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697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制(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近代报刊白话文化的嬗变趋势与内驱机 制摘要 中国近代报刊话语言述方式由文言文转向白话文,是近代中国纸质传媒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表现,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其演变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原因。传播理念的转变、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文化观念的突破,是推动中国近代报刊白话文化大众化趋势的内驱力。 关键词 白话文化内驱机制言述方式大众文化 AbstractThelinguistic conveying ways of Chinas modern newspaper have changed from ancient Chinese to vernacular. It represented the trans

2、ition from modern Chinese media culture to popular culture . It have went trough four periods, and the evalution of it showed a deep historic reasons .The change of communication conception,the technical innovation of the publisning and the break through of the cultural concept aretheinner drive of

3、the popularity of the verncular culture in Chinas modern newspaper. Key words vernacular culture conveying waysinner-driving mechanismpopular culture 在近代中国,报刊的话语言述方式由艰涩难懂的文言文逐渐向通俗易懂的白话文转变,使报刊受众群从专利式精英读者剥离开来,一部分逐步流向文化教育程度低的普通读者,从而使报刊读者面更加宽泛,这也是近代中国纸质传媒的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表现。从 1815 年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创办察世俗每月统记传第一家中文近代

4、报刊开始,至 1915 年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新青年为标志的办报热潮,中国近代报刊在一百年间,报刊话语经历了四个主要相关阶段。而传播理念的转变、印刷技术的革新和文化观念的进化,成为近代报刊话语体系大众化趋势的内驱机制的三个环节。 一、话语言述方式的流变 2中国的报纸和杂志过去没有区分,统称为报刊。早期的近代报刊一般也采用书本式装帧,每期几十页或上百页不等,定期(个别不定期)出版。到 19 世纪 60 年代后,报纸才开始同书本式的杂志有了区别,报纸采用单面或双面印刷,并开始使用新闻标题。本文所阐述的近代报刊包括报纸和杂志,而两者的言述话语状态都经历了由佶屈聱牙的文言文向通俗易懂的白话文渐进式演变

5、。 1.中西冲突中报刊话语生存状态(1815 年1895 年)。鸦片战争以前,在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图谋打开中国大门的过程中,第一批近代中文报刊产生,由基督教新教派传教士创办。最先有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该刊文体品种繁多,有诗歌、对话体、小故事、长篇记事等等,写作上大量采用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形式。该刊主编米怜提出了写作的三条原则:一是要短,二是要通俗易懂,三是要流畅生动。但对于传教士报刊,总体来看,它们无论是宣传基督教文明还是西方文明,在形式上经常引用孔孟程朱的言论和四书五经中的用语,从文章标题、内容到刊物封面,都深深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随着 1861 年上海新报的创刊和后来申报的崛起,商业报纸竞争

6、异常激烈,当时的新闻文体尚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但社会新闻成为了报业竞争的重要砝码。所以注重写作手法的运用,叙中有议,叙中有情,重情节和描绘,吸引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如 1876 年申报为迎合小市民的阅读需要,曾出版通俗报民报(和下文提到的革命报纸民报不同),该报“专门民间所设,字句俱如寻常说话”。但这时期的报纸本质上仍没有摆脱传统文体和话语方式对新闻作品的束缚,以致后来的商业报纸在新闻言论改革上仍流于形式主义。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思想文化促使国人办报热潮的兴起,其中以王韬于 1874 年 1 月 5日创办的循环日报最为显著。而该报的盛行,主要原因在于王韬政论文风的突破。他的政论立论鲜明,通俗易懂。正

