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732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面向摘要:从 19 世纪末到整个 20 世纪,中国文学开始并延续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换。首先,现代中国文学以对传统的逃逸和否定为前提,来开辟转型的道路;其次,经历了从欧关到俄苏的不同选择,现代中国文学以革命化来承载现代化的追求;再次,文学民族化是“落后”的非西方地区文学的特有问题,现代中国文学以大众化来保证革命化的方向,同时也充实民族化的内涵。由此形成的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特色,不仅为世界性的文学现代化史提供了新的例证,更是现代中国为创建新型的民族文学所作的不懈努力。 关键词:20 世纪;中国文学;现代转换;面向 “现代”作为一个有着确定的时间外延与丰富性质内涵的概念,

2、与传统社会和古代文化相对,但其含义却驳杂繁复,人言人殊,难以一言以蔽之。中外学术界大体上认为:它与人类历史从分散的民族史向统一的世界史的演进相关,时间上与资本主义同时起源,空间上从西方迅速播撒到全球,形成了时间上先后相续、性质和面貌上同中有异的多样化的现代社会文化景观。它的文化共性特征往往被称为现代性,它的社会实现过程常常被说成现代化。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或被迫或主动地置身这一历史运动, “现代”终于从区域性事物跃升为世界性现象,20 世纪的中国也是如此。 中国文学在数千年的发展演变中,已形成了自己的伟大传统;然而,从 19 世纪末期发端并持续了整个 20 世纪,因应中国社会文化从古典向现

3、代的转型,中国文学也开始了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发生在这一阶段的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既为世界性的现代史演进提供了新颖的例证,更为新型的民族文学的创建探索着道路。2本文集中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来阐发中国文学现代转换的理论模式和实践过程。一、断裂与反传统 历史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绵延的过程,但现代性和现代化的历程却总包孕和制造着断裂,一系列现代事物的出现几乎无一不是与所由产生的文化传统及社会秩序反复冲突终至决裂的结果。以致断裂成为它的历史存在方式;即使退一步讲,现代历史也是以断裂为症候的历史延续。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就将断裂视为现代最重要的性状,他认为“现代性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把我们抛离了所有类型的社会秩

4、序的轨道,从而形成了其生活形态”。如果说,在现代历史的策源地西方,这种决裂尚能够以较为平和的方式,在部分顺承传统的基础上发生,那么,那些更多地依赖外来的资源与动力激发,在现代历史的扩张中被波及和卷入的国家和地区,其断裂所引发的冲突矛盾远比原生地激烈与复杂,由于持久的对抗在传统与现代间划下深深的鸿沟,一切非西方的民族性和传统性的文化资源、思想观念在与西方的对置式比较中呈现出“地方性”与“落后性”。比如,中西本有各不相同的纪年历法,但随着西方文明的扩张,建立在基督教传说基础上的西方历法膨胀为“公历”、 “阳历”,显现出“不证自明”的普适性和强势性;中国传统的历法则被压抑为从属性的“阴历”或仅适用于

5、农事的“农历”,而这只是无数事例中的一种。 大体说来,中国历史现代转型的逻辑化指向有两个鲜明特征:一是以历史进化为指针的社会文化发展图式。进化观以过去、现在、将来三分的时间方式把历史编织成一个合目的的进步过程,确信现在好于过去,将来好于现在。二是以西方文明为典范的追求座标。一旦对西方文明的拒斥期过去,中国社会文化转型长期都将西方作为奋起直追的目标。从清末的文学改良到现代此起彼伏的文学运动,无一3例外地从未来的角度将改革的对象锁定为今天的文学现实或昨日的文学传统。世纪初和世纪末兴起的两次中西文化比较热,主导的趋向也是先将中西文化的地域(空间)之差转化为时间上的古今之异,再把经验意义的新旧之别引申

6、到价值功用意义的高低、优劣、好坏之分了。所谓中国的现代转折即把“落后中国”的发展图式转化到“先进西方”的轨道上,一方面是对传统中国的决裂与反叛,另一方面是对现代西方的钦慕与仿效,文学的现代转换也不外如此。 中国文学的现代转换,其真实内涵及途径是在五四文学革命和以后的发展中逐渐丰富、明确起来的。人们之所以坚持将五四文学革命而非晚清文学改良视为现代中国文学的真正发端,原因之一就在后者大多属于古典文学内部的修正、改良,而前者是将传统文学的主体部分认定为否定性对象,实行“断裂”,然后隆重推出“新文学”。现代中国文学着眼于过去、现在、将来的时间分化,以背逆传统面向未来的姿态来凸显自己的现代品格:新文学打

