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7475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公众舆论视角下的“石首判决”会利益格局的调整,新问题、新矛盾增多,群体性事件呈上升趋势。2009 年 10月 17 日,当湖北石首群体性事件的判决结果揭晓,手持“免责”协议的死者家属,最终有 5 位因“组织群众聚众闹事”而判刑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众说纷纭,是什么导致了不同的舆论走向?关于判刑原因“组织群众聚众闹事”,笔者亦不禁生疑。一呼百应,民事案件中无权无势家属的抗争何以能迅速形成群体性事件?也许,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观点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一李普曼认为:“到达读者手中,每份报纸都已经是一系列选择的产物,这些选择包括印什么新闻、印在什么位置、每条占多大版面、各自重点是什么等等。这里没什么

2、客观标准。新闻机构像一道躁动不安的探照灯光束,把一个事件从暗处摆到了明处,再去照另一个。 ”判决次日, 东方早报头条为石首群体事件被告最高获刑 5 年组织、煽动群众聚众闹事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报道了法院的调查及判决结果:“石首市永隆大酒店厨师涂远高跳楼自杀身亡。死者亲属为向酒店索要赔偿,将尸体停放在酒店大厅,并组织、煽动他人堵塞交通,打砸财物”, “造成公安、武警人员共62 人受伤;16 台警用车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按照李普曼的观点,新闻只能是事实的某种表现形态或达到某一阶段的状况。单看这则头条,不明原委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一起简单的恶性聚众闹事,组织者受到了惩处,参与者得到了教训,然而事实

3、也许不是这么简单。当时我想到的词是:2秋后算账地方政府用了一招诱骗策略,利用群众对于官方承诺的信任,实行打击报复,此事势必激起新一轮舆论狂潮。 东方早报在编排操作时经过价值判断,选择这个与上海本地不直接相关的案件的判决结果作为头条,是否在表达些什么?看了新浪网,也许人们就可以探察到事情的另一个层面,新浪评论石首事件秋后算账是权力报复地方政府形象透支殆尽引用了严复的名言“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来形容当地政府对于此事的作为。孰是孰非?判决结果是否合理?东方早报在报道中说:“死者亲属为向酒店索要赔偿,组织、煽动他人堵塞交通、打砸财物。 ”新浪说:“众多不明真相的群众在交通要道设置路

4、障,阻碍交通,围观起哄。 ”而凤凰周刊说,事发次日死者家属就已与政府达成协议,同意警方入场转移尸体,但围观的群众不同意,骂涂家人没有用。新闻所提供的拟态环境必然源于事实,但却与真相不是一回事。如果把广告、社会集团的操纵等包括进去,最终新闻媒体所呈现的事实真相必然大打折扣。而报纸自身的价值判断、操作惯例、编辑的编排、记者的立场,则决定了读者以怎样的方式进入新闻,从而发生怎样的反应。最终所有的因素综合起来,便形成了制造舆论所需要的能量。因而人们对具有广泛影响的公共事件充其量只能了解某一片段,而人们的见解不可避免地涵盖着比直接观察更为广泛的空间、更为漫长的时间和更为庞杂的事物,因此,这些见解是由别人

5、的报道和产生的想象拼合在一起的。关注不同媒体,相信大众会对石首事件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 东方早报带有一些感情色彩,“组织”、 “煽动”这类词似乎为石首事件定性:有组织有计划的危害公共安全事件,3家属蓄意煽动,处心积虑;新浪温和一些,围观起哄是群众自发性行为;凤凰周刊则是另一个侧重集体性的民意表达和诉求,哪是家属煽动群众,是群众鼓噪家属,人们联合起来反对公权力横行霸道,为弱势群体出气。虽然都以现实环境为蓝本,但不同的描摹或多或少与客观现实存在偏离。不同的拟态环境使得事件呈现出不同的态势,势必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意识中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的判断和舆论走向。二纵观石首事件,可以说

