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6542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研究——以7·23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为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 力研究以 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 通事故为例微博即微型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 WEB 网页、WAP 手机客户端、绑定 IM(gtalk、MSN、QQ)工具、电子邮件插件等方式来发布简短消息。它支持用户传播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内容,但在信息发布的数量上会受到限制,比如说新浪微博最多不超过 140 字。微博最早产生于美国,2006 年上线的 twitter,截止 2010 年 1 月份在全球已经拥有 7500 万注册用户。2009 年 8 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

2、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随后腾讯、网易等也纷纷推出自己的微博服务。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28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1 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 6331 万增至 1.95 亿,半年增幅高达 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 13.8%增至 40.2%。随着微博的迅速发展,其传播影响力已经不容小觑。在一项针对微博用户的调查中显示,96%的用户通过微博了解、发布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观点,微博已经成为一个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平台。1特别是在突发性公共事件或者群体性事件发生时, “围观就是力量”成为对微博影响力的一个生动注解。近年来我国突发性公共

3、事件频发,根据中国公安部颁布的数据,2007 年群体性事件已达 8 万起,2009 年更超过 10 万起,这些事件大多涉及到公众利益,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微博等新兴传播手段的兴起,如何有效地引导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化解公共危机成为重要课题。本文拟从近期发生的2“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入手,通过微博对该事件的信息传递分析来探讨突发性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的微博影响力,从而为更好的处理突发性公共事件传播提供借鉴。一 微博的信息传播特性(一)微博的信息传播模式中国传媒大学的杨晓茹博士认为,鉴于微博的传播媒介以及传播过程与以往的博客或者 web 网页的传播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

4、异,因此了解微博自身的传播模式是必要的。在此传播模式中,处于中心的 X 是“微博”网站,是信息传播的起点也是终点;A-N 代表不同的“微博”使用者,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D1-Dn 代表“博主”的跟随者,同时也是信息传播的传播者和接受者;M 代表“微博”传播发生、完成的传播环境。在微博的传播过程中,使用者通过手机及其他移动终端或者电脑将信息上传到网站,其跟随者可以通过网络在第一时间收到信息,同时发表自己的评论。微博建立了一个人人都能发声,人人都可能被关注的传播模式。(二)微博的传播特性1.信息传播的自发性微博具有自发性传播的特性,绝大多数用户表示会主动地发表自己的内容,传播自己的观点,同时有

5、许多微博用户表示对在微博上面会进行信息转发,他们转3发的主要是有价值、有趣的或是时效性较强的信息,尤其是以一些最精炼的词汇来表达最高深的观点。2.个性化信息交流在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与展现自我的时代,微博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人们的媒体个性化的需求:便捷的书写方式、以秒计算的更新速度,个性化的信息内容,微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表达便利与快感。从发布的内容来看,大部分内容都是同微博使用者有关的信息,微博用户可以“随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与他人共同讨论热点话题”,同时享受最新资讯的个性化服务。3.即时的通信互动与传统媒体相比较,网络媒介大大缩小了信息发出到接收反馈产生的时间差,从而保证了传播的即时性。而微博

6、的出现将这种时间差进一步缩小,甚至发展到“零时差”程度。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地震后,当天下午 2 点 35 分 33 秒 Twitter上出现第一条关于地震的消息,比路透社等的通讯社电稿都要快。3对于突发性事件的报道,微博的时效性是传统媒介甚至新闻网站无法媲美的。4.信息的裂变式传播微博信息的运动由“信息聚合临界点信息裂变”,一个人的微博可以被其“粉丝”转发,再被“粉丝的粉丝”层层转推,快速蔓延,纵深循环。微博的几何级的传播速度与发文、转帖、关注的围观力量远远高于之前任何一种媒介产品。例如,在某个突发事件的现场,用户可以把所看所闻以短信或者彩信即时发布出来,如果他的跟随者中有 1

7、0%进行了转发,那就相当于作者多 10 个发布点,这 10 个4发布者每人也拥有 100 名跟随者的话,新闻受众就上升至 1000 人。依此类推,如果信息能得到第二轮、第三轮转发,受众就直线上升至 1 万人、10 万人。当面对突发事件或者是重大新闻事件时,微博能够提供更多样化的声音,降低受众对主流媒体的依赖。一项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微博用户表示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时,除了关注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与主要观点,还会有意识地在网上搜索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一些当事人、见证人、亲历者们的个人声音,从不同角度来认识事态的发展。有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表示相信亲历者的微博内容。4此外,由于微博信息的裂变式传播,

8、使得在突发事件信息传播上,对微博信息的控制难度加大。二、723 事件中的微博信息传播依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解读,突发事件共分为四类:飓风、海啸、地震等自然灾害,例如 2008 年汶川地震;空难、塌方、水土污染等由技术和管理因素造成的事故灾难,例如此次的“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疾病传播、食品安全等公共卫生事件,例如 2003 年的非典;政治骚乱、恐怖袭击、校园枪击、人质救援等社会安全事件,例如 2008 年西藏骚乱。5通过研究发现,突发性公共事件的微博信息传播可以分为:事件来源的相关描述、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应对措施、事件进程的跟踪评价以及与事件有关的其他信息。在突发性公

9、共事件的报道中,时间是受众了解救援情况的重要标尺,而死亡失踪人数是读者最为关注的信息,这两点在“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的微博信息传播中表现得尤其明显。5(一)事件来源的相关描述7 月 23 日 20 时 27 分,一条来自新浪网友“Smm_苗”的微博引起广大网民的高度关注:“狂风暴雨后的动车这是怎么了?爬的比蜗牛还慢可别出啥事儿啊。 ”11分钟后, “Smm_苗”所描述的这辆北京至福州的 D301 次列车在温州市双屿路段,与杭州开往福州的 D3115 次列车发生追尾,造成 6 节车厢脱轨,其中 4 节从高架桥上掉落。几乎在事故发生的同时,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令数万网民