7、如他自称:“老民于诗文无所师承,喜即为之3下笔”, “文章贵乎记事叙情,自抒胸臆,俾人人知其命意所在,而一如我怀之所欲吐,斯即佳文。 ”所以其文章无刻意雕琢,文不华丽,意却清晰,并对后来戊戌前后的报章体产生了重要影响。 2.维新改良运动中的报刊论坛(1895 年1905 年)。戊戌维新时期的改良派报刊主要以缙绅、士大夫和具有资产阶级观点的知识分子为对象。改良派的报刊活动家们为了扩大其报刊宣传的影响,已经注意到了报刊文字通俗化问题。试办过一些白话报纸,一般报纸上的文字也力求通俗易懂。在国人办报第一次高潮中最有影响的报纸是 1896 年 8 月 9 日创办的时务报,后来陆续出现清议报新民丛报时报,

8、其典型代表人物是梁启超,他在长期办报中形成了一种文体,人称“时务体”。 这种文体打破传统格式,摒弃陈词套语,采用或文或白,或中或外,时杂以俚语、韵语等报刊语言,对读者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他的散文虽有时用典,但一般说来明白晓畅,属于浅近的文白参半的通俗文体。他在清议报上发表的为大家熟知的少年中国说,其语言节奏明快,叙事论理糅合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旨意通俗明朗。 但直到 1897 年裘廷梁在苏报上发表论白话为维新之本,正式提出“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这才标志近代白话文进入一个自觉而非自发的新阶段。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大量的通俗小报,它们的语言风格更加注重普通读者易于接受的白话文。如创刊于光绪二十三年(

9、1897 年)十月十三日演义白话报,在第一号白话报小引中写道“目下我们中国读书人中,略有几个,把外国书翻做中国文理,细心讲究外洋情形。但是通文既不容易,看书也费心思,必须把文理讲做白话,看下便不吃力。而且还有一层,中西各种书本,价钱都是贵的,若然用白话做在报上,一天一张,便觉所费不多”又说:“中国人要想发愤立志,不吃人亏,必须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要想讲究外洋情形,天下大势,必须看报。要想看报,必须从4白话起头,方才明明白白。 ”演义白话报的内容,主要是新闻、笔记、小说,语言通俗易懂。此外还有消闲报、 采风报、 趣报、 通俗报、 笑林报、 寓言报、苏州白话报、 上海白话报等各类小报,也具有相

10、似的语言风格。 3.资产阶级革命派报刊的通俗化(1905 年1911 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报刊的对象除了士大夫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外,还包括国内识字不多的新军、会党、手工业工人和华侨中的小贩、农业工人和个体劳动者。所以,办报者努力使报刊文字通俗化。著名报人林獬在中国白话报发刊词中说道:“深的文法,列位们又看不懂;就是说把你听,列位们又是听不来的。我为着这事,足足和朋友们商量了十几天,大家都道没有别的法子,只好做白话报罢,内中用那刮刮叫的官话,一句一句说出来,明明白白,要好玩些,有要叫人容易懂些。倘使这报馆一直开下去,不上三年包管各位种田的、做手艺的、做买卖的、当兵的、以及孩子们、妇女们,个个

11、明白,个个增进学问,增进见识,那中国自强就着实有望了。”于是,他们创办一些完全用口语编写的报纸,其品种、数量和编辑水平也比戊戌时期有显著提高,有的还使用了少数民族文字。如 1905 年 11 月 26 日在日本东京创刊的民报,其宣传的内容主要是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以及西方进步文化和各种新思潮的介绍。宣传形式是通过论说、时评、译丛、谭丛等栏来进行的,这些栏目上的一般政论文章,比戊戌时期流行的时务文体更为浅近直截,但基本上还只是通俗化了的文言文,和五四以后流行的白话文还有很大距离。后来, 民报在章太炎的主持下,尽管为树立民族文化自尊心做出了贡献,其过度的国粹主义主张“今天所有的东西都是古已有之,都应该