6、这是由一起民事案件所牵扯出的大批群众个人诉求的非理性舆论表达。最终, “免责”的家属有 5 位被判刑,当地官员的理由是,协议只是对“非组织、参与打砸烧的其他行为”不追究,没说对“有组织”等行为不追究。然而街头抗争何以能一呼百应地形成舆论狂潮而成为群体性事件?对舆论分析的起点,应当是认识活动的舞台、舞台形象和人对那个活动舞台上自行产生的现象所作的反应之间的三角关系。在这一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脑海中的舞台是永隆大酒店。为他们提供舞台形象的是家属的讲述、流传的信息,他们脑海中的舞台形象是死于非命的厨师,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亲属,是蛮横无理的公权力 “偶然的事实、创造性的想象,情不自禁地信以为真,这三种因

7、素便会产生一种虚假的现实,导致人们作出激烈的本能反应。而人在楔入人和环境之间的虚拟环境中的表现产生的后果假如它们是一些行动,就不是激发了那种表现的虚拟环境,而是行动得以发生的真实环境。一旦虚拟事实的刺激产生了针对事物或他人的行动,矛盾就会迅速发展。 ”石首事件中,人们对外界情况的获知是怎样的呢?17 日发生的非正常死亡这4一偶然事件,且死因遭质疑,但至 19 日群体性事件发生后才有官方正式发布。在长达约 80 个小时内,一方面政府语焉不详,体现其立场的新闻稿只有 3 篇;另一方面,当地乃至网上的传闻相当丰富,某网站中出现了近 500 个相关主帖和不止一段网友用手机拍摄的视频,泥沙俱下,真假难辨

8、。除了家属对死因的质疑外,还有诸多其他的“外围信息”,如该酒店有当地领导参股,曾有贩毒、吸毒现象,此前也曾发生过类似的非正常死亡事件,等等。于是人们会无意识地对事件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填补。迂回曲折、看不见摸不着而又令人困惑的事实传闻广布于坊间,并迅速形成汹汹舆论,使事件进一步发酵,也令真相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而这些大写的舆论,对群体或以群体名义行事的个人产生着影响。各种信息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图像,他们的虚拟环境,是他们思想、情感和行为中的决定性因素。而一个人对于并未亲身经历过的事件所能产生的唯一情感,就是被他内心对那个事件的想象所激发起来的情感。人们看到的是痛苦的家属,想象的是死者的惨状和公权力的

9、霸道嘴脸,激发起对死者的强烈同情、对有关部门的义愤填膺。于是乎,人们就很容易站在家属一方为弱势群体振臂高呼。真相的模糊只是一方面,石首公权力的不佳形象早已在人们心中形成成见。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先理解后定义,而是先定义后理解。如何认识事实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观察习惯。当地人这样描述:“在石首,几乎人人都可以感受到,赌场多、盗窃多、没破的命案多、参与娱乐场所经营当保护伞的多,一些警察的丑行多,还有一些警察对群众的态度相当专横。 ”凤凰周刊的报道也能说明问题:县城附近的村民曾因生活用水被钒厂污染交涉,被厂方雇人打伤数十人,污染照旧;女党员成先兰的丈夫死在救护车上,因赔偿问题未达成协议曾被警察和政

10、府雇来5的打手抢尸这些描述都是表层的,甚至个案也不一定准确,然而民众的不信任乃至民怨甚深是一定的。一种观念在征服世界的历程中无论怎么模糊不清,肯定都是与什么事物有所契合。石首官方已失信于民。 “前景与背景以及行动的尺度,统统被成见所省略和冻结。 ”因此当警方来调查处理案件并闪烁其词时,市民表现出了不接受警方初步结论、不让转移尸体的对抗情绪。最终,有人振臂一呼,围观群众应者云集,直至发生堵塞交通、焚烧酒店、对抗警察、损毁警车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石首事件真正的组织者是死者的家属吗?也许石首判决找错了对象。媒体针对同一事件呈现的不同拟态环境将引导不同的舆论走向,而诸如群体性事件中公意纷繁复杂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又是导致拟态环境有所不同的缘由,舆论的形成套中有套。李普曼公众舆论中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参考,给出了一种拨开重重迷雾,从认识上更理性地看清这一事件的可能。注释:沃尔特?李普曼著,阎克文、江红译:公众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 259 页,第 61 页,第 12 页,第 11 页,第 10 页,第 62 页,第 81 页。参考文献:1.黄旦:舆论:悬在虚空的大地?, 新闻记者,2005(11)。2.叶皓: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年版。63.喻国明:解构民意:一个舆论学者的实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1 年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