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6418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报道分析【本文提要】本文讨论了 8 月间我国传媒关于英国骚乱的报道,认为我国一些主流媒体在对骚乱的新闻价值估量、对骚乱性质的判断、对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的理解等三方面均存在过强的主观色彩。文章指出:实际宣传中,敌、我、友的关系和环境条件的制约等等,是非常复杂的,用何种方式处理各种力量的对比关系,需要经验和分析能力,不能停留在黑白分明的水平上,满足于简单的政治喧嚣。【关键词】 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新闻价值 客观 英国骚乱今年 8 月初发生的英国骚乱已经平息两三个月了,我国主流媒体关于这一事件耸人听闻的高调报道却仍然记忆犹新。现在看,我国主流媒体关于这一事件各方面的判断显然不实,但

2、至今无人反省。以后再出现其他同类情形,可能传媒还免不了再来一次歇斯底里的发作。为什么会这样,我们天天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连基本的新闻从业准则都不遵守?应该有所检讨,避免再出现同类问题。今年 8 月 4 日,一个名叫马克杜干的男子在出租车里被警车拦截,现场发生交火,杜干中枪死亡,一名警察受伤。随后民众与警察发生冲突,示威演变成骚乱。8 月 6 日晚间,伦敦北部托特纳姆地区大约有 500 人因此事走上街头要求“正义”,8 月 7 日晚到 8 月 8 日,骚乱蔓延至伦敦其他地区。8 月 9 日,蔓延到伯明翰、利物浦。8 月 10 日骚乱平息。对英国骚乱的新闻价值估量2一个事实有多大的新闻价

3、值,虽然见仁见智,但有经验的记者或编辑对同一个事实的新闻价值估量,不会差距很大。英国发生的骚乱,当然具有新闻价值。在世界的范围内,这条新闻算不上特别重大的新闻,但算得上比较重大,因而它上了纽约时报8 月 11 日的头版,但位置在左下角,篇幅为版面的十六分之一,内容是伦敦骚乱平息。同版“中国人投资纽约”的新闻安排在右侧中间位置,略高于伦敦骚乱的新闻。此前的英国骚乱新闻未上该报头版,在其他版做了报道。 朝日新闻网络版报道了英国骚乱,最初没有上国际要闻首页,待到事情发展了,这条新闻一度上了该报 12 日网页国际版要闻头条。反观我国,一些主流报纸在头版发表评论文章,有的报纸在骚乱结束之后的 8月 10

4、 日和 12 日头版用整版的篇幅加以报道。使用的是“大骚乱”、 “未来十年或成危机年代”等程度较深的词句。一周后(17 日),还有报纸开辟“伦敦骚乱/观点”专版,继续报道已经过去了的此事。我国一些传媒对英国骚乱的报道力度,显然与事实的新闻价值分量不相称,而是从主观需要出发,夸大事实的影响。对骚乱性质的判断根据英国公营的 BBC 报道,伦敦副市长马特豪斯认为,这是少数犯罪分子引起的,主要是为趁乱抢夺商店的球鞋等商品,跟警民关系或社会问题关系不大;当地民众认为紧张的警民关系以及艰难的经济前景是事件的主因。当时在社交网站脸谱(Facebook)上,一张警车被烧的照片一小时内被转发了100 多次。一名

5、网友发帖说:“大家都来啊,我希望今晚能死一个(警察)。 ”另一条信息明显是怂恿群众参与抢劫:“想不想让托特纳姆被洗劫一空?我要搬回一台免费3电视。谁不想呢?”从这些留言可以看出,参与骚乱的人群并没有组织,也没有特定的骚乱目标或政治主张。从他们随意性的话语中可以看出,骚乱中的大部分人,只是简单地宣泄一下长久以来压抑的某种怨气,或持某种投机获利的心理。事情已经平息后,回过头来审视我国媒体的报道基调,不能不提出质疑:我们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了吗?某报 8 月 10 日头版通栏标题是:媒体对比“阿拉伯之春” 民众担心奥运会已近(肩题)大骚乱让英国声誉降级(主题)。消息的第一句话是:“英国这几天突然成为

