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9024589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乡村叙事”(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影像传播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剧的 “乡村叙事”摘要:1978 年以来的“改革开放”首先是从乡村开始, “改革开放”给乡村带来了巨大变化,而篱笆女人和狗、 乡村爱情、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等当代电视“乡村剧”通过“影像叙事”,生动地再现了不同时期的“乡村景观”,并且不同时期的“乡村剧”也向观众讲述了不一样的“乡村故事”。1978 年以来的改革开放不是从城市开始,而是从农村开始,这一年 11 月 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严俊昌、严立学等 18 户农民偷偷地按下了 18 个手印,开始搞联产承包责任制。1正是“小岗村事件”开启了中国改革的序幕,而“改革开放”也首先给乡村带来了巨大的变化,电

2、视剧作为当代最重要的大众传媒,恰逢其时地参与其中,并通过“影像叙事”再现了这一历史过程。本文即通过篱笆女人和狗(1989)、 轱辘井和女人(1993)、 乡村爱情(2005)、 清凌凌的水,蓝莹莹的天(2006)等“乡村剧”,考察电视媒体与社会变迁的关系。本文认为篱笆女人和狗等电视“乡村剧”通过“影像叙事”,生动再现了不同时期的“乡村景观”,讲述了不同时期的“乡村故事”。早期乡村剧侧重于展现乡村的“牧歌情调”和“诗意风景”,诉说乡村对现代化的追求和憧憬;但现代化来临之后,“乡村”和“城市”的冲突却越来越多地反映在乡村剧中;不仅“乡村”与“城市”,而且整个“自然”与“现代社会”构成了冲突,电视剧

3、开始了“现代性反思”。不过,上述只是当代电视剧“乡村叙事”的总体历史,历史本身是复杂的、多样的,所以,本文除了考察当代电视剧“乡村叙事”的总体情况,还试图运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的“知识考古学”理论,借助“权力”、 “话语”、 “差异”等概念,通过对不同时期“乡村剧”2具体的文本解读,深入考察“乡村叙事”这一宏大主题本身的“复杂性”,分析当代电视“乡村剧”总体历史叙述之外出现的“裂隙”、 “差异”和“不稳定性”现象。一、 篱笆女人和狗:“前现代”的“乡村牧歌”“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社会是何模样,即便其中的经历者也已经模糊,不过,电视剧以影像的方式比文字更有力的再现了“过去”,

4、通过这类媒介影像, “过去”不仅再现,而且向我们说话,借此我们似乎可以重新“触摸历史”。陈雨中导演、韩志君编剧的篱笆女人狗(1989 年)的电视剧一直被认为是早期“乡村剧”的代表,尽管这部电视剧播出于 1989 年,那时“改革开放”已有十年之久,但电视剧所表现的却是 80 年代初期的“乡村景观”:破败的村庄、泥泞的道路、辽阔的土地和贫苦的农民。显然,这是一幅凝滞不动的“乡村图景”,整个乡村还处于“前现代社会”,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传统的生活方式主宰着乡村,土地是家庭和村庄的生活基础,农民被束缚在世代相传的耕作方式中,电视剧中大量出现的场景便是茂源老汉带领妇女们在田地里耕种干活,而如周晓红

5、所说:“因为对土地的依赖,形成了聚族而居的习惯;因为种地这一经济活动的要求,需要以父子兄弟组成的群体为依托,即需要家庭这种持久而稳定的小群体作为生产的基本单位。 ”2费孝通在分析中国乡村时也指出:“农村的基本社会群体就是家,一个扩大的家庭。这个群体的成员占有共同的财产,有共同的收支预算,他们通过劳动的分工过着共同的生活。 ”3在此基础上,传统农村社会也形成了自己固有的道德观念、伦理制度和文化习俗。譬如在耕种和家庭生活中,主要依靠长辈的经验,父亲和男性拥有绝对权威。在篱笆女人和狗中,整个大家庭中只有一个权威,那就是父亲,茂源老汉高高在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大小事情都要向他请示,每个3儿子都要把挣

6、来的财产交给他,他可以任意打骂儿子和媳妇,通常都不会遭遇抵抗。铜锁随意打骂媳妇后,茂源老汉让他下跪,无赖的他却丝毫不敢反抗。电视剧经常展现的一个场景,便是全家人用期待的目光,等待老汉的决定。今天的观众对这样的“乡村图景”会感到惊奇,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的父亲,对子女竟然还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而这只能说明,这还是一个父权统治的“前现代”的“乡村”。女性在这样的社会中地位十分低下,被男性支配、驱使,大嫂安慰遭遇铜锁毒打的枣花,常用的一句口头禅便是“谁叫咱们是女人!”“外界”对于这个世界并不重要,因为每个家庭是依赖上天和土地吃饭,他们对于外界(城市、他者)基本上是陌生的,所以几千年来,在没有外

