁水源、食物有关。农村婚嫁丧事聚餐时发生频率高。这次从患者粪便和河水中分离到的三菌株,生物学性状及血清分型基本相同,与文献报道2的 O139 群霍乱弧菌亦基本一致。但在乳糖发酵、VP 试验上略有差异。笔者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一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外环境本来就存在着这些有差异的菌株;二是同一菌株在不同人体内繁殖可能产生表型变异。参考文献:1卫生部卫生防疫司.霍乱防治手册M.第 4 版.北京,1987:72.2郑官增.O139 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差异与发病关系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1999,9(3):2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医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