6、发达国家社会治理的坏榜样。 ”消息接着说:这一幕让很多国际媒体感到“眼熟”,认为它“像极了阿拉伯之春”。其中一个小标题是:从“阿拉伯之春”到“伦敦之夏”。消息写道:“伦敦之夏像不像阿拉伯之春?这几乎是英国骚乱连日来最受国际舆论关注的争议点。 ”“阿拉伯之春”指的是自 2010 年 12 月突尼斯一些城镇爆发动乱以来,阿拉伯世界一些国家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的专制政体的行动。在这类运动中,突尼斯民众要求进行合法大选,埃及民众要求政府进行改革,叙利亚民众要求重新修订宪法、进行政府改革,也门和巴林的民众要求政府下台。这些国家程度不同的动荡持续了较长时间,有的国家问题得到解决而基本平息,有的动

7、乱仍在继续,甚至发展成武装冲突。显然, “阿拉伯之春”造成的政治动荡,与英国历时4 天、波及 3 个城市的无具体政治目的的骚乱性质截然不同。如此的报道,让境外传媒有了攻击我方的充分理由。例如这样的批评:“接连多日的伦敦骚乱,令北京一些官方媒体喜出望外,争相质疑伦敦奥运的安全,质疑英4国人过往评论中国事务太没有绅士风度,质疑伦敦之夏是阿拉伯之春的重演,质疑西方民主制度的成效,进而质疑中国舆论过往在民族自豪与民族自卑中摇摆,大有从中感受到民族自豪之意。 ”对英国政府采取措施的理解针对伦敦发生的骚乱,英国首相卡梅伦 8 月 11 日在议会发言,他谈到:“确保民众安全是政府的优先要务,考虑限制社交网络

8、的使用针对暴徒利用社交网络及媒体串连发动暴力攻击的现象。信息自由交流原本是件好事,但如果使用不当,就必须被制止。英国政府、警方及情报单位正在研究商讨,一旦得知有人企图通过网络号召发起暴力攻击或犯罪行动,将切断通讯网站的服务。 ”他同时还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英国最糟糕的一面,不过我依然相信,我们也能看到伦敦最好的一面数百万伦敦人在脸谱上发言,支持警方,他们也加入到了清除骚乱的行动中来。 ”8 月 25 日,英国内政大臣特雷莎?梅针对首相卡梅伦 11 日的发言表示,卡梅伦此番表态“并未暗示”这些社交网站在骚乱期间将被关闭。脸谱、黑莓等社交网站也表态,欢迎与内政大臣讨论有关事宜的举动。各方面的信息都

9、显示,英国官方限制使用社交网络的考虑极为谨慎,在措词上大多采用“考虑”、 “商讨”这一类不确定的词语。根据英国的通讯法规,政府可以下令英国电信传播监管机构要求电讯网络暂停服务,不过一定要有充分理由证明这么做是出于保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安全。因为政府这样做可能是对言论自由的严重侵犯,极有可能被告上法庭。BBC 媒体事务记者托林?道格拉斯分析说,政府和警方的确有权力关闭通讯服务系统,但是当局目前并没有采取这样手段的计划。5对卡梅伦在议会的发言,我国许多主流媒体只抓住其中一句话,即“考虑限制社交网络的使用”做文章。一家主流媒体社论写道:“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一句考虑禁止骚乱分子使用社交媒体,带来对社交媒体与

10、言论自由的世界性讨论,并引发各国思考”。然而,除了中国传媒讨论、思考了一下外,其实并没有发生“世界性讨论”和“各国思考”。还有报纸这样报道:“脸谱、推特等社交网站对此次骚乱的蔓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从前年的伊朗骚乱到今年年初的西亚北非政局动荡,这类社交网站的煽动作用越来越大。西方一直表示支持网络自由,反对他国政府对此类网站进行管制,现在可以说是有苦难言。 ”随后,各网站突出其中的观点,新闻标题绝大多数设计为“伦敦骚乱让西方支持网络自由有苦难言”。我国传媒的这种想象性质的报道,也让境外传媒抓到了批评的契机,英国BBC 记者报道的新闻标题是:中国媒体对卡梅伦控网建议兴奋不已。文章写道:“中国政府

11、本身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互联网控制系统,而且声称这是为了维持稳定所必需具备的手段。卡梅伦表示,限制使用 Twitter 和 Facebook 可能会帮助避免骚乱。这在中国激起了一声猛喝:我们早就告诉你了。 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关系密切的环球时报的一篇评论表现得兴奋不已:西方国家总是站在道德制高点指责发展中国家,但是现在态度变了。 这篇评论表示,他们希望这会帮助东西方在未来管理互联网的问题上取得一致。 ”理智的雅虎“焦点关注” 并非所有的传媒都是这样的基调。我注意到雅虎网站的“焦点关注”,对此事件同样关注,但报道是全面而理智的。8 月 11 日,它讨论6的主题是“伦敦骚乱本可以避免?”,对英国社会问