7、界侵入的乡村社会并没有太大发展。日落日出,始终如一。这样的乡村图景竟也有了一种特别的美感,破烂的村庄、活泼的小狗、清澈的河流和纯朴的村民,建构起一个田园和牧歌乡村的“神话”。显然,在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来的“寻根文化思潮”的语境中,导演试图重新在乡村寻找一种特别的民族文化形态,同时期在电影和文学领域中,韩少功、李杭育、陈凯歌、张艺谋都进行着这样的工作,陈凯歌这样描述他为何要拍黄土地(我怎样拍黄土地(1985):就在这样的土地和流水的怀抱中,陕北人,那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小山村的村民们,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的民歌、腰鼓、窗花、刺绣、画幅和数不尽的传说。文化以惊人的美丽轰击着我们,使我们在温馨的

8、射线中漫游。我们且悲且喜,似乎亲历了时间之水的消长,民族的盛衰和散如烟云的荣辱。我们感受到了由快乐和痛苦混合而成的全部诗意。出自黄土地的文化以它沉重而轻盈的力量掀翻了思绪,捶碎了自身,我们一片灵魂化作它了。44这样一幅神话般的“美丽乡村”,今天的观众自然会为其显现的美而震动。当然,尽管电视剧中的乡村场景很美,但这里还是要指出,镜头总是经过选择、剪辑、切割和重新组合,所以镜头里的一切美景实际都是人为制造的“乡村神话”。列维-斯特劳斯就说“神话借助媒介试图解释其本身不是自然秩序而是逻辑秩序的现实。 ”5米歇尔福柯、斯图亚特霍尔、罗兰巴特都有类似的观点,例如罗兰巴特强调,神话总是被记忆、叙述、媒介图

9、像有选择的建构出来,“世界给予神话的是一个历史性的现实,甚至可以人类生产或使用它的方式回溯一会儿;而神话所回报的是这个现实的自然意象。 ”神话“将本身的历史掏空,并用自然填充它”6,神话的功能就是要让一切看上去“自然而然”。篱笆女人和狗的“乡村牧歌”便是导演操纵摄像机建构和创造的一个乡村“视觉神话”,它虽然显得“自然而然”,但却不是乡村历史与现实乡村的全部内容,真实的“乡村历史”已经被神话掏空。而在这里,我们要继续询问的是,为何这个神话般的“美丽乡村”最终走向解体?这个“乡村神话”背后的现实乡村图景到底是何模样?其实仔细考察电视剧就会发现, “乡村神话”的背后,潜伏着各种各样的危机,正是这些危

10、机最终瓦解了乡村及其神话。危机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内部和外部。首先是乡村自身的内部危机。尽管在父亲的权威统治下,茂源老汉一家看上去和谐美满,但家庭成员之间早已有了分歧、差异和裂隙,不和谐的“声调”经常威胁到“家”的“完整性”,全家干农活时,巧姑总要偷懒,她还指示丈夫银锁不要上交全部所得;枣花虽是个善良女人,但丈夫的毒打迫使她提出离婚;铜锁作为家庭成员,却好吃懒做。和谐、完整的“大家庭”时刻存在着分裂的隐患。就连维系着“完整家庭”的父5亲茂源,也是导致完整的“大家”产生危机的元素之一,虽然他是马克斯韦伯所说的靠神圣化习俗而掌权的“家族长制”领袖,但他的一些行动并不符合传统习俗,他竟然与枣花的母亲存

11、有私情,这无疑大大降低了他的家庭威信。总之,看似稳固的传统“大家庭”充满了危机,处处存在着“裂隙”。其次,更严重的危机来源外部(城市、他者),外界日益入侵,威胁着表面平静的“乡村传统”。有了“外部”,便有了斯图亚特霍尔所说的“差异”,乡村劣势日益显现。 篱笆女人和狗的第二集就叙述了金锁和同村人驾驴车去“城市”的故事,为何要到城市去呢?电视并没有给出更多的解释,不过,这显然是自给自足的乡村不足以对付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社会需求。当然, “城市”最初在“传统乡村”眼中是陌生的怪兽,村民们对它心怀戒备,所以当金锁驾车去省城,他的妻子经常陷入一种恐惧之中,她常做“梦见小孩唱戏”的噩梦,而这个噩梦在传统占据

