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667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化的隐忧(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媒体技术本体化的歧路与审美思考低限 化的隐忧摘要 以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为表征的新意识形态的弥散,深刻影响着当代文化的发展。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之间的博弈,是数字艺术以及电子视觉文化无法回避的现实。 “数字化生存”的技术和“艺术化生存”的人文相互协调,才能实现数字艺术的平衡发展。 关键词 媒体技术本体化 视觉文化审美化 数字艺术 技术与人文 AbstractThe expanding of the new ideology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media technology ontology and visual cultur

2、e aestheticization, has an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The game between materialization existing and spiretual existing, is the reality of digital art and electronic visual culture. The harmonious relation between the technology of digital existing and the art existi

3、ng helps to realize the balance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art. Key words the media technology ontologythe acetheticization of the visual culturedigital art technology and humanity 近年来,现代媒体工具在中国迅速普及,并很快与发达国家保持同步发展,但也因此形成了中国文化系统内部的巨大落差,即:物质文化的迅猛前进与精神文化的相对滞后。与工业社会中大多数劳力从事摄取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的工作不同,在后工业社会中服务行业成为

4、支柱产业,信息技术成为各组织内部掌握权力的源泉和标志技术不再与主体保持主客体关系,它已发展成为空前独立的自主系统,支配着政治经济与日常生活,它是后工业社会的新意识形态。然而,正在完成工业化的中国却并不完全具备滋生后工业文化的舒适温床,因此,后工业文化更多地是以一种大文化背景、文化情绪的方式影响着中国文化,它是中国与当代西方后工业社会在共时状态下的文化遭遇。 一、新意识形态的弥散:媒体技术本体化与视觉文化审美化 2德国文化理论家西格弗里德施密特声称:世界是我们所知觉、被我们所阐释并赋予了意义的世界,是我们主观经验所“构造”的现实。所谓现实,所谓对世界认识的客观性,不过是传统的“意识哲学”虚构出来

5、的。他认为,这里的“现实”应被解释为“世界的各种现象在个人意识中的主观构成”, “在传播媒介中的交往构成”,而文化艺术则是“社会知觉形式和意义理解在个人自我意识中的审美构成”。文化艺术只有当它作为媒介形式,即成为具有主体间性的人际交流手段,获得物质性存在基础时,才具有特定的社会功能而被普遍认同。因此,对文化艺术的分析研究,必须重视其物质存在形态。文化艺术作为传播媒介,其赖以存在的物质手段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演变的。新的技术手段的发明和运用必然改变文化的存在形态。 越来越多的事实说明,电子和信息技术的推广运用,对人类文化的存在形态造成了巨大冲击,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接受方式

6、乃至人的思维和知觉方式正经历一次史无前例的变革。德国文化理论家弗利德里希基特勒在其专著记录系统中提出这样一种观点:媒体形式的变化是人类文化变迁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基本动力。电子信息技术的完善和因特网的出现,带来了人类文化形态的“哥白尼式的转折”,标志着“文字文化最终丧失支配地位并可能退出历史舞台”的进程的开始。在电子时代,文字日益失去其优先地位,电视屏幕和电脑网络逐渐取代书本,成为最基本、最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体,它改变了人的知觉、思维、行为和认识方式;它的全面普及和运用,将导致以文字为基本媒介的文化形态让位于以图像为基本形态的视觉文化。 美国文化理论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我坚

7、信,当代文化正逐渐成为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目前居统3治地位的是视觉观念。声音和景象,尤其是后者,组织了美学,统帅了观众。 ”在全球化背景下,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越来越重要的文化现象, “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也标志着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 ”视觉文化成为人们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的主要方式,它影响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构成、改变着大批接受者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在青少年中制造大批祟拜者;特别在思维方式上,它更多地回归到以直观、个别、具体、经验和象征为

8、特征的审美意识中,很容易把观众带入虚拟故事人物的生活和命运之中。 当代影视、摄影、广告的图像泛滥所形成的“视觉文化转向”,提供给大众的视觉形象是无限复制的影像产物,从而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形成包围。这些复制品由于与原有的摹仿对象发生了疏离,所以就成为一种失去摹本的仿真式“类像”(Simulacrum);它虽然最初能“反映基本现实”,但是进而又会“掩饰和歪曲基本现实”,最终“掩盖基本现实的缺场”,不再与任何事实发生联系。这种“类像”创造出一种“第二自然”,大众沉溺其中时看到的不是现实自身,而只是脱离现实的“类像文化”。因此,类像世界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被销蚀了,类像已经内化为大众自我经验的一部分,幻觉与

9、现实混淆起来;“虚拟真实”与“实存真实”区分的抹平,带来的正是一种“超真实”的镜像效果。 这种“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the aestheticization of everyday life),即由审美泛化带来的文化状态,被波德里亚(1983)形容为“超美学”(Transaesthetics),意思是艺术形式已经渗透到一切对象之中,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美学符号”。他认为,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之记号下,从而都可以成为审美的。现实的终结和艺术的终结,使我们跨进了一种超现实状态:“超现实主4义的东西就是今天的现实本身。超现实主义的秘密,是最平庸的现实可能变成超现实的