12、以古代为典范:不仅政治经济制度需要从古代得到借鉴,就连婚丧祭祀的礼节和冠服、音乐、舞蹈乃至语言文字等各方面,也必须一返皇古。” 从而助长了复古主义的逆流。但总体来说,革命派报刊的多数政论都采用了5半文半白的文体,为五四后语体化政论文的大量出现做了准备。同时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通俗化的“图画”栏目较为常见,表现形式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者的照片、画像和时事漫画作品,从不同侧面与政论文章相配合。 这时期的妇女报刊通俗化程度更为明显,如秋瑾创办的白话和中国女报,考虑到多数妇女缺少文化教育、阅读有困难的现实,采取了“文俗之笔墨并行”的办法, “以便于不甚通文理者,亦得浏览”(创办中国女报之草章及意旨广

13、告)。秋瑾在中国女报第 1 期敬告姊妹们中写道:“我的最亲爱的诸位姊姊妹妹呀!二万万的男子,是入了文明新世界,我的二万万女同胞,还依然黑暗沉沦在十八层地狱,一层也爬不上来。足儿缠得小小的,头儿梳得光光的;花儿、朵儿,扎的、镶的,戴着;稠儿、缎儿,滚的、盘的,穿着;粉儿白白,脂儿红红的涂抹着。一生只晓得依傍男子,穿的、吃的全靠着男子。身儿是柔柔顺顺的媚着,气虐儿是闷闷的受着,泪珠儿是常常的流着,生活儿是巴巴结结的做着:一世的囚徒,半生的牛马。试问诸位姊妹,为人一世,曾受着些自由自在的幸福未曾呢?”这种口语化而又如行云流水的文采,如泣如诉,强烈的感染力征服了读者,也使传播者的思想更加浅显明了。同一

14、时期,全国各地还涌现了一批白话报刊,如广州的广东白话报岭南白话杂志、湖北的武昌白话报、四川的白话报、新疆的伊犁白话报、安徽的安徽俗话报通俗报、山东的济南白话报、山西的晋阳白话报、直隶的直隶白话报等革命性质的白话报刊,它们主要以下层市民为对象,向广大民众进行了广泛的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如 1906 年 10 月 28 日在上海创刊的竞业旬报,就是全部用白话文写作,把革命思想“传布于小学校之青年国民”。提倡文学改良著名的“白话大师”胡适在该刊上发表地理学、 真如岛等通俗的科学小品和白话小说。 64.新文化运动报刊的白话文趋势(1911 年1915 年)。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

15、。明确提出:反对封建的特权政治,要求政治民主;反对封建旧道德,提倡民主主义新道德;反对封建的旧文学,提倡为民主主义服务的新文学。这一时期的报刊以主张民主、科学,提倡新文学和白话文的资产阶级民主报刊为主体,其中以 1915 年 9 月 15 日于上海创刊的新青年杂志为标志,该杂志也成为领导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新青年创刊初期,仍采用文言文形式发稿,但在它编辑部迁移至北京后,思想更加勇猛精进,向僵死的封建文学和阻碍新思想传播的文言文发起攻击。 新青年刊载了许多运用自然科学驳斥鬼神迷信的文章,积极宣传无神论,传播自然科学。新文化运动影响逐渐扩大,新文学运动也随之兴起,并且鲜明地提出以资产阶级新文学代替

16、封建主义旧文学的主张。胡适较早提出文学改革的主张,在新青年2 卷 5 号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和一些文学形式上的改革,主张“不用典、不用陈套语、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 “须讲求文法之结构”。在文学内容上也提出“不作无病呻吟、不摹仿古人”, “须言之有物”。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于 1917 年发表文学革命论,号召打倒“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建设“国民文学、写实文学、社会文学”。当然也有绝对主义者,如钱玄同为反孔而主张“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甚至要“剿灭”中国文化, “废灭汉文”汉语(采用世界语)。 新青年的诞生中国报刊史由近代向现代过渡的标志,其白话文形式便于新思想的传播和普及,使读者耳目一新,也促进了报刊传媒大众文化的兴起。1918 年 1 月, 新青年改用完全白话文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