12、统治地位的乡村是“不祥之兆”,这种“不祥之兆”在第六集里被强化了,去“城市”的同村伙伴有人遇祸身亡,全家遭到了一次沉重打击,于是茂源老汉请来巫婆施展“巫术”来驱除恐惧,而恐惧的源头其实正来自“城市”。但“城市”的到来显然已无法阻挡,在篱笆女人和狗的第八集中,金锁由“城市”返回,不仅安然无恙,而且还带来了钱、彩电和各种城市物品,还有城市的生活趣味和价值观念,金锁就枣花闹离婚的事上这样说:“我这次看人家城里,和咱们不一样,人家城市专讲自由!”城市开始被正面评价,意味着“文明”、 “进步”。当金锁把丰富的“城市物品”带回村庄时,四周是村民羡慕和渴望的目光,城市开始从物质和精神上,洗礼整个“乡村”。总

13、之,在“城市”面前, “前现代”的“乡村牧歌”危机四起。6二、 轱辘井和女人:“乡村”的“现代化追求”前面我们讲了, “城市”是传统家庭和整个乡村共同体解构的最重要因素。周晓虹在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一文中,分析江南农村社会变迁时,也认为“与城市的接触是促使农民生活方式发生变革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7尽管如此,从陈中雨“农村三部曲”的第二部轱辘女人和井(1991)中看, “乡村世界”的变化之快实在令人惊讶。 轱辘女人和井1991 年播出,仅与篱笆女人和狗播出相差两年时间,但两部电视剧里的“乡村世界”却有天壤之别。在篱笆女人和狗的镜头里,整个乡村世界是封闭的,村庄和外界

14、几乎毫无联系,尽管村子通向外界(远方)有一条泥泞小道,但这条道路上通常没有人烟;反过来,通过这条道路,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封闭村落”,即使村落和集镇之间,导演也没有给予更多的镜头。但在轱辘女人和井中,情况发生了变化,连接村子和外界的“乡间公路”,出现了自行车、摩托车和小卡车,村民们开始在村庄和城镇之间来回奔波。村庄和城镇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 篱笆女人和狗的故事基本都在村子内部空间上演,甚至大部分故事场景都发生在茂源老汉的家中,但在轱辘女人和井中,故事发生的空间转移了,在“村庄”和“城镇”这两个互相区隔、互相关联的空间里“轮流上演”,而故事的“轮流上演”也让“村庄”和“集镇”们相互比较、映衬和

15、对话。银锁夫妇在城镇上开了家“东方照相馆”,小庚也与人合伙在镇上投资了一家饭店,铜锁夫妇也绞尽脑汁想到镇子上发财致富。乡村的稻谷、鱼虾被搬到了集镇,集镇的服饰、商品运进了乡村。尽管轱辘女人和井镜头中的“集镇”很破烂,还算不上7是“城市”,可即便是这样的空间,也与传统村庄的封闭结构有了本质的“差别”,这里是快速的、流动的空间,而不是缓慢的、停滞的世界,这里有电灯、饭店、理发店和照相馆,它们本质上都属于“城市”,这一切都是篱笆女人和狗中所没有的“新事物”。通过村庄和集镇的交往,乡村面貌渐渐发生了变化,不少乡村草屋变成瓦房,村民的衣装的颜色也丰富起来,乡间屋舍旁多了自行车、摩托车,这些都是“现代化”

16、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村庄的深层结构也改变了,传统的乡村秩序和权力结构悄然发生了“革命”, “父亲”茂源老汉在“大家庭”解体后,虽仍然得到子女的尊重,但却失去了往日权威,不能再统治整个大家庭;昔日耍威风的铜锁,在“新世界”面前处处碰壁,地位一落千丈;远走他乡的香草,再回到村庄,风光一时,成了村子里的“新贵”,香草甚至可以当面批评她曾经爱慕的小庚。在这个热切向往“现代化”的乡村“新世界”里,村民的地位、身份和权力正被重新划分、塑造。而这一切变化,无论是从积极层面,还是从消极层面,用剧中一位人物的话来说,应该归咎于“改革开放”,因为正是“改革开放”,让这个封闭静止的乡村与城镇有了交流,让一些农民走出了土地和家乡,周晓虹在解释江南农村社会变迁时说:在 1979 年以后我们却看到,随着大批的农民走出土地甚至走出家乡,不但他们的经济条件,而且包括他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在内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8当然, 轱辘女人和狗以及古船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