7、倒旧文学,白话文取代文言文,革命文学否定鲁迅,延安文学批评“左翼”文学(丁玲、艾青进入延安前均为“左翼”文人,他们遭受批评的言论其实是左翼文学的传统之一), “十七年文学”排斥 40 年代国统区文学, 纪要更将 30 年代文学打成文艺黑线,第三代诗人要“pass 北岛”,90 年代青年作家面对文学传统的“断裂”宣言等,以至于形成了不断“psaa 过去”的“断裂情结”。胡适、陈独秀的文学改革主张,周作人“人的文学”、 “平民文学”的新理论,鲁迅等充满现代感的创作,以及作为这一切变革重要成果的白话文学的创建更是充分体现了文学现代性的追求,时至今日还有人对此高度评价:“白话文学对中国现代性的建构是如

8、此之大,以至于我们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现代白话文,现代性的感觉方式,认知方式和情感价值都无法建立起来。 ”不过, “在这里,文学的现代化内涵主要是通过与传统的对照和对立而彰明的,进一步说,文学的现代转型是通4过激烈的反传统主义的路径来实现的”。在这样的思维定势中,传统的丰厚和历史的悠久不仅不被当作可供发掘利用的宝贵财富,相反被认为是必须摆脱又难以脱卸的沉重负担,因此,反传统的言行不断升级。五四时期,一代先驱以争天抗俗、特立独行的“摩罗”自居,对中国从政治到文化的整个传统,从孔孟之道到民间风习的整个历史予以揭露和批判,深广程度至今难及,激烈程度也世所少见。胡适认为中国历史万事不如人,必须以西方为

9、榜样从头学习;钱玄同用“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八个字来形容中国文学传统,甚至宣称要废除汉字;李大钊将中国文明判定为静之文明,落伍于西方动之文明,在新世纪缺乏动力和生命;鲁迅也悲哀于中国文化让人“沉静”下去不思行动的性质,劝勉中国青年少看和不看中国书以后每逢中国社会和文学面临大的转折,人们便会重复这一策略:首先把既有的历史传统设置为负面因素,通过大幅度的否定批判来实施创新突破,与传统背道而行。如“文革”时期和 80 年代的文化大讨论。有关“文革”与现代性关联的特殊表现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较充分的阐发,认为中国“文革”与源起法国、蔓延至整个西方世界的学潮有着同声相应的关系,正是现代性激进姿态的展示

10、及能量的喷发。 “文革”文学的典范“样板戏”包含了不无深意的塑造现代革命文艺和新人形象的寄托。只是“文革”文学的反传统更彻底,它不仅全面否决了古典文学的合法性,而且将“样板戏”出现之前的所有中外文学遗产,包括中国左翼文学传统一律等同封资修的落后反动,统统予以否定,这样一来在极端的意义上恰好体现了现代性要求与己身之外任何事物断裂的特性:断裂历史书写新史,反叛传统开创传统。新时期的文化热潮中,有人甚至在人种族群的层面走到了否定中国的存在价值的地步。现代文学步履匆匆,从文学精神到文体形式,随处可见“传统与现代”的对立思5维模式,从理论倡导到作品创作,其种种变形性的体现也始终陪伴在侧。陈独秀在鼓吹文学

11、革命时认为,要提倡新道德就必须反对旧道德,要提倡新文学就必须反对旧文学便为经典表达。 二、现代化与革命化 鲁迅曾借谈木刻艺术而引申到文艺革新的普遍规律,他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 ”但在每一个关口选择哪条道路或者主要依赖哪种方式以实现转折,却取决于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历史任务。马克思主义认为创造不能凭空进行,人只能在给定的历史条件下从事创造。20 世纪中国文学同时占有“外国的良规”与“中国的遗产”这双项便利,选择似乎是完全独立自由的。然而,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早就促使其与“遗产”决裂,对“传统”反叛,此时可