10、在第一时间得知了这一信息。 “D301 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 ”此后不久,第一条求助信息由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车厢内发出:“求救!动车D301 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现在车厢里孩子的哭声一片!没有一个工作人员出来!快点救我们!”这条信息在短时间内被转发了十万次。紧接着,网络上不断出现被困旅客以及第一批赶赴现场的救援人员所发出的消息,事故现场情况也如拼图般渐渐清晰起来:20 点 54 分,网友“Smm_苗”:“救火车好多好多,动车真的出事故了,一朋友亲眼看到一辆动车开得很慢,后面一辆速度超快的撞了上去,还看到动车冒烟了

11、”21 点 05 分,网友“羊圈圈羊”:“火车现在处于倾斜状态,车内封闭,前面几节车厢基本连撞了。 ”21 点 27 分,网友“Sam 是我”:“确切的消息,D3115 次列车 15 号车厢断裂脱轨!不确切消息,15 号车厢一死一伤!我所在的 2 号车厢一人被空架物品砸伤!”这些发自事故现场亲历者的微博动态的展现了事故现场的情况,言简意赅的6传递着信息,同时勾勒出极强的现场感。尤其是在突发事件爆发初期,由于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导致传统媒体在报道过程中难以捕捉这些具有强烈现场感的信息。而微博由于信息传播的自发性,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能够捕捉到事故现场更为多种多样的信息。 (二)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的应对

12、措施事故发生 2 小时后,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血液中心等多家官方微博发布献血号召,短时间内上千名网友前往血站献血。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直至当天深夜 2 时 18 分,连发 36 条微博,报告浙江省组织救援的情况,赞扬温州“的哥的姐”免费送客人到医院献血。郑继伟副省长、省卫生厅官方微博也用微博通报医疗救援的进展。然而,由于多数政府部门对于微博等新兴传播力量的应对不足,铁道部公布死亡名单迟缓、数字不准确,对于通车、事故调查处理等等都饱受诟病,尤其是对于铁路部门救援不利的批评信息也成为微博传播的主流,可以说在此次事件的微博信息传递中,大量的信息都是负面的,对政府的形象影响很大。尤其是从 7

13、月 24日,关于铁路部门宣布“车厢内无生命迹象,救援结束,但现场又搜救出生还者”的信息,到 24 日晚间铁道部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王勇平的不当应对,以及铁路部门对车头的掩埋等信息更被微博大量转载。在信息呈现爆炸性传播以及即时性传递的新媒体时代,仍然用传统的信息处理以及发布方式来应对显然是不够的。尽管在事件发生 5 天之后,国务院成立专门调查小组,温家宝总理也亲赴现场慰问家属,并且铁路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也出来对前期的一些质疑进行回应和解释,但是对于受众已经形成的固有印象的改变已经是收效甚微了。7(三)事件进程的跟踪评价在“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大量的网友对于事故救援的跟踪评价微博

14、也不断涌现。在事故发生 12 小时后,微博上相关讨论量已突破 200 万条,其中大量的微博关注的是此次事故中的政府相关部门的救援措施以及处理方法的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一部分网友通过微博对事件进程进行即时的追踪报道,随后大量的网友对这些报道内容进行点评并转发,使得事件进程的跟踪评价呈现出一种同步递进的态势,甚至有网友专程赶赴救援现场来对救援情况进行微博直播,这使得微博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取代了传统媒体的部分功能。网友的关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事件的进程,微博上对于此次事故的广泛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为该事件设置了议程,使得事件不仅是进入到了传统媒体的视线,并且提升了事件的重要性判断,直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15、到了政府的相关决策。(四)与事件有关的其他信息事件发生后,微博立刻成为发动最广泛力量寻找亲人的网络平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也迅速开辟了“微博寻亲”专栏。微博寻人的转发量已经超过了 50 万条,至少有 6 名事故伤员通过腾讯微博与家人成功取得联系。当寻亲信息在微博上不断接力的同时,网友们还在微博上大量转发已公布的乘客名单和在各医院救治的伤员名单,以便家人及时赶往医院。值得一提的是,在微博上转发的大量事故中遇害人员的亲朋好友所发出的微博,例如在事故发生 21 小时后的最后一名获救者伊伊,在伊伊获救后其父母的微8博被大量的转发,尤其是伊伊的父亲在事故发生前为伊伊拍摄的第一次乘坐动车的照片,更被大量转

16、发。这些信息的传播增强了事件的立体感以及真实性,更贴近受众的需要。“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的第 7 天,微博上网友自发组织,线上缅怀事故中的遇难者,这些网友发布的祭奠微博转发超过 2000 余万条。相关信息的转发,使得微博传递的信息更为多样化,并且更加的贴近受众的需求以及体现了微博在报道突发事件中所展现出来的人文关怀。三、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所展现的微博影响力(一)微博成为重大新闻事件以及突发事件的报道平台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孟令俊表示:在对突发事件的传播中,微博不仅成为舆论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也参与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的过程,微博充当了突发事件公开的助推器、突发事件的社会监督者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平台。6在“723 甬温线动车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微博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中成为了各类信息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事故发生仅 4 分钟,微博就开始第一时间发布事故信息,随后微博用户们对于事故情况的的描述、现场救援的直播以及相关救援信息的传递不仅展现了微博作为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重要报道平台,更体现了微博作为民意收集和展示的重要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