12、题的批评是严厉的,但基于事实。其报道同时也指出:“伦敦事件之后, 互联网自由将呈现出怎样的格局,需要谨慎以对。以某种明显而生硬的方式介入公民通讯自由权,但必须明白的是,只要不加阻止,不设界限与禁区,任何公权力都将十分乐意插手到事涉公民隐私的领域中去,并总有其堂而皇之的理由。如果事情真的要朝这个方面发展的话,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预言一种比此次骚乱事件更糟糕的一种现实。 ”8 月 12 日,它讨论的主题是“别借英国骚乱给微博泼脏水”,对于借伦敦骚乱中有些骚乱分子通过微博煽动,而把事情归罪于微博提出质疑,报道了大量英国民众通过微博制止骚乱的蔓延、号召参与清理现场的事实。然而,伦敦百万民众通过微博遏制骚乱

13、的事实,我国传统媒体少有报道。“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这是胡锦涛在世界媒体峰会上向世界 170 家主流媒体的代表(包括中国传媒)提出的希望,我国传媒当然要就此做出表率才好。胡锦涛说:“各类媒体要被公众广泛接受、受社会广泛尊重,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 “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我们曾经批评过一些西方传媒歪曲报道中国国内发生的事件,甚至他们在图片使用上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那时我们义愤填膺、理直气壮,因为对方明显地没有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然而现在轮到我们自己了,为什么我们不能全面、理智地报道人家那里发

14、生的事实呢?强烈的主观愿望,特别是关于“网控”的认识,为7了证明全世界都如此,使得我们不顾基本事实,抓住卡梅伦的一句话(严格地说,只是半句话)做了太多的文章。传媒有自身的立场观点是很正常的,但面对事实,要如胡锦涛所说, “真实、准确、全面、客观”。我们没有认真阅读卡梅伦的发言全文,也不了解英国的政治社会结构和传播政策,轻易地说出“伦敦骚乱让西方支持网络自由有苦难言”这种带有明显我方特色的主观表述,还有从“阿拉伯之春”到“伦敦之夏”的不搭界的关联,以及“未来十年或成危机年代”的想象。各种关于骚乱“事实”的描述,其来源颇为笼统,没有一家具体传媒的称谓,也让人怀疑是否真的来源于西方主流媒体。马克思曾

15、就此类情形提问:“谁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而谁是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呢?”?批评的就是以希望来描写事实这种不规范的传媒行为。伦敦骚乱的发生,有复杂的社会原因,微博只是一种现代传播通道,显然不是动因。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的传播途径,可以为骚乱分子利用,然而,具有道德意识的广大民众更可以通过微博对抗骚乱。这样简单的道理,只要我们遵循“真实、准确、全面、客观”这些基本准则,就不会忽略,而会做出合乎常理的判断。从传播心理角度看,确实,对事实进行黑白分明的报道,能够较快地煽起某种情绪;较为真切而复杂的报道,则不大容易引起轰动。所以,有的新闻学研究者指出:“新兴的党派新闻、肯定式新闻今天会更受某些受众欢迎。因

16、为它使得一切变得更加简单。它能够在令人困惑的世界里发现秩序,不需要太多筛选和提升。它令人感到舒适。 ”?但是,这样向公众报道事实是不负责任的,我们需要的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 智慧宣传8这次关于英国骚乱的报道,带有宣传成分。前面说了,宣传并非坏事,问题在于我们现在的宣传采用的是简单的斗争哲学:非白即黑。作为一种认识问题的方式,它对宣传本身带来了损害。在这方面,不妨重温一下马克思、恩格斯的批评。当年的德国社会民主党机关报主编威廉?李卜克内西,对党十分忠诚,但看问题颇为简单,例如他认为法国共和派领袖甘必大是社会主义的盟友,于是关于这个人的报道一派赞誉。马克思就此批评道:“他把某个甘必大之流的全部空话当作了真话,而实际上却在经常地欺骗自己的读者,如像法国统治者向法国人供给欺骗性的消息一样。 ”?1892 年,一位侨居英国的法国社会主义者沙?博尼埃对德国社会民主党领袖倍倍尔有误解,同样出于非白即黑的认识,竟把倍倍尔视为敌人。恩格斯分析说:“他抑制不住自己。同李卜克内西一样,他只知道黑、白两种颜色,要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