12、供选择的便只有“采用外国的良规”一途。鲁迅、郁达夫、冰心等人虽然中国古典文史知识丰足、传统修养厚实,但在谈到之所以投身新文学,写出新作品,他们却只愿列举外国文艺的滋养,这一异乎寻常的姿态与声口体现的不尽是“给定的历史条件”和当事人的实际状况,流露的却是整整一代人的价值倾向与选择。胡适的“八事主张”,关于新诗、短篇小说及问题文学的“金科玉律”,其理论来源无一不是异域,陈独秀的“三大主义”和中国文学从古典到现代的发展图式也是以“外国的良规”为蓝图的。将中国文学现代品格的寻获定位在对外国文学良规的采纳吸收上,这是普遍的看法。 现代化就像一场世界性长跑,在现代化的路途上,由于西方“早成”而中国“晚发”

13、的时间差,自居落后一方的中国文学亦步亦趋的先行者形象主要是西方诸国,并不包括西方之外的世界上其他民族与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现代化的内6涵大体上就是西化(其间又有从欧洲中心迁移至北美中心的过程),中国文学将西方古典主义文学以后的文学作为现代性的典范;时至今日,文学上的走向世界、与国际接轨,其言内言外之意义范围也大多不脱西欧北美的半径。五四鼓吹全盘西化,引西方文学改造中国文学,风气是很盛行也很强劲的,即使在民族意识大为高涨、引发过广泛的“民族形式”讨论的 20 世纪 40 年代,也还是不乏坚持西方是现代化的正途的观念。朱自清在抗战时期从社会现代化与诗的现代化相互促进的角度呼吁:“我们需要促进

14、中国现代化的诗。有了歌咏现代化的诗,便表示我们一般生活也在现代化;那么,现代化才是一个谐和,才可加速的进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中国诗的现代化,新诗的现代化;这将使新诗更富厚些。 ”在另一个地方,朱自清在说到 40 年代新诗之所以早已超过取法童谣、唱本“照旧路发展出来”的雏形阶段的缘由时解释说:“这就因为我们接受了外国的影响, 迎头赶上的缘故。这是欧化,但不如说是现代化。 民族形式讨论的结论不错,现代化是不可避免的。现代化是新路,比旧路短得多;要迎头赶上人家,非走这条新路不可。 ”冯雪峰在“天地玄黄”的 1948 年还认为“欧化”是中国现代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契机, “这是不用说的。如果不经

15、过文化和思想上的欧化(包括进步的资产阶级的科学与民主,及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与文化),中国就不会有新的民族文化的诞生”。连毛泽东在抗战即将胜利的转折关头对“民主主义”、 “个性解放”这些西方传统的概念(毛泽东自然是在马列主义的谱系中运用这些概念,但马列主义也是西方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也作过正面的肯定性阐释:“只有经过民主主义才能到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天经地义。没有几万万人民的个性解放和个性的发展要想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废墟上建立起社会主义社会来,那只是完全的空想。 ” 西方诸国的现代化道路也有先有后,异彩纷呈,并非单一模式,这一现象甚至7可称之为“西方的分裂”。其中,

16、英美以平和稳健的方式走上现代化道路,依循的是不断积累改良成果的渐进模式;德国凭借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政治强权走上现代化的快车道,是后来居上的范例;法国经历了多次大的社会动荡,不乏暴力冲突,所选择的是突变跳跃的激进道路;俄罗斯的现代化之途跌宕起伏,虽然它借鉴了法、德的经验,但在十月革命后的整个前苏联时期,它在一个大国首先创立社会主义体制,别开生面地追求现代性和实现现代化,这样的现代社会实验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就这样,世界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西化现代化模式。中国曾在不同的模式间徘徊犹豫,并均有过短时间尝试,但历史的合力作用加上人们的自觉努力,长时间选择和实践的是俄苏的革命模式。 在两种现代化方案中选择俄苏,这也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特殊性之一。在西化途中不忘从狭义的“西方”以外取经,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虽则以西方为重,却又是从来不能纯以西化准确揭示的。鲁迅、周作人翻译域外小说集和小说月报为弱小民族文学出专号,视域已经超出传统的西方;20 世纪 30 年代对俄苏和日本革命文学经验的倚重显示渐成主流的左翼文学潮流取舍在我;五六十年代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