10、,但只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才与艺术和想象相联系。今天是平凡普通的整体性现实政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经济的从现在开始,已经结合进了超现实主义的仿真维度。我们生活的每个地方,都已经为现实的审美光环所笼罩。因为虚饰成了现实的核心,所以艺术就无处不在。所以说艺术死了,不仅是对艺术卓越超凡的批评已经消逝,而且还是因为现实本身已经完全成为一种与自己的结构无法分离的审美所浸润,现实已经与他的影响混淆在一起。这个后现代仿真的年代,思想精英们的位置权利被颠覆了,人们宁可信任自己或者信任消费符号。失落由此产生,继而谋求政治跃进,产生诋毁、作秀甚至丧失人格。 ”对波德里亚来说,艺术不再是单独的、孤立的、高悬于现实之上

11、的精致的精神活动,它进入了无所不在的广泛领域,因而一切事物即使是日常事务或者平庸的现实都可归于艺术符号下从而成为审美的。 当代英国社会学家斯科特拉什(Scott Lash)提出了“消解分化”(dedifferentiation,1988)概念,它意味着“即时体验”或理解为“即时审美”(instatiantion)。经典美学一贯强调“距离产生美”,但“即时体验”要求消解距离,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距离消解(de-distantiation)有益于对那些被置于常规的审美对象之外的物体与体验进行观察。这种审美方式表明了与客体的直接融合,通过表达欲望来投入到直接的体验之中。 ”拉什进一步指出,影像不

12、同于语言,它基于人们的感觉记忆,运用的是人们的无意识中的东西,它并不像语言那样,按照某种系统性规则而构建出某种结构。实际上,拉什暗示了电影、电视及广告中的影像是人们消费梦想、欲望与快感的最好载体。 在杰姆逊看来, “类像”是指那些没有原作的摹本,照片、机械复制及大批量生产的成果都是“类像”而非真正体现个人风格与创造精神的原作;在“类像”面前现实5的真实感变得恍惚,人们似乎生活在一个千篇一律的形式化世界当中。 类像复制还将导致文化的快餐化制作,文化产品极可能堕落为捕风捉影的新闻写真,插科打诨的街头小报,从而失去文化产品特有的价值。所以,在以当下享乐与瞬息快感为特征的大众传媒的诱惑下,历史的观念也

13、在逐步淡化,并沦落为一大堆枯燥的文本、档案和历史照片。当前文化市场上很多历史读物如老照片、 旧报纸、红镜头等,虽然固定住了历史的某个阶段和时刻,却并不能令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深邃,因为它们“把历史变成历史的形象,这种改变带给人们的感受就是我们已经失去了过去,我们只有些关于过去的形象,而不是过去本身”。与这些历史画面的装订本相比,一部真正的现实主义小说或许更能唤起人们真实的历史主义情怀。 二、数字艺术的博弈:物质性存在的强势与观念性存在的低限 梅罗维茨在地位感的丧失:电子媒体对社会行为的影响中谈到现代媒体技术对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所具有的消解作用,他认为:作为媒体技术代表的电视,“与印刷品不同,印刷品

14、根据解读专门化语言编码的不同能力,产生了不同等级的社会群体,电视使用每一个人都能理解的简易编码,使不同社会地位的所有观众都能理解它的信息,从而打破了社会群体之间的界限。通过将人口中不同阶层结合为一体,电视创造了一种单一的观众,一个文化活动场所”。这里对现代媒体文化与传统印刷文化的区分,实质上是“在强调视觉影像对文字、自我的初级过程对次级过程(或者说,投入式鉴赏对距离鉴赏)的重要性的时候,明显地存在一种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11 正是在这种转变中,后现代文化发展了一种感官审美,即利奥塔所说的对初级过程(欲望)直接沉浸的“形象性感知”6代替了反思性的作为次级过程(自我)之基础的“话

15、语性认知”,而这正是杰姆逊所说的“后现代无深度文化”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之,媒体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由话语文化形式向形象文化形式的转变,在摧毁传统的文化等级秩序的同时,也消解着艺术传统的对意义的深度追求。 人是一种时间性的存在物,只有在时间的延续和流动中,人们才能去感知、体验和思考。现代技术却具有加速度趋向和缩短时间过程的功能,它消除了时间的停滞,引发人的意识和人的实在的虚无化倾向。这是一种技术抽象,它简化了过程而只保留了结果,它从人的生活中抽去了时间性过程,也就抽去了人的体验和思考,造成人的意识的虚无化。12 由于电脑技术的高度发展,文化生产变成了一种“图像制造与合成的游戏”、 “人工智能形

16、式的操作游戏”;这种图像并不产生于经验以及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不是对外部世界的反映或描述,而是通过电脑程序的逻辑运作制造出来的,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虚幻的东西。而文化生产方式、知觉和传播方式的彻底改变,又导致了一种新的“想象力”的产生与发展这种想象力与人的想象力不同,它是“由内向外”产生,即由电脑的逻辑运作能力和联想能力激发出来的;它在本质上可以归结为一种图像制造与合成潜力的开发,是一种创意能力、设计能力和技术操作能力的体现。一些新的艺术形式如“新媒体艺术”、 “声光造型艺术”等等,便是这种想象力运用的具体范例。这些也最终促使人类文化由一种高雅的思想道德教化工具与审美形式,逐渐向“文化消费品”及一种大众娱乐方式过渡。南帆先生认为:“一系列电子产品的意义突破了技术范畴而进入政治、经济、文化的运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这些电子产品不仅提供了种种崭新的表意系统,同时,这些电子产品还为经济、政治与美学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形式”,因此说, “现代传7播媒介除了具有强大的启蒙